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習是一種信仰

學習是一種信仰

(題記)晉職、加薪、創業,一直是職場人士的目標與喜訊,但很多人都疑惑,儘管自己工作很勤奮,儘管自己能勝任工作,但這些目標總是很難觸及,甚至是幾年不動。其原因與職業瓶頸究竟在哪裡?結合自己的經歷與思考,寫下自己的心得,以給能看懂的人一些觸動與啟示。

(一)

06年6月,我離開學校,加入南下找工作的大軍中,由於專業不過關,也沒有畢業證,拿著一張地圖,帶著一疊零鈔,開始在廣州的求職之旅。風吹日晒,早出晚歸,經歷過人才市場的擁擠,體驗過黑中介的欺騙,飽嘗了面試公司的拒絕,看慣了家人的焦慮。疲憊、失望、沮喪、憤懣、無奈,這些消極的情緒無日不在,這就是社會給我的深刻體味。

在經歷一個月無望的奔忙後,在朋友的介紹下,順利地到中藥倉管做了倉管員。每天收貨驗貨、上貨發貨、打包裝車,經過一個多月的勤奮工作,被同事推舉評為倉庫「優秀員工」,第二個月經理找我說準備提拔我為中藥倉主管時,我突然想到我對倉管的工作其實並沒有興趣,於是辭職。

後與大學同學輾轉到東莞找工作,半個月後盤纏用盡在高中同學的介紹下,進入「三無」車間,做了操作員,每天穿著「宇航服」混跡於車間,機械般的操作與枯燥的生活,讓我明白,我不能這樣長期耗下去,我要做我自己喜歡的職業。於在第三個月後放棄了這個難得的工作機會(當時電子廠操作工只招年青女生很少招男生),辭職出走。

出來後我有一個清晰的職業目標:要做管理。於是在近乎一個月的奔波求職後,到了一家五金工廠做上了品管,其實叫質檢,代號為QC,一竅不通的我向別人請教生產流程、品控流程、工藝標準、數據分析、檢驗手法等,在2個月後,被提名為代理主管,然後老闆要我寫一份對工廠的建議書,我熱血沸騰地建議工廠發放員工所拖欠的工資,並說明產品質量問題有大部分是因為員工不滿而故意造成的,結果老闆娘讓我光榮下崗。

為了解決生存的問題,在不去找工作的時候,我就幫父親做小工,搬磚頭、挑泥沙,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是我覺得最漫長的,有天父親對我說:讀大學也沒用,反正也找不到工作,不如跟我做泥水算了,比你在外面工作強多了,只要做幾年,你就成師傅級了,現在年青人搞泥水的也不多,以後你也不用擔心飯碗了。我聽了如五雷轟頂,雖然沒出言頂撞,但我冷冷地說,我不做這個。於是收拾行李,再次孤身出走東莞。

為了實現做管理的目標,我堅定了職業方向,一定要達成目標。於是一個行囊,一張地圖,伴隨我出沒於人才市場,伴隨我休息於網吧、廣場。經歷一個月的飄零,我再次找到一個工作:儲備幹部。於是與一位應屆本科生,進入了手袋行業,在工廠里品管部做了儲備幹部,他一進去是幹部,我一進去是IQC。由於工作勤勉,團結同事,第三個月主任要我轉入儲備幹部,並要我換了工衣去吃幹部餐,我仔細地思考了一下,這個職業並不是管理,也不是我想要的,於是在一周後,我再次出走。

從實習期出來到我確定我的職業方向期間,大約耗時一年。這一年,在經歷過社會的磨難,在經歷過人情的冷暖,在經歷過工作的體驗後,讓我真正明白:原來自以為是的人才,其實是一根廢材,沒專業、沒技能、沒經驗、沒方向,與初中畢業的人沒什麼兩樣,連做普工的機會都很難得。可是,我依然要生活,依然要在這個社會上獨立地走下去。在經歷了這些磨難與坎坷後,我開始檢點自己,我到底會了什麼?在中藥倉我學會了倉管管理,學會一些中醫中藥知識;在做普工時我研究了5S管理,熟悉了電路板的生產流程;在做品管時,我理清了品管流程,掌握了品控方法,熟悉了倉庫、生產、採購、品管的關聯,學會了ISO體系運作。除了會這些,我還發現,在經歷了這麼多後,應屆生唯一與普通員工不一樣的,還有一顆不甘沉淪力求改變的心。然而,這些並不能給我的職業帶來什麼,我得思考,我要做什麼職業,拿什麼去爭取我要的職業。

