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藏自治區名字的由來!

西藏自治區名字的由來!

西藏自治區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鄰新疆,東接四川,東北緊靠青海,東南連接雲南;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西藏唐宋時期稱吐蕃,後元朝大一統中國後改稱烏思藏設「宣政院」西藏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後明朝稱土伯特,土伯特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衛,藏,康。清朝初年稱呼也一直是衛藏,後康熙年間改名西藏,隨即設立駐藏大臣,在拉薩設立了駐藏辦事大臣衙門,直接監督地方政權。

公元7世紀初,強大的唐朝建立,結束了中國內地長達300多年的分裂局面。此時,崛起於今西藏山南市雅隆的悉勃野部漸次征服各地部族,建立了有史以來首次統一青藏高原各部族的政權——吐蕃王朝。

唐朝「安史之亂」是吐蕃趁機佔領了唐朝河西,隴右地區,北庭、安西。60多年後唐人張議潮起義反抗吐蕃最終遣其兄張議潭奉十一州地圖入朝,以張議潮為節度使,河西、隴右地區歸附於唐朝。

900年左右吐蕃開始由盛轉衰,不僅不能對外征戰,內部出現了分裂,最終分裂成無數個地方軍閥。

1271年元朝建立,西藏稱烏思藏設了三個不相統屬的宣慰使司施行藏人自治。1368年明朝建立延續了元朝的制度來統治西藏。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佛教領袖進京受皇帝冊封。1727年,雍正皇帝正式設立駐藏大臣處理西藏事務,並確定了金瓶掣籤制度。

1911年中華民國建立,西藏屬蒙藏委員會管理,受中央直接管轄。

1952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動集團公開撕毀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十七條協議》,在拉薩舉行武裝叛亂;2月22日拉薩戰役勝利結束,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權職權。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區正式宣告成立。

西藏自治區下轄6個地級市,1個地區和72個縣區。全自治區面積120.223萬平方公里,全國排名第二名,常住人口330.5萬人,全國第31名是我國常住人口最少的省份。2017年全年GDP1310.63億元。

西藏自治區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101種礦產資源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萬億元以上。且是我國最重要牧區之一;天然草地面積超過內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國第一。全區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著名景區;布達拉宮,大昭寺,扎什倫布寺,薩迦寺,江孜宗山抗英遺址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口袋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廣東省名字的由來原來和廣西是一家!
三秦大地陝西省名字的由來陝西古代的稱呼

TAG:小口袋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