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產航母艦載機不到美艦一半:兩艘航母都打不過人家一艘

國產航母艦載機不到美艦一半:兩艘航母都打不過人家一艘

近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在題為「航母時代:從遼寧艦到國產航母」的專題報道中稱,新型國產航母機庫增加10%左右的面積,最少能搭載36架殲15戰鬥機。說實話,這個數字很難令人相信。我們知道,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是在「瓦良格」號基礎上續建改裝而成,而「瓦良格」號又是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的姊妹艦,庫艦的機庫長度是156米,寬度是26米,總面積4056平方米。以此為參考,瓦艦的機庫面積也大致如此。我國在對瓦艦改裝時並沒有擴大機庫,所以遼寧艦的機庫也大致是這個數字。對一艘6萬噸級的航母來說,這個指標是比較低的,還不如排水量40500噸的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機庫面積4071平方米)。這是因為當年的蘇聯海軍把庫艦、瓦艦當作載機巡洋艦設計,並不要求擁有太大的機庫面積。

我國自研的殲15艦載戰鬥機在尺寸上與俄羅斯的蘇-33基本相同,那麼在機翼摺疊之後,佔據的機庫面積至少要180平方米,那麼遼寧艦的機庫最多放22架殲15。如果算上必要的通道、轉運空間以及必須搭載的多架直升機,那麼遼寧艦的機庫停放殲15的數量還會明顯減少。所謂遼寧艦搭載24架殲15,是飛行甲板和機庫共同搭載的數字。國產首艘航母是在遼寧艦基礎上設計的,雖然有很多改進,但主尺度和排水量變化不大,機庫面積即使增大10%,也就400平方米,只能多加2架殲15,無論如何是裝不下36架殲15的。

國產首艘航母因為艦島面積有一定縮小,從而使得飛行甲板面積增大,但也增加不了太多。而且航母不僅要搭載固定翼艦載機,還必須搭載多架直升機,負責反潛、搜救、垂直補給等任務。而遼寧艦和國產首艘航母由於採用滑躍起飛方式,難以起飛固定翼艦載預警機,所以還需要搭載3-4架左右預警直升機,來為航母編隊提供必要的早期預警,特別是低空補盲。所以,國產首艘航母的機庫和飛行甲板總共搭載28架左右殲15是有可能的,再多的話可能性很小,會影響到艦載機的調度或者整體戰力。

不過,國產首艘航母如果能將殲15的數量增加到28架,比遼寧艦多搭載4架也是很了不起的。4架重型艦載戰鬥機用於中低烈度的一個攻擊波次,或者母艦在中低烈度的外層防空也夠用了。也就是說,國產首艘航母的攻防作戰能力會有比較明顯的提升。如果組成雙航母編隊,總共可有52架殲15,數量還是很可觀的,與一艘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搭載的F/A-18C/D/E/F數量相同,但作戰靈活性卻要大得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軍事 的精彩文章:

日本沒稀土卻是儲備最多國家:拚命收購卻不用到底圖個啥
海軍殲17飛機首飛成功?國產最貴戰機一架頂兩架殲20

TAG:圖說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