(二)

有一次逛人才市場太累了,看到一招聘廣告上招人力資源專員,在看完了工作內容後我確定我喜歡這份工作後我又看了一下崗位要求,慘了,專業術語一概不懂,任職資格中除了溝通與寫作可以符合外,其他都一頭霧水,因為我是學計算機應用的。為了入行,我把目標鎖定在人事助理這個崗位,逛人才市場的時候,我專門看別人怎麼面試這個崗位,將面試官的問題與面試者的答案悄悄地記下來,然後再去網吧查閱人力資源相關的專業知識,理清了人力資源六大模塊的內容,為了確保在專業知識問答中過關,我去新華書店買了人力資源教材,在準備了一周後,我感覺我能回答本子上記錄的面試官的提問後,我壯起膽去面試人事助理這一崗位,前面都還順利,最後面試官說,你懂不懂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我想了想,說我看過,對方微笑地問:勞動合同法多少條?我愣了一愣,然後對方又問:最後一條是什麼?我差點暈倒。

於是再惡補理論知識,在經歷一個月的準備後,通過理論面試,通過公文寫作,終於達成職業目標,做了一名人事助理,負責招聘、入職、員工檔案、員工活動等,在此工作期間,我將理論與實操進行了對接,每天下班後寫工作總結與學習心得,將公司的人事制度全部讀通,並將人力資源教材中的疑問與工作的難題去問同事,同事說人力資源六大塊,你一開始也學不了這麼多,不妨先一塊一塊來,你現在是在做招聘,不妨就先把這一塊弄通透,邊工作邊學習,你這樣才會覺得更快更好。

由於工作勤奮,第二個月提前轉正,經理對我說:你是一個很好學的人,這是我選擇你並給你一個機會的原因,現在你的學習還剛開始,你要更努力,知道嗎?在後來的日子,下班後我就拿著人力資源相關書籍在辦公室研讀,先將流程理順,再將細節列出,一條條攻關研習。然而,本以為入行安穩的我,卻因為身體虛熱,需要靜養,不得不離職調養身體,離職時我無奈地對同事說:我進入人力資源的路,還很漫長。經理跟我說:你已經入門了,只是你還需要加強學習與經歷才行,只要你不放棄,就一定能入行,加油。在靜養期間,我買了《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文件,正式認真地學習勞動相關法律,為做人力資源職業做準備。

後來,有幸進入職業培訓學校做辦公班老師,經過台上的鍛煉,我順利地到佛山一家公司做培訓與企業文化專員,正式進入了人力資源職業,由於公司管理體系較為完善,通過工作、輪崗、自學,我將招聘、培訓、績效、員工關係、企業文化幾大塊的流程與關聯完全理順,讓我的理論與實操得到了更為深入的印證。於是,我肯定地說,我以後的職業,就是人力資源方向了。從開始到認定職業到進入職業,用了2年多的時間在學習與準備。在此期間,我明白,若能理清方向,下一步,你就必須得檢點自己的技能了,若專業知識不夠,專業技能不夠,唯一的辦法,就是用你下班後的時間,去充實自己,你必須得有一技之長,有別人覺得可塑造的點,才能贏取一個機會,而得到這個機會,也只是你確定職業的一個開始,還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去進修與提高,以確保自己在這個職業能站穩腳,以確保自己能跟得上這個職業的發展要求。

(三)

在做職業培訓期間,讓我很感動的是那一張張神情疲憊卻又振作精神來上課的面容。一個個在工廠上了12小時的班,還能堅持來培訓學校學一門技能,這需要多大勇氣與信念來支撐?至少我是無法做到的,但是他們卻做到了。自從了解他們的學習境況後,我被他們鼓舞著,若以這樣的求學精神來學習,堅持一兩年,還有什麼學不會?為了對得起自己的學員,為了能幫他們快速快樂地學會所教的課程,我投入了全部的心血與精力,我知道,如果我沒有做好,挫敗了學員的學習信心,消退了學員的學習興趣,那我會有一種負罪感。除了我所教的辦公軟體外,竭盡所能地給他們講一些我所知道的知識與事迹,我只希望,想在極枯燥極疲憊的工作生活中改變自己現狀的學員,能跟得上時代,能通過進修一門技能向職場邁出前一步,畢竟他們已經有要改變的覺悟了,畢竟他們能在疲憊中振作出一種努力了。

