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普及中藥常識

每天普及中藥常識

補氣葯

概訴:本類藥物均具有補氣的功效,能補益臟氣以糾正人體臟氣虛衰的病理偏向。補氣又包括補脾氣、補肺氣、補心氣、補腎氣、補元氣。

1、脾氣虛,症見食欲不振,脘腹虛脹,大便溏薄,體倦神疲,面色萎黃,消瘦或一身虛浮,甚或臟器下垂,血失統攝等。

2、肺氣虛,症見氣少不足以息,動則益甚,咳嗽無力,聲音低怯,甚或喘促,體倦神疲,易出虛汗等。

3、心氣虛,症見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活動後加劇等。

4、元氣雖藏於腎,但元氣依賴三焦可通達全身。周身臟腑器官組織得到元氣的激發和推動,才能發揮各自的功能。臟腑之氣的產生有賴元氣的資助,故元氣虛之輕者,常表現為某些臟氣虛;元氣虛極欲脫,可見氣息短促,脈微欲絕。本節各藥物分別兼有養陰、生津、養血等不同功效,還可用治陰虛津虧證或血虛證,尤宜於氣陰(津)兩傷或氣血俱虛之證。

功效主治:任何補氣葯都能補脾氣。主要的補氣葯還能補肺氣。補心氣的 甘草 人蔘。補腎氣的不多,補元氣的人蔘,西洋參有一點功能。藥味,甘。有些苦燥。 藥性,平性 偏溫 ;特例 西洋參 偏寒(補陰葯,可以治療虛熱證。) 歸經:脾,胃,重要的 加 肺經,人蔘 甘草 加 心,人蔘 加腎。

配伍應用:因症選葯。

1、人蔘

【性能】 甘、微苦,平。歸肺、脾、心經。

【功效】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寧心安神)(益智:消除疲勞,主要腦疲勞)

【主治】

【性能】 甘、微苦,涼。歸肺、心、腎、脾經。

【功效】補氣養陰,清熱生津。(同時也是補陰葯)

【主治】

1.氣陰兩傷證。本品亦能補益元氣,但作用弱於人蔘;其藥性偏涼,兼能清火養陰生津。

2.肺氣虛及肺陰虛證。本品能補肺氣,兼能養肺陰、清肺火

3.熱病氣虛津傷口渴及消渴。本品不僅能補氣、養陰生津,還能清熱,適用於熱傷氣津所致身熱汗多,口渴心煩,體倦少氣,脈虛數者。

此外,本品還能補心氣,益脾氣,併兼能養心陰,滋脾陰。

3、党參

【性能】 甘,平。歸脾、肺經。

【功效】補脾肺氣,補血,生津。

【主治】

1.脾肺氣虛證。本品性味甘平,主歸脾肺二經,以補脾肺之氣為主要作用。

2.氣血兩虛證。本品既能補氣,又能補血,常用於氣虛不能生血,或血虛無以化氣,而見面色蒼白或萎黃,乏力,頭暈,心悸等症的氣血兩虛證

3.氣津兩傷證。本品對熱傷氣津之氣短口渴,亦有補氣生津作用,適用於氣津此外,本品亦常與解表葯、攻下藥等祛邪葯配伍,用於氣虛外感或里實熱結而氣血虧虛等邪實正虛之證,以扶正祛邪,使攻邪而正氣不傷。

4、太子參

【性能】 甘、微苦、平。歸脾、肺經。

【功效】補氣健脾,生津潤肺

【主治】

用於脾肺氣陰兩虛證。本品能補脾肺之氣,兼能養陰生津,其性略偏寒涼,屬補氣葯中的清補之品。宜用於熱病之後,氣陰兩虧,倦怠自汗,飲食減少,口乾少津,而不宜溫補者。因其作用平和,多入復方作病後調補之葯。治療脾氣虛弱、胃陰不足所致食少倦怠,口乾舌燥,宜與山藥、石斛等益脾氣、養胃陰之品同用;本品亦可用於心氣與心陰兩虛所致心悸不眠,虛熱汗多,宜與五味子、酸棗仁等養心安神斂汗之品同用。

「幾個參」一定要深深地深深地!刻在腦袋裡!

5、黃芪

【性能】 甘,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健脾補中,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主治】

1.脾氣虛證。本品甘溫,善入脾胃,為補中益氣要葯。脾氣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單用熬膏服,或與党參、白朮等補氣健脾葯配伍。

2.肺氣虛證。本品入肺又能補益肺氣,可用於肺氣虛弱,咳喘日久,氣短神疲者

3.氣虛自汗證。脾肺氣虛之人往往衛氣不固,表虛自汗。本品能補脾肺之氣,益衛固表

4.氣血虧虛,瘡瘍難潰難腐,或潰久難斂。

此外,痹證、中風後遺症等氣虛而致血滯,筋脈失養,症見肌膚麻木或半身不遂者,亦常用本品補氣以行血。

6、白朮

【性能】 甘、苦,溫。歸脾、胃經。(脾喜溫燥。)(沒有補肺氣的功效,只能補脾,但可以補土生金)

