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性價比旗艦 一加6詳細評測

真·性價比旗艦 一加6詳細評測

先後發布的小米MIX 2S、黑鯊遊戲手機、鎚子堅果R1和一加6,是現在關注度最高的國產驍龍845旗艦。雖然核心硬體高度同質化,但同一顆SoC和同一個Android生態,不同的廠商會做出截然不同的體驗。我們現在就來看看一加映射在一加6上的價值觀,最後呈現出來的是怎樣的一台手機。

參數對比

如果「性價比」的考慮因素包括了性能和拍照的話,那小米MIX 2S和一加6才是性價比最高的國產845機型。

跟著先來一發廠商沒有告訴大家的硬體信息。一加6的屏幕是來自三星的AMOLED,Command Mode(對比video mode的屏幕要更加省電)。我們這台128G版,快閃記憶體是三星的UFS 2.1,型號KLUDG4UEA-B0C1。匯頂的指紋識別感測器。和鎚子一樣,一加用上了高通的WCD9341音頻晶元,但比鎚子堅果R1多了個3.5mm耳機介面,算是現階段音頻配置比較圓滿的國產旗艦了。

外觀與做工

今年的包裝同樣是純白加數字的風格,Dash閃充頭型號是DC0504C1JH,最高輸出5V4A,20W,惠州錦湖代工。

這一代提供了亮瓷黑、墨岩黑和月牙白3種配色,我們這一台是亮瓷黑。亮瓷黑是最特殊的配色,其整個金屬邊框都是亮面,邊框和背蓋的色差控制不錯,強光下整機都是反光體,可以說是黑得非常亮騷了,但真的非常容易沾染指紋和灰塵

另外兩種顏色的背蓋經過了特殊處理,幾乎不沾染指紋,邊框是磨砂處理,很好打理。它們的後蓋摸起來不像玻璃,在光線下會有特殊的S型反光紋路。

此外,一加在發布會官方宣稱了兩件事,其一,一加X才是國產第一台用陶瓷後蓋的手機;其二,一加6是通過玻璃來模擬陶瓷的光澤。

一加6在機身三維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通過6.28 英寸2280 x 1080的Optic AMOLED 劉海屏,「吃掉」了部分額頭的區域,以提升屏佔比( 84%)。

按鍵布局:一加6應該是近年來,側邊布局最複雜的國產旗艦了。左側卡槽(上下還有天線隔斷條)和音量按鍵,而那個都快變成一加標誌的3段式靜音按鈕,終於肯挪到右邊了,就放在電源鍵上面。

手感:一加習慣用的側邊腰線(官方說的地平線設計),今年只在頂部和底部保留,側邊是整個圓弧,加上弧面背蓋和金屬邊框的弧度銜接不錯,除了還能感覺到金屬和玻璃交界線之外,一加6的手感比一加3/3T、一加5/5T都要好,是足秤的「真TM的好」。不過機身邊框控制一般,橫向比一加5T要撐手一些。

指紋:一加6的背面指紋變成了橫向的橢圓形,乍眼看感覺可能會面積不夠,結果錄入指紋才發現,這指紋真的好high長,食指放上去根本蓋不住長邊……指紋錄入需要15次按壓,識別速度依舊是秒解,比iPhone 8和三星Galaxy S8/S9這些國外產品要快多了(當然,其實隨便抓一台國產手機,指紋速度都會比它們快……)

其他:一加6最特殊的,除了安卓平台很罕見的靜音按鍵外,肯定就是它保留了3.5mm耳機介面了。另外,一加6終於也有生活防水能力。另外,今年的一加官方殼變成了全包,而且要比上一代的厚實。

屏幕

一加6這塊6.28 英寸2280 x 1080的Optic AMOLED 劉海屏,來自三星,Command Mode,今年的主流國產旗艦,大部分總算是逃離video mode的慘劇了(後者更費電)。

亮度:手動下,全白最高亮度406尼特,1/3面積顯示白色時可達到500尼特,最低1.9尼特。強光下,自動模式最高564尼特。亮度表現正常,陽光下可視性和黑暗閱讀的需求都能滿足。

模式與色溫、色域:系統提供了「默認、sRGB、DCI-P3、自適應和自定義」5種模式,連三星都沒試過堆5個模式上去……實際色溫調教更加偏向6500K的標準色溫,色域覆蓋表現不錯(和前代接近,越接近100%越好),但筆者個人更喜歡用的sRGB模式依舊蓋不準。

中間的線型圖,代表特定顏色和標準值的差距,該顏色的條越短,說明顏色還原越接近標準值

色准(數值約低越好):雖然前兩代的一加的屏幕都是被玩家黑的重災區,但色准方面一加一直做得挺好。今年一加6的屏幕色准略有下降,sRGB和P3模式下的色准都要比前代差一些,但依舊是國產,乃至國際廠商中,色准最好的第一梯隊。