曾經有一位學員跟我說:我想學平面設計,你的意見怎麼樣?我說: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要學就要學精,這樣才能改變你的職業。她又問,那我學了與大學生比,優勢在哪裡?我說:你在職業培訓學校里學的都是實際的操作,你畢業的時候與應屆生比,你的優勢在於現學現用,在軟體的操作熟練程度上,你是有優勢的,也就是說從入行開始,你會有優勢,但如果你入行後不接著進修的話,也很難突破。建議你先學好,先入行吧。後來她畢業後奔波了一個多月堅持找平面助理的工作,終於做了平面助理,然後給我打電話說:老師,我發現這個工作相當累。我說:你才入行,就想輕鬆了?這還只是你的開始呢,如果你連入行這一兩年都沒穩住的話,那你就會倒回去了。不管再難再累,你在工作之外,全力進修,爭取穩住。三年後,她再跟我說:老師,要不是當初你的鼓勵與勸戒,我也不會學,學會了也不一定會在這個行業堅持下來。現在我才真正站穩,我有一個專業的職業了,謝謝你。我說,你現在在職業上站穩了,如果不進修,你的工資很難再突破5000了。她問:為什麼。我說:你現在只是平面軟體運用很熟練而已,不過是一個軟體操作工,還不能入設計師的門,如果你還不去進修與補充設計理論與思路的話,很難做到設計師,所以就很難突破那個天花板。只有你自己能做設計了,才能突破瓶頸。

如今,多年過去了,當年堅持在上班12小時後還來堅持學習的學員,有些通過學習與堅持,走向了自己的專業工作,而更多的是,還在原地徘徊,還做著原來的工作。

其實,在職場的起點上,很多人都是一樣的,都是從開始的,只是更多的人,還沒想過要去進修專業技能,來改變自己的現狀;有些想改變現狀的意願卻不是很強烈,因此只有一個開始,而沒有堅持,最終中途而廢了。只有那些改變意願很強烈,又能堅持投入時間、精力與金錢的人,才能取得階段性的突破,才能在職場中穩步前進。看到那些學員的那種刻苦精神,經過反省,我給自己訂了一個目標:要堅持不懈地學習,不斷地改變自己,以爭取在職場的路上走得更穩更快一些。

(四)

進入人力資源職業後,驀然發現,這是個職業應該是各職業中最愛學習的一群人,各種讀書會、培訓會、沙龍、交流會等等,每周都會有學習與交流的機會。在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習交友活動後,才明白,人力資源從業者為什麼會這麼樂衷於學習,是因為他們是薪酬與績效的遊戲規則制定者,懂得了加薪原則是在於業績,而晉級的前提是在技能,靠熬工齡來晉級加薪,那是痴人說夢。曾經有一位同事問我晉級的秘決,我說其實很簡單,低頭做事學習,抬頭看路前行。他說什麼意思,我笑著說:當你在做自己工作的時候,就要看你的領導在做什麼,並看清要晉級到那個級別需要什麼技能,需要什麼經驗,你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爭取做領導的事,即便不能做他的事,也要暗暗地知道那些事怎麼做;另外默默地進修那個級別所需要技能,等到他做的事你會做了,具備的技能你比他還精了,那你就有機會了。否則,只知道做事,即便到有晉級的機會,第一個難倒你的是那個崗位的技能。而現實中,很多人都沒有這種覺悟,總以為做好了自己的事,就會自然晉級,基本上屬於一個被動等升級的狀態。

(五)

曾經問過很多人,你在一個工作中最想獲得的是什麼?很多人不以為然地說,當然是工資拉,不是為了工資誰願意工作。其實我倒覺得,工作中最大的獲得不是工資,而是技能的提升與經驗的積累。一個人的技能提升,經驗積累了,不用擔心沒工資的。為工資而工作,為提升而工作,最終得到的工資肯定是後者大於前者。很多人也曾說過,要想成功,要有優質的人脈。在中國這個講關係的社會中,人脈肯定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你想獲得優質人脈的心愿是美好的,但是你憑什麼能獲得優質人脈?交際,其本質就是交換,你拿什麼與那些優質人脈進行交換?你有過人的才華嗎?你有精深的專業嗎?你是富二代嗎?如果都沒有,你有讓人看重的孜孜不倦努力向學的精神嗎?如果都沒有,你的人脈不會有高端優質的人脈,因為不管你怎麼愛好交際,你也不會與一個無特長無必要的人去交往,有一個乞丐想與你交往,你會去交往嗎?

