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替兒女相親的父母,是在為自己尋找夢中情人

替兒女相親的父母,是在為自己尋找夢中情人

1.

這兩天,一位替兒子相親的上海媽媽成了全民圍觀的「網紅」。

她說,阿拉兒子北大畢業、碩士在讀,所以女方必須是北大、清華、復旦、交大四校的。

食言獸(微信ID:realshiyanshou)覺得,這要求沒毛病。

可是,母子倆還有別的要求:不能本科以上,不能太漂亮,不能事業心太重,收入還要低一點。

別的不說,這四所名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後大概率會成為高收入群體。以這些人的智商,除了極個別的,要想混到父母替自己到公園相親,其實挺難的。

除非,一位相貌中上的女生,寒窗苦讀十幾年,考進清北復交的目的,是以學校為跳板,成為他們家兒媳。

食言獸數學不好,可閉著眼睛用腳丫子想,也可以百分百地斷言,概率為零。

2.

上海的人民公園,北京的天壇公園、陶然亭公園、玉淵潭公園,廣州的天河公園,都是聞名的相親地。

不過,很少有年輕人前來,多是父母替兒女相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江湖傳說。

——我們不找外地的;

——可以輕度殘疾,但屬羊的絕對不行;

——天要下雨,您開車來很堵吧;

——又陰天了,您出地鐵站下雨就麻煩了;

——女方事業心太重,誰來照顧家裡;

——女方掙錢太多,我怕兒子HOLD不住;

……

此刻,相親的地方好比擂台,已經退休的老人們似乎重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豪情,幾問幾答就把對方的情況了解完畢。

3.

在人間摸爬滾打幾十年了,這些提出奇葩要求的父母,不知道自己會被當成審丑的對象嗎?

心知肚明。

在一個面子滿天飛的國度,他們決定不要面子的原因,是為了兒女成家立業。

也因此,他們決定先小人後君子,將婚姻徹底工具化,腦子裡的小算盤噼里啪啦一一陣響,效率堪比百億億次運行的超級計算機。

有沒有戶口?有沒有房子?有沒有車子?工作如何?收入如何?他們知道自己無法幫兒女談情說愛,就從物質基礎下手,為他們建一個遮風擋雨的圍城。

直白一點說,替兒女相親的父母,真的是婚姻的攤販,他們滿臉堆著笑或者不屑,以為憑藉老到的眼力,肯定能幫孩子通過婚姻重組資源時利益最大化。

4.

這種我是為兒女好的心理,實際上是把已經在生理上成年的自己,當成心理上未成年的孩子,一定要通過結婚的形式,告訴眾人我家孩子成家立業了。

對此種心理,孫隆基在《奴化的人——中國文化的深層次結構》一書中進行了詳解——

中國的文化基因,導致兒童成人化,成人兒童化。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對成年子女的照顧多放在「身」上,平時的關愛多表現在吃好喝好、冷了添衣等物質層面。對於獨立人格之基礎的「心」,則忽視不見。

從這個邏輯延伸,替兒女相親時,父母更在乎的必然是戶口、房子、車子、工資等外在的物質條件。

至於婚姻是不是幸福,他們更相信床頭打架床尾和,也就是湊合一輩子。

食言獸以為,若替兒女相親背後的深層次結構沒有變化,那麼,如此結合的婚姻幸福的可能性並不大。

甚至可以這麼說,此時的婚姻,就是家族上一代人控制下的「過家家」。

5.

說起替兒女相親,有一隻房間里的大象,人們並未意識到,即父母部分程度上代替了媒婆的功能。

此時,最可怕的一點是,父母將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按照自己夢中情人的樣子,去尋找女婿或兒媳。

這並非危言聳聽。實際上,媒婆會把自己的情感、慾望投射到被幫助的人身上,甚至將自己代入進去。

人們之所以普遍覺察不到,是因為親情將這種媒介情感包裹起來。

如果不信,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兒女拒絕父母相中的對象時,他們的態度是不是會變得十分不滿,好像自己失戀一樣?

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這就是通過介紹的相親對象來滿足自己的情慾。

換言之,替兒女相親的父母,家庭生活並不像表現出來的那麼幸福,他們老將出馬,想通過相親的方式替兒女把關,不要再找自己另一半那樣的,而是尋找想像中的夢中情人。

通過常理可以推斷,如果父母一輩相濡以沫並且有著相同價值觀,他們相信兒女和自己一樣可以吸引異性,怎麼會去公園相親呢。

6.

寬容一點說,這些替兒女相親的老人也是社會偏見的受害者。

在無後為大的傳統價值觀念依舊死而不僵時,大齡單身自然就因為偏見成了「原罪」:於個人而言,這是放棄物種的繁殖;於家庭而言,這是無後為大的不孝;於社會而言,這是人口紅利的喪失。

也就是說,大齡單身青年實際上一直被放在各種社會關係中,來判斷他們的選擇是對是錯,這種偏見必然帶來焦慮。

父母代替兒女相親,實際上就是以相親之名干預他們的生活,希望其按照其他人的軌道結婚生子,哪怕是工具性婚姻,也拍手稱快。他們焦慮的是,兒女千萬別和其他人不一樣。

食言獸不得感慨,「他人即地獄」的論斷,一下子看清了一個想擁有獨立心靈的個體,周圍面對的是怎麼的壓力。

7.

一位自由的人、一顆自由的心,對於人生中的大事小情,應該自己做出選擇,婚育與否,干卿底事。

應該注意的是,這些帶著相親目的出現在公園裡的上一輩,真的需要接受兒女的「再教育」了。他們的價值觀念若是封閉不前,實際上就會成為兒女情感的攔路虎、絆腳石。

一是,控制過嚴兒女很難成長為獨立個體,也自然缺乏吸引異性的能力。

二是,對方會下意識反感來自上一代的情感投射,不願意進奇葩公婆的家門。

一言以蔽之,當子女的選擇不合自己的意願時,父母一輩更應該反思,而不是直接替他們選擇。

吉米揚的湯再甜美,也不能一直喝下去。父母主動放下所謂以愛之名的焦慮,才能讓兒女有機會過他們喜歡的生活。

一味干涉,結果只有一個:大愛若恨,大親成仇。

作者:食言獸

校對:食言獸

如果恰好您喜歡這篇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言獸 的精彩文章:

TAG:食言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