觀感:一加6的這塊屏幕,肉眼觀感和vivo X21、OPPO R15的劉海屏非常接近,色溫/亮度均勻度、可視角度都優於上一代的全面屏產品

全面屏也好,劉海屏也罷,這批主流旗艦的屏幕橫向寬度依舊維持在5.5英寸左右,而PPI也定在了400附近,和以前的5.5英寸1080P屏幕是沒什麼分別的。而一加依然採用AMOLED屏幕,就避不開PWM調光的頻閃和P排的問題,分別對應玩家一直都在說的「瞎眼」和「大果粒」,這些是A屏避不開的問題。但只要是品控過關,沒有明顯陰陽屏或者偏色,其實普通和輕度用戶不必在意,但真覺得接受不了,只能找P20(不帶Pro那台)、小米MIX系列這些還在用LCD屏幕的產品了。

系統

一加6系統部分最大的特色,是機器還沒發布就已經入選了Android P的測試名錄。感興趣的用戶可以到Google那邊下ROM。而截稿到5月21日,一加6最新的系統是基於Android 8.1的H2OS 5.1.3(發布會現場測試機反倒是5.1.4,一臉懵逼了)。系統功能和一加5/5T上的H2OS分別不大,主要是加入了全面屏手勢和劉海屏隱藏功能等小細節(讓劉海部分直接變黑填充),送了一年的20G雲空間。而雲同步能囊括的種類少,自帶應用商店的應用資源不足等情況仍然存在。

一加這個以輕快為目標的ROM,其最大的優點自然是流暢,但尷尬點也源於此。對性能要求低的潛台詞是,兩代旗艦之間的流暢度在初始狀態其實沒有大分別。當然,這個性能差距,在裝了阿里、百度、騰訊系的國內毒瘤全家桶之後,就會很快顯示出來了……

系統部分這裡就不贅述了,只提一下幾個細節:

一加6出廠沒有氫桌面可以選,默認是帶應用抽屜和負一屏的一加桌面,原生粉可能會喜歡這個變化,但筆者這種更在意應用管理速度的機佬,就得自己裝第三方桌面了。

系統的劉海屏適配還有待改進。在默認模式截圖,然後開了劉海隱藏功能,會發現看圖片時,劉海的「黑色遮罩」會把截圖的通知欄部分擋住……

一加居然把通知欄的電量百分比功能給取消了!!!看電量百分比得像iPhone X一樣下拉一下通知欄。我知道劉海的空間不夠,但還是希望後期OTA能把直接顯示電量百分比的開關補回去。

性能

左一加6,右黑鯊

一加6沒有懸念的搭載了驍龍845,這裡在重複一下熟悉的規格「三星10nm LPP工藝,大小核是基於A75和A55半自主構架,分別是金銀牌的Kryo 385,大核頻率高達2803MHz,小核1766MHz,GPU是Adreno 630@710MHz」。調教方面,一加6和小米MIX 2S非常接近,應用和相機開啟瞬間智能2.65G,只有在微博瘋狂下拉載入、解壓等高負載的時候才會飆到2.8G,沒有黑鯊動輒就上2.8G那麼激進。

性能測試部分,我們帶上了前代的一加5T,以及S9+、堅果R1、黑鯊、小米MIX 2S這4台驍龍845旗艦作為參考。

CPU運算性能測試(一加6刷新了驍龍845在RAR中的記錄)

內存性能測試

GPU圖形性能測試

GPU圖形性能測試

一加6的實際測試成績,沒有什麼懸念:CPU和GPU都是驍龍845的中上游水平,內存屬中游,快閃記憶體中下游(對手有兩台是64G的)。快閃記憶體整體表現要略好於一加5T,這裡的成績原因,主要是對手中混進了使用F2FS文件系統的機型,而一加則已經從這個F2FS中回到了正常的EXT4了。

最後我們儀式性地進行了《絕地求生 吃雞戰場》的測試,一加的驍龍845,GPU調教沒有像小米MIX 2S那樣保守,基本頂著40幀進行,只有極短的瞬間會掉到30-35幀左右。畢竟是845,只要沒有調得太保守,散熱不出岔子,也沒什麼卡的理由了。

拍照

2017年是大多數國產旗艦都拍照倒退的一年,一加、魅族、努比亞都不約而同地加入雙攝,並取消了主攝的光學防抖。時隔一年之後,一加終於補回了光學防抖。一加6和一加5T、iPhone X、Galaxy S9+的拍照PK,詳情可以查看愛搞機之前的文章《全網首發!一加6 /一加5T /S9 /iPhone X拍照橫評》,這裡是節選部分。