(六)

通過幾年來的探索與進修,我發現,在職場中要提升自己,往三個方向走,一是精修專業技能,不能停留在熟練的程度,而要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的程度。現實中有專業的人太多,但多數只是會而不精的層面,因此,很難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穩住職業,更談不上在職業上有所發展與晉陞了。二是掌握整個工作流程,不能將視角只看在自己工作的點上,而應該思考自己工作的點在整個流程中的作用與影響,養成追本溯源的思路與系統規劃的能力。很多人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不知道這個工作為什麼要這樣去,不知道這樣做對整個工作流程有什麼影響。很多人工作了多年,不知道上一個工序是什麼,不知道下一個工序是什麼,不能說出整個工作的完整流程,所做的事所思考的點,還是停留在自己的工作點上,因此難以突破。三是找出工作中的關聯區域,當自己領域的工作業務技能都精熟後,開始向其他關聯領域進修。如果品牌往商品往營銷轉向,生產往品管與倉管轉向、財務往採購與倉庫轉向等,培養一專多能的能力與掌控全局的思維。很多的部門總監,在到了領域的最高點後,若不能在關聯領域進修,就很難完成從總監到總經理、從總監到老闆的突破了。

(七)

從事人力資源與企業培訓久了,每次面對著那些神采飛揚找不到定位的應屆生,每次聽到那些說工作幾年還沒改變的抱怨,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去年曾經一起進廠做品檢的那位應屆生突然聯繫到我,高興地說:當年我們一起進廠混的,加班加點,累死累活,也算是患難與共的朋友了,你現在怎麼樣?有長進沒?我笑著說:我有長進,長進很大。他哈哈大笑,說:當年我挺看好你的,我現在也做到主管了,到現在算是穩定下來了。你呢?我說:恭喜你晉級了,我的長進不是職位的長進,是我這幾年自學了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國學等,熟悉了人力資源、倉庫管理、品質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等內容,相比當時的我,在知識、經驗、技能、感悟上要長進了很多了。我從來不以職位晉陞為長進。我知道,當一個人變得專業與強大後,職業的加薪晉級,那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俗話說:懷才就象懷孕,時間久了,總會看得出來的。

(八)

看酈波教授講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從一個資質愚鈍的人,通過畢生的學習,將自己修鍊成了一個聖人。其無日不讀書的習慣,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只有堅持學習,才能讓自己日臻完善。今天,很多朋友都說我象個傳教士,天天叫他們學習。因為在我看來,勸人向學,是為至善。只有一個人願意去學習,才能去改變。在信息科技時代,如果不能保持學習的習慣,很容易被踐踏被取代被埋沒,更談不上立身、立功、立業了。堅持學習,且不談為中華之崛起,就當為自己謀實惠吧。曾國藩說讀書一為修德二為長技。天天學習,每修一德就象多收了幾斗米;天天學習,每長一門技就象多餘了幾文錢。於是乎天天學習,天天收米存錢,如此,家業就日漸壯大了。話糙理不糙,能看懂的人,自當有所體會,有所感悟,有所行動吧。且用一首勸學歌,為本文作結。

勸學歌

莫道他人收益多,且修自我勤向學。

成功必仗才能拼,金領須憑智力攫。

職場同行零起點,差別日漸可知源?

工作勞累尋常事,高位高薪在何年?

欲解煩悶耗余晷,狂歌買醉夜吧間。

生活窘迫人焦慮,月光常繼愧俸錢。

妻兒父母親朋事,重擔壓肩起愁顏。

杳杳人生夢何在,茫茫岔路向何方?

浮萍飄水隨風走,木馬迴旋太荒唐。

眼見游魚空羨慕,不如結網向池塘。

千金散盡何其速,一技在身生計長。

若思上進先寬裕,閑時自律進學堂。

研習技術修專業,汲取知識強氣場。

融會貫通開狹隘,知行合一入專行。

紮根默默無人曉,結果灼灼方顯強。

回報從來先付與,一精多技價值揚。

勸君為己謀長遠,不樂眼前把日荒。

好好學習多歷練,天天向上作領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致善 的精彩文章:

TAG:達致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