【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利尿,止汗,安胎

【主治】

1.脾氣虛證。本品甘苦性溫,主歸脾胃經,以健脾、燥濕為主要作用,被前人譽之為「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葯」。

2.氣虛自汗。本品對於脾氣虛弱,衛氣不固,表虛自汗者,其作用與黃芪相似而力稍遜,亦能補脾益氣,固表止汗

3.脾虛胎動不安。本品還能益氣安胎。治療脾虛胎兒失養者,本品可補氣健脾,促進水谷運以養胎

(實證,脾虛不明顯的一般用蒼朮;白朮一般用於脾虛,水腫證無論虛實都能用。)

7、山藥

【性能】 甘,平。歸脾、肺、腎經。(氣陰雙補,脾腎肺兼治,略帶澀性)

【功效】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主治】

1.脾虛證。本品性味甘平,能補脾益氣,滋養脾陰。

2.肺虛證。本品又能補肺氣,兼能滋肺陰。(力弱)

3.腎虛證。本品還能補腎氣,兼能滋養腎陰,對腎脾俱虛者,其補後天亦有助於充養先天。

4.消渴氣陰兩虛證。消渴一病,與脾肺腎有關,氣陰兩虛為其主要病機。

(性平力緩,營養比較豐富)

8、白扁豆

【性能】 甘,微溫。歸脾、胃經。

【功效】補脾和中(健脾),化濕。(健脾要炒用)

【主治】

1.脾氣虛證。本品能補氣以健脾,兼能化濕,藥性溫和,補而不滯,適用於脾虛濕滯,食少、便溏或泄瀉。

2.暑濕吐瀉。暑多夾濕。夏日暑濕傷中,脾胃不和,易致吐瀉。

9、 甘草

【性能】 甘,平。歸心、肺、脾、胃經。(重要,掌握)(主要補心脾氣)

【功效】補脾益氣(輔助作用),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葯。

【主治】

1.心氣不足,脈結代、心動悸。本品能補益心氣,益氣復脈。主要用於心氣不足致而結代,心動悸者

2.脾氣虛證。本品味甘,善入中焦,具有補益脾氣之力。因其作用緩和,宜作為輔助藥用

3.咳喘。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還略具平喘作用。單用有效。(無論寒熱虛實)

4.脘腹、四肢攣急疼痛。本品味甘能緩急,善於緩急止痛。

5.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及藥物、食物中毒。本品還長於解毒,應用十分廣泛。(生用)

6.調和藥性。本品在許多方劑中都可發揮調和藥性的作用:通過解毒,可降低方中某些葯(如附子、大黃)的毒烈之性;通過緩急止痛,可緩解方中某些葯(如大黃)刺激胃腸引起的腹痛;其甜味濃郁,可矯正方中藥物的滋味。

十八反的葯 甘遂 大戟 芫花

10、大棗

【性能】 甘,溫。歸脾、胃心經。(了解)

【功效】補中益氣,(輔助葯);養血安神。

【主治】

1.用於脾虛證。(緩和)本品甘溫,能補脾益氣,適用於脾氣虛弱,消瘦、倦怠乏力、便溏等症。

2.用於臟躁及失眠證。本品能養心安神,為治療心失充養,心神無主而臟躁的要葯。

此外,本品與部分藥性峻烈或有毒的藥物同用,有保護胃氣,緩和其毒烈藥性之效,如十棗湯(《傷寒論》),即用以緩和甘遂、大戟、芫花的烈性與毒性。

11、蜂蜜

【性能】 甘,平。歸肺、脾、大腸經。

【功能】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烏頭等)。

12、飴糖

【性能】 甘,溫。歸脾、胃、肺經。

【功效】補益中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


A.丹參

B.麥冬

C.五味子

D.蓮子

投票

【差點忘記給你們的參考答案】ABD。五味子性味酸溫,能寧心安神不能清心。丹參能涼心營安神,麥冬能清心除煩安神,練字清心益腎安神。

補 陽 葯

概訴:凡能補助人體陽氣,以治療各種陽虛病證為主的藥物,稱為補陽葯。(腎陽虛)

功效主治:腎陽虛 ,主要看兼有功效

性能特點:藥性偏溫,偏熱;藥味甘苦(燥咸(真實滋味)辛(潤,不普遍);歸經:肝腎

配伍應用:配伍溫里葯,根據主治不同。

使用注意:溫補藥,補而兼暖,對陰虛火旺的慎用。

1、鹿茸

【性能】 甘、咸,溫。歸腎、肝經。(補腎陽的作用最強,峻補元陽;屬於緩補藥,沒有附子快。)

【功效】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沖任,托瘡毒。

1.腎陽虛衰,精血不足證。本品甘溫補陽,甘咸滋腎,稟純陽之性,具生髮之氣,故能壯腎陽,益精血。

2.腎虛骨弱,腰膝無力或小兒五遲。常以本品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多與五加皮、熟地、山萸肉等同用

