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白彥虎罪行錄之火焚莫高窟

白彥虎罪行錄之火焚莫高窟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同治回亂時曾遭逆賊白彥虎焚毀,所幸未及逐窟搗毀歷代佛龕造像,這一人類文化瑰寶是才得以僥倖存世。

伊斯蘭教為一神教,認主獨一,嚴禁多神崇拜;並且認為萬物只可由真主創造,任何偶像崇拜均為以物配主,因此嚴禁偶像崇拜,所以但凡其佔據之地,多神教的佛教徒與佛造像幾乎均難逃滅頂之災。

伊斯蘭教對於莫高窟的破壞,開始於明代。1994年第1期《史學集刊》刊有今長安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賈俊霞教授《明清時代的敦煌》一文,援引地方文獻記載:「明時,回人蹂躪,佛像毀壞」,莫高窟一片蕭條:「問禪無僧侶,稽首冷香煙。字落殘碑在,叢深蔓草纏。」

清代平定準噶爾亂後,西北地區漸趨平定,佛教信徒麕聚瓜州、沙州,重建廟宇,再塑金身,莫高窟煙火重燃,漸趨繁盛。

然至同治回亂,「回人蹂躪」之事,再度重演,莫高窟險遭萬劫不復之災。

同治十年,在董志塬巢穴盤踞的白彥虎匪部,因被我左文襄公大軍圍剿,潰出祁連山扁都口,劫掠甘州、臨澤、高台,復竄肅州,劫掠金塔。夏,白彥虎匪部撲進安西,與馬長順匪部合股,竄入敦煌。

敦煌官兵紳民同仇敵愾,據城守堡,齊心御匪。駐軍統領李天和、胡飛、參將趙得魁、鄉紳團首雷起瀛、習登瀛等多次率兵勇團練與白彥虎匪部激戰於秦安坊、秦州坊、庄浪坊、新店坊等地,並於習家堡擊斃白彥虎之弟白小虎,力保敦煌有利戰局。是役,兵勇團練消耗口糧三萬餘斤,均由習家堡團首、舉人習登瀛一人捐助,軍民一心,於此可見一斑。習家至今保存有當時百姓感念其功而贈送的木質楹聯:

錦堂映日祥集千秋,華構凌雲慶衍五福。

正是敦煌縣屬境內城堡一心禦敵,使得白彥虎匪部未能有效佔據敦煌,糧草無著,只有四鄉劫掠。逆匪竄至莫高窟,即是多神教徒們的偶像崇拜之地,又有對於敦煌百姓的滿腔仇恨,這處傳承千載的佛教文化集大成之地的下場可想而知。

今敦煌莫高窟第146窟甬道南側壁上嵌有一方民國五年《重修千佛洞寶貝佛殿功德碑記》木碑——敦煌民間稱此碑為「同治回亂碑」,記載有莫高窟(千佛洞)入清以後的繁盛與同治年間遭焚之事:

敦煌之有千佛洞,由來久矣。稽諸邑乘,證諸父老,亦莫詳其所自始、述其所以來也。歷觀古碣,惟唐為盛。自前清定鼎以來,洞宇如舊,佛像猶新,級有三層,像約萬數。洞各千佛,實不止千,不過總其成數而已。每年四月八日,相傳為浴佛會,邑之士女邀福酬願者,絡驛不絕。誠為一邑之勝境焉。迨同治年間花門變起,遂將佛龕半付灰燼,令人有不忍目睹之狀。

想來驚心!

僥倖當時白彥虎匪部未能攻克敦煌縣城,四處掠食,又要提防我敦煌軍民的四齣剿擊,不勝惶恐,因此於莫高窟只是匆忙火焚,沒有進入洞窟逐一搗毀佛龕造像。

然而即便如此,白彥虎匪部仍然給莫高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木構建築不提,從《敦煌莫高窟殿堂遺址》一書中的記載可知,莫高窟的許多洞窟在考古發掘時均發現火焚破壞痕迹,比如第130窟之南大像窟,甬道兩側佛龕內均有被焚毀的西夏佛造像遺迹。2004年維修窟頂上部窟檐,又在被焚毀的殿堂中央發現有焚後孑遺的木佛床,可知當時白彥虎匪部對莫高窟的縱火焚燒,自底部至頂部,火勢之烈,仇恨之深,想來驚心!

第130窟甬道南龕被燒毀的塑像第130窟甬道南龕被燒毀的塑像

第130窟頂被燒毀的佛殿第130窟頂被燒毀的佛殿

第130窟頂發掘殘存的木佛床邊飾第130窟頂發掘殘存的木佛床邊飾

(圖片及相關考古證據參考並轉引自敦煌研究院孫毅華先生《波映重閣今何在——莫高窟南區窟檐遺迹調查》一文)

蹂躪敦煌,焚毀莫高窟之後,惡貫滿盈的白彥虎及其殘部逃竄新疆,投靠「中亞屠夫」阿古柏,屠戮新疆,分裂中國,直到被我左文襄公徹底擊潰,竄入沙皇俄國,「成為被打斷脊樑的乏走狗」,不時騷擾我國邊疆,幾年後懷抱著「打回西安叩城門」的妄想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

如今的敦煌,已經成為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瑰寶,愛之惜之,傾心全部心血保護之。這是莫高窟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但是居安思危,那些妄圖破壞與她類似的人類文化珠寶的人仍然大量存在,並在世界其他地區重複著白彥虎曾經犯下的罪惡。

願這樣的罪惡永遠不要再加諸莫高窟。

胡成 2018.04.27

寫於聽聞西北師範大學組織白彥虎後代叩擊西安城門與敦煌新建阿拉伯式清真寺竣工之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朱清時迷信的真氣和氣脈,純屬偽科學!
防癌夢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