上一年國產旗艦拍照集體倒退的玄學原因,是蘋果在2016年9月發布的iPhone 7 Plus上搭載了雙攝……而直接原因,傳說是上一年的模組無法在正常大小下,同時容納光學防抖和雙攝結構。

一加6的主攝改成了帶光學防抖的IMX519,1600萬像素,1/2.6英寸,1.22微米,除了DCAF雙核對焦外,參數和當年S6/Note 5上的IMX240/S5K2P2接近(當年以訛傳訛,它們被當做了1.12微米)但光圈更大,達到了F1.7。在1.4微米的IMX362/363滿街跑的時代,甚至還有魅族15這種光學防抖IMX380(1.5微米)的產品,1.22微米的高像素方案未必能佔到優勢。

而副攝方案,沿用了2000萬像素的IMX376K,依舊是雙F1.7光圈和常規焦段。不同的是,現在副攝的存在感很低,在主攝有了光學防抖之後,副攝不再負責弱光成像,只負責景深信息了,甚至連2倍變焦也沒能觸發副攝。把IMX376K單純當景深攝像頭用,可以說是非常「奢侈」了。

PS:在愛搞機官網PC端可以點擊圖片查看大圖。為了方便閱讀,講述部分只放部分樣張,其餘樣張皆放在文末。所有樣張對焦點都是正中間,以全景和局部放大組合呈現。更多樣張原片,歡迎戳愛搞機的拍照樣張庫,鏈接http://t.cn/R3u6MU9。

考察項目與標尺

成像效果的考核項目主要包括:

白平衡與測光:在日光/燈光/弱光與極弱光等眾多場景,白平衡(畫面顏色風向)和明暗程度,能否接近肉眼所見;

寬容度:即同時展現明暗處細節的能力,對於手機來說,這基本等同於HDR效果,包括處理力度大小、處理是否自然和諧、合成後有否出現鬼影、白平衡跑偏和辨析力下降等問題;

辨析力:粗略可以理解為清晰度,得同時兼顧畫面銳度、細節和自然程度;

剩下的考核內容方面包括噪點控制、色彩飽和度(業界風向正在從「還原寫實」往「討好眼球」轉變)、鏡頭素質(包括邊緣劣化控制、抗眩光、霧化控制、廣角與枕型畸變控制等)等眾多內容。

對不同用戶來說,不同項目的比重是完全不同的,喜歡放大掃描的數毛黨肯定會把辨析力擺在第一位,且比重很高;朋友圈曬照黨就特別看重寬容度、白平衡、飽和度等項目,但辨析力要求不高。大家著重了解自己關心的部分就好了。

拍照體驗

手機拍照最核心的是拍照體驗和成像效果,影響體驗的主要是:取景流暢度與成片一致性,取景框有否延遲/拖影/掉幀/噪點滿屏等問題;速度,包括對焦速度、快門響應、成像速度;成片率,手抖毀片的幾率;智能程度,能否識別大光差和弱光場景,自動觸發HDR和夜景模式;

一加6的拍照體驗和一加5T分別不大,只是現在沒有HQ模式的選項,成片速度不如前代快(因為默認開啟了多幀合成?)。畢竟是雙核對焦,弱光對焦速度雖不如全像素雙核對焦的機型快,但也比iPhone快,完全OK。不過,極弱光的對焦成功率,和較弱的IMX362/363機型接近,還是有小几率會對虛。

虛化與變焦

虛化樣張1

虛化樣張2

日間場景,2倍變焦對比(等於是數碼變焦對光學變焦)

燈光場景,2倍變焦對比(等於是數碼變焦對光學變焦)

虛化效果比上一代有輕微的提升,應付朋友圈足夠了,但摳圖和遠近景的虛化判別,和蘋果三星有一定差距。

而像素更高的副攝不參與變焦,一加6等於是用數碼變焦和光學變焦的Phone X、S9+打,差距之大,已經沒什麼可比性了(iPhone X還不到完整的2倍,約為1.86倍)。

樣張縮放到一個大小,一加6和S9+的畫面能收納更多的景物(注意橫向建築物)

日間樣張1

日間樣張1中央放大

日間樣張2

日間樣張2中央放大(一加5T的HQ模式,依舊有局部畫面翻車的幾率)

燈光場景1

燈光場景1,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2

燈光場景2,中央放大(一加5T已經在飆ISO了)

弱光場景1

弱光場景1,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2

弱光場景2,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3

燈光場景3,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4

燈光場景4,中央放大

小結

成像上,一加6的第一個變化是廣角變大了,從以前接近等效27-28mm,變成了等效24mm左右,比S9+還大(一加5T EXIF信息中的等效焦距信息有誤,實際成像視野和iPhone X接近)。好處是視野更大了,壞處是單位景物能分到的像素下降。其餘條件恆定時,辨析力會因此打折扣。作為補償,一加6加大了銳化力度。好消息是,一加6的白天辨析力沒有大變化,但壞消息是,他們的辨析力和1200萬像素的頂級旗艦拉不開距離……