3.婦女沖任虛寒,崩漏帶下。本品補腎陽,益精血而兼能固沖任,止帶下。(補督脈)

4.瘡瘍久潰不斂,陰疽瘡腫內陷不起。本品補陽氣、益精血而達到溫補內托的目的。

不適合湯劑;最好的方法散劑。服用注意從小劑量開始。

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掌握)

【性能】 辛、甘,微溫。歸腎、肝經。

【功效】補腎助陽,強筋骨,祛風除濕(配伍補腎精的葯)

2、淫羊藿

補腎壯陽的力量最強。溫燥性強於巴戟天。(增加精子數量,壯陽)(注意補腎精,不能單純補腎陽)(強健筋骨;治療骨質疏鬆;祛風濕)(註:有祛痰止咳的功效)

3、巴戟天

補腎助陽之力較遜而兼能益精血。相比較溫燥性最小。(補虛,祛邪,除濕)(補腎要求炮製,鹽水泡;主要用於祛風濕可以生用)

4、仙茅

有毒,驅寒濕之力較強,燥熱之性較巴戟天、淫羊藿為強,有傷陰之弊。補虛葯中唯一有毒的。如果使用一定要加補精葯。

補骨脂、益智仁、菟絲子、沙苑子

都是兼有固腎氣作用的補陽葯 有收澀性。腎氣不固表現:尿頻,遺尿,滑精,遺精,白帶過多。

都是脾腎雙補的葯,治療脾腎陽虛的一些癥候。

5、補骨脂 (梵文音譯,婆故子、破故紙等)

【性能】 苦、辛,溫。歸腎、脾經。(溫性明顯)

【功效】補腎壯陽,固精縮尿(固腎氣,收澀),溫脾止瀉(收澀),納氣平喘。

6、益智仁

【性能】 辛,溫。歸腎、脾經。

【功效】暖腎固精縮尿,溫脾開胃攝唾。(溫陽和固腎氣方面要弱於補骨脂,但長於縮尿)(溫脾中,可以攝唾液,脾虛寒造成的涎唾,功能獨一無二。)

7、菟絲子

【性能】辛、甘,平。歸腎、肝、脾經。

【功效】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止瀉安胎。(溫性微弱;也補腎精)

8、沙苑子

與菟絲子大同小異,區別對脾的功效沒有。

9、肉蓯蓉

【性能】 甘、咸,溫。歸腎、大腸經。(補腎陽,益腎精的藥物)(緩和,緩補)

【功效】補腎助陽,潤腸通便。(抗衰老可以長期服用)

10、鎖陽

功效與肉蓯蓉一樣,作用更加緩和。

杜仲、續斷

11、杜仲

【性能】 甘,溫。歸肝、腎經。(炒,並加鹽水)

【功效】補腎陽,強筋骨,止痛,安胎。

1.腎虛腰痛及各種腰痛。以其補肝腎、強筋骨,腎虛腰痛尤宜。其他腰痛用之,均有扶正固本之效。

2.胎動不安或習慣墮胎。常以本品補肝腎固沖任安胎,單用有效

此外,近年來單用或配入復方治高血壓病有較好效果,多與夏枯草、桑寄生、菊花等同用。

12、續斷

功效與杜仲相同,杜仲補腎陽的功效比續斷強;續斷可以用於骨傷科,活血通絡,活血(作用不強)

止痛,主要用它的補肝腎強筋骨;

蛤蚧、冬蟲夏草、紫河車

三葯肺腎雙補,久咳虛喘、勞嗽痰血。本品甘平,為平補肺腎之品。

補腎陽,補肺氣,定喘嗽。也都是不精血的葯,既補腎精,又補血。

13、蛤蚧

【性能】 甘,溫。歸腎、肺經。

【功效】補腎益肺,止血化痰。(補腎陽作用較強)

2.久咳虛喘、勞嗽痰血。

此外,還可用於病後體虛不復或自汗畏寒,可以本品與雞、鴨、豬肉等燉服,有補腎固本,補肺益衛之功。

14、冬蟲夏草

【性能】 甘,溫。歸腎、肺經。

【功效】補腎益肺,止血化痰

2.久咳虛喘、勞嗽痰血。本品甘平,為平補肺腎之佳品,功能補腎益肺、止血化痰、止咳平喘,尤為勞嗽痰血多用。(肺結核適合)

此外,還可用於病後體虛不復或自汗畏寒,可以本品與雞、鴨、豬肉等燉服,有補腎固本,補肺益衛之功。

15、紫河車

【性能】 甘、咸,溫。歸肺、肝、腎經。

【功效】補腎益精,養血益氣。

2.氣血不足諸證。如產後乳汁缺少、面色萎黃消瘦、體倦乏力等,本品尚補益氣血,可單用本品研粉服

3.肺腎兩虛之咳喘。可以本品補肺氣,益腎精,納氣平喘

16、核桃仁

肺腎雙補


鹿茸

肉蓯蓉

巴豆

硫磺

投票

答案:B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9種容易栽培的植物,輕鬆成就你的花園夢
堅持一擊就倒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