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汪家訸莫干山講課記

汪家訸莫干山講課記

汪家訸浙江大學畢業留影

汪家訸莫干山講課記

我們聽說過抗戰時的流亡大學,卻沒有關注過身邊的流亡中學。

沈亦云著《亦云回憶》中有這樣的記載:「我與校長鄭性白、教導主任張鏡心商量,擬在山上設立莫干小學分校,且派設臨時中學……這『臨時中學』四個字,後來在抗戰八年中,以浙江而論,各地都有,然最先發起者是莫干山。」「莫干臨時中學」開辦後校址幾遷,校名幾更,武康戰時中學、武德崇桐四縣聯中、武康縣立初級補習中學、武康簡師等均可視為今天的德清二中一以貫之的校史,無論哪一段都與有榮焉。這裡要介紹的是該校的創辦人之一,有「數理化萬能教師」之稱的汪家訸。有一次德清二中校慶,時任校長張煒特地要黃未末去浙江大學把舅父汪家訸接來參加。

汪家訸,原籍安徽休寧,1915年出生在武康縣上柏集鎮汪茂昌布店,與鄧雲鄉妻蔡時言家是親戚。他自幼隨父汪賢深進省城販布,視野遠較山鄉孩子開闊,十餘歲始入杭州蕙蘭小學讀書,繼而求學於杭州安定中學、上海大夏大學附中,1936年高中畢業後考入上海大同大學數學系。就在他走進大學殿堂的第二年,日本飛機炸毀了大同大學,他不得不中斷學業,回到上柏老家。而此時,武康縣城亦已淪陷,家中產業在戰火中受損,汪家訸偕母親劉氏先是避難至上柏西岑塢,後全家去莫干山蔭山街7號居住。

武德崇桐四縣聯中教職員全體合影,後排左二為汪家訸

汪家訸之兄汪家源因在日本留過學,與黃膺白經常走動,斯時黃膺白遺孀沈亦云正在創辦莫干臨時中學,為補貼家用,汪家訸就受聘來到了「臨中」教數學、物理。雖然汪家訸只在大學讀了一年書,但憑著他的聰明才智及在學校中自學掌握的知識,早已超前具備數理課教師的要求,對於日常教學能夠得心應手。戰時學校缺乏儀器設備,他因陋就簡、就地取材,找代用品為學生作實驗,比如他講數學中的對數,用紙條製作一個計算尺;講力學時,帶著家用的秤桿、秤砣和一個核桃並用門軸軋碎核桃來講解力矩、力臂,務必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深刻的理解。汪家訸教的數理沒有一個學生不說好的,而今這些學生都已九秩高齡。跟汪家訸在「臨中」上過三年學的學生沈義芬說,汪老師給了他紮實的數學功底,至今他上街買小菜仍能快速心算,小販剛稱好分量,他就將價格算好了。在山上「武康簡師」讀過半年書的陳兆林回憶道,有個叫汪家訸的老師是上柏人,課講得很好。

日軍雖不長期佔領駐紮在莫干山,但離杭州僅一小時汽車路程,山下十幾里就是公路,公路邊的三橋埠就是一個日軍據點,故日軍常以搜查抗日部隊為名上山騷擾,學校一日數警。師生耳聞目睹,甚至身受敵寇的種種暴行,無不同仇敵愾。昔日的學生柯則夫晚年猶能背誦某抗日名篇中的警句:「在歌舞樽前、繁華鏡里看到的青春是假的,在戶牖之下、槽櫪之間看到的青春是虛的,我們要把青春付與抗日的戰場。」

莫干臨時中學(小學)聯合運動會

1940年端午節前後,我軍與敵軍在莫干山下的高峰地區激戰五晝夜,炮火連天,山鳴谷應。「臨中」白天照常上課,汪家訸的物理課正講到聲學和光學,他有意識地領學生們到教室前平台觀望,只見遠方火光一閃,幾秒鐘後連續聽到轟隆聲,吱吱聲和山崩地裂的巨聲,腳下也感到震動。他解釋:「由於聲速331.3米/秒比光速30萬千米/秒慢得多,所以我們先看到炮彈發射的火光,炮彈出膛的聲音滯後一些,它是對著我們的方向飛過來的。落彈點離我們較近,所以爆炸聲與出膛聲幾乎同時聽到,吱吱聲是炮彈飛行時與空氣的摩擦聲。」這是多麼實際又生動的實驗呀!讓學生們久久難忘。夜間部分師生冒著生命危險到火線搶救傷兵。

正是在這樣困難的環境中,26歲的汪家訸成了家,娶埭溪女子王啟齡為妻。婚後,汪家訸一邊在莫干山地區的幾所中學擔任數理化教師,一邊自學了《理論物理》《物理化學》《天文學》等數十本數理化著作。抗戰勝利後的第二年,他以第二名考入浙江大學物理系。當他再次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高興之餘不由得又犯了難:自己年逾30,已有兒子,如果繼續學業,家中就會失去經濟來源。當他抱定「邁步從頭越」的決心,再次從一年級起步,靠在浙大校外兩所中學兼課、晚上幫人謄寫油印蠟紙,半工半讀完成四年學業。功夫不負有心人,畢業時他因成績優異獲得了留校的資格,以精湛的知識和純熟的講學廣受學生的歡迎,即便在逆境中也不改初衷,不停息地工作。

武康縣立戰時初中學生補習學校畢(休)業典禮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汪家訸為了能早日看到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懷著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人造衛星運行理論的研究,在短短兩年里寫出了《人造衛星的運行理論》。緊接著,蘇聯又成功發射了3枚宇宙火箭,引起國內學術界對「三體問題」的重視。所謂三體,即研究地球、月亮、太陽三之間力的關係,是經典力學的難題之一。汪家訸專著《三體問題》的問世,順應了時代的需要,對當時天體力學水平的提高,全面推廣普及這方面的理論知識起了先導的作用。但汪家訸真正出名是很晚的,1979年晉陞副教授,1981年乃評上教授,1982年受聘於《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卷》編委會並任力學編寫組副主編,1993年起享受政府津貼。

退休以後的汪家訸仍潛心鑽研,結果用初等數學中的整數論證明了17世紀法國數學家費爾馬提出的一個猜想,論文發表於錢偉長主編的《應用數學與力學》期刊,可見此項科研成果的重要意義。為人坦誠,治學嚴謹,可謂汪家訸一生的寫照。

鮮為人知的是,汪家訸還喜歡讀《紅樓夢》,愛京劇藝術、國畫。鄧雲鄉曾贈以書法條幅:「力學尊『三體』,生涯在一湖。剪燭武林夜,春夢話紅樓。」黃未末家中就收藏有一幅舅父所繪《猛虎下山圖》。

2000年夏天,面對《莫干山報》記者的採訪,汪家訸謙遜地表示:「我一生不會『做』人,只好來做學問。」此種精神、境界,誠為後學之楷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辦公室主任 的精彩文章:

TAG:辦公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