而一加6和頂級旗艦的差距來源,主要是測光偏暗和HDR/多幀合成的寬容度。在日光下差距不大,但在部分燈光和弱光場景,畫面偏暗導致大量暗部的畫面信息丟失,而多幀合成又未能把暗部拉回來。

有了更大的像素尺寸和光學防抖之後,一加6在光線較差的燈光場景,提升立竿見影。弱光場景簡直是把以前的「四合一「副攝按在地上摩擦,降噪和細節表現也還不錯。只是面對iPhone X、S9+,還有進步空間。一加6的白平衡變得更暖更黃,基色有點偏紅,白平衡準度相對前代的提升不大。整體測光略微偏暗,極弱光依舊有曝光不足的問題。

整體來說,今年一加6的拍照有了大幅提升,但還沒能撼動S9+和iPhone X的位置(期望太高,找的對手太強了)。而它在國產旗艦中的排位,還得之後和小米MIX 2S、魅族15、鎚子堅果R1比一波才能確認,敬請期待。

續航與充電

一加從一加5開始,電池容量就定在了3300mAh。經過了30分鐘大型遊戲(NBA 2K15),各30分鐘的wifi和4G上網,1小時音樂播放和30分鐘本地視頻播放,共2個小時的續航測試後,剩餘電量79%。表現和3400mAh電池的小米MIX 2S很接近。

要注意的是,小米的LCD屏幕比一加還小,但耗電卻被拖回來了。這鍋,得LCD屏幕的能效比和小米的系統優化背了。但可怕的其實是硬體同質化。同一個845,無論那間廠商用,只要不出岔子,性能和續航也不會有多大分別。

充電方面,熟悉的Dash閃充,5V4A,20W。充電速度沒有懸念,是這一代充電速度最快的旗艦之一,而且充電時發熱也低。但要注意的是,Dash閃充之外,魅族、華為都已經在往高電流方案轉,而像黑鯊這種激進的高通QC快充機型,其實際電量充入速度已經追上Dash閃充了(後者的電池可是有4000mAh)。

Dash閃充的兼容性短板還在,Dash閃充和VOOC閃充是OPPO/一加特有的標準,得同時配合線和充電頭使用(兩家的充電頭是通用的,但OPPO是mirco-USB頭……),其他充電頭只能5V2A慢充。

總結

簡單概括一下,一加6也能直接套用水桶旗艦的名字

這是筆者眼中最漂亮的一加手機,手感也很好;

屏幕是正常的19:9劉海屏,色准表現不錯(部分用戶可能接受不了劉海);

接近原生的系統有人歡喜有人愁,劉海適配還有些小問題;

驍龍845的性能和調教沒毛病;

拍照對比前代大幅提升,不再是短板,但也不算是長處,還沒有回到一加3/3T當年在國產拍照中鶴立雞群的地位。而上一年的國產旗艦拍照是客觀地弱,而且大家對國產拍照的預期,因為P20 Pro和小米MIX 2S被大幅拉高了;

續航是正常的845,比iPhone和驍龍835機型略好。

一加有6+64/8+128/8+256三種配置,4種顏色。而現在官網(5月21日)在售只有6款,亮瓷黑覆蓋中低配,墨岩黑覆蓋中高配,而月牙白只有中配,復聯版只有高配。面對直接對手小米MIX 2S,一加6沒有無線充電,拍照也難說勝負(即將完成的拍照PK中再決勝負),但起步價要低100,中配同價但多了2G內存,頂配同價。中配反而是性價比最高,最實用的

當然,各個版本的性價比也要比鎚子堅果R1高一截了。而黑鯊遊戲手機是起步價最低的驍龍845,但因定位差別,其拍照有所取捨。如果性價比中也考慮拍照,那「性價比最高的驍龍845機型」這個頭銜,冠在一加6頭上貌似並沒有什麼毛病。

一加還能做出性價比高的旗艦,這個是好事,但「僅僅」這樣,估計是很難達到當年一加3的高度的(特指機友圈名聲)。現在的消費者,需要的是另外一種「性價比」,有別人做得不到的長處才是核心賣點。就以拍照為例,如果能像當年的一加3,或者現在的華為P20 Pro那麼突出,即便後兩者都不是最低價,但大家還是會掏腰包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搞機 的精彩文章:

後置2400W最強攝像頭!努比亞Z18mini發布:驍龍660,1799元無敵
鎚子革命性設備?堅果TNT正式發布:一款只為討好羅永浩式用戶的產品

TAG:愛搞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