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手握10萬雄兵的劉禪,為何不抵抗就直接投降了?有三點原因

手握10萬雄兵的劉禪,為何不抵抗就直接投降了?有三點原因

公元263年,司馬昭下定決心,要一舉剷除一直討伐自己的蜀國,之後則是以鍾會為主帥,分兵三路發動滅蜀之戰,在這個過程中,鍾會的部隊遭遇了困難,被姜維阻擋在了劍閣之外,並且自己還久攻不下,由於戰線過長,後方補給運輸頗為困難,此時的鐘會已經在和麾下大將們商量退兵的事情了,但讓人意外的是,成都的劉禪突然宣布投降了,自此以後,蜀漢徹底滅亡。此處就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劉禪手握十萬雄兵,為何都沒有掙扎一下,直接就投降了呢?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公元263年,「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由此可見,劉禪當時還有十萬精兵,這並非是亂說的。當時,除了常駐成都,用以保衛成都的部隊之外,其餘還有姜維統帥的部隊,南中都督霍戈所部,大將軍閻宇,這樣看來的話,蜀國的主力部隊都還在,完全有拚死一搏的能力,為何就這麼輕易的投降了呢?小編認為,有以下3點最為主要的原因。

其一,外部壓力

司馬昭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位大將,總共率領了16萬大軍來滅蜀,當姜維知道曹魏已經出兵滅蜀的時候,立馬上表蜀後主劉禪,讓他加緊防範,但由於劉禪聽信了奸臣黃皓的讒言,說什麼曹魏絕對不會來伐蜀,所以成都疏於防備,後期雖然姜維成功把鍾會擋在了劍閣之外,但鄧艾卻偷渡陰平成功,而後又在綿竹斬殺了諸葛瞻父子,當魏軍突然兵臨城下之際,劉禪這個平庸的皇帝,頓時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而朝中大臣也被突然出現在城外的奇兵嚇懵,朝中上下一片恐慌,為了活命,眾多大臣極力勸說劉禪投降,反觀劉禪,此時他已經不是什麼年輕人了,而是一個已經60多歲的老頭了,平庸一生的他,何曾受到過這種驚嚇,此時敵軍正在城下,援兵肯定是來不及了,所以最終只能投降。

其二,內部壓力

蜀國建立之後,國家一般都是東洲和荊州派系的人在執政,但是後來這兩個派系的人才都死得差不多了,此時益州的本土派系開始崛起,而後逐漸掌握了整個朝政,由於益州派系一直都被其餘兩個派系所打壓,這導致他們對蜀國這個統治集團各種不滿意,也非常不願意配合國家的政策,基於這一點,當魏軍兵臨城下之際,劉禪在內部其實面臨很多壓力,當時劉禪聽到魏軍已經兵臨城下,連忙召集大臣商討對策,此時益州派系的代表性人物譙周就站出來了,他對其餘大臣提出的任何可能的後退路線都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駁斥,之後則是極力勸說劉禪投降,最終劉禪無奈之下,也只有投降這一條路可以選了。

其三,劉禪自身原因

無論是做最後一搏,還是直接選擇投降,亦或者是大臣們怎麼說,最終的決定權依然在劉禪手中,他要說打,那麼一定就會打,但問題就是,劉禪當了40多年的皇帝,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他就是個掛牌皇帝,什麼事都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死後,劉禪還有費禕、蔣琬之類的,所以他這個皇帝當得一直都很舒心,從來都沒有什麼雄心壯志,除了享樂之外,別的就沒有什麼長處了,最終在內部和外部壓力之下,劉禪這個沒什麼抗壓能力的人,直接選擇了投降。

對於劉禪做出的投降決定,後世很多人對此都各種批評他,但只有一個人稱讚了劉禪當初的決定,此人就是王隱,他在《蜀記》中說,劉禪之所以寧願背個千古罵名也要選擇投降,實乃上上之舉,他認為這是劉禪以全國百姓的安危為重,從而才做出的決定。雖然劉禪投降,對蜀漢來說是一件壞事情,但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周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神秘的武將,疑似活了100多歲,死後還被葬在岩石之中
此人寧願投降曹操,也不投降劉備,躲劉備13年,諸葛亮都自嘆不如

TAG:易周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