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遊戲手機的未來不是夢:通過雲計算玩轉PC遊戲

遊戲手機的未來不是夢:通過雲計算玩轉PC遊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正在參與鈦媒體最新一期競拍話題《遊戲手機市場是真需求還是偽命題?》獎勵豐厚,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投稿來辯!】

你們不看好遊戲手機的發展?也許任天堂正在秘密研發……令手機通過雲計算玩轉PC遊戲的新技術也表明遊戲手機會有一個很好的願景,至於誰主沉浮就看各家公司怎樣發力了。

一部遊戲機,既能作為家用遊戲機放在家裡連接電視機玩,又能作為掌機帶出去玩,說起來這個創意沒什麼特別的,小學生都能想得到。但這個創意只有任天堂成功地做了出來,就是時下正火的Switch。雖然具體實現還是不夠理想,在家裡得先連接底座,隨身攜帶時體積顯得比較大不夠便攜,續航也差,但畢竟實現了出來,得到了世界的認同。

如果,當初是任天堂之外的某一家公司說要開發一部既能作為家用機又能作為掌機的遊戲機,大家又會怎樣看呢?會不會被人嘲笑一番?現在的遊戲手機也是如此,如果報道說是任天堂即將要推出一款遊戲手機,那肯定是非常勁爆的新聞,大家的看法會有很大改觀。

遊戲手機願景雖好,但要怎樣去做,大有學問。舉個例子,索尼的遊戲掌機PSV其實也可以說既是掌機又是家用機,有人知道PSV可以通過PSV TV連接電視機使用的嗎?任天堂Switch的理念,其實跟索尼PSV的有很大的相似,只不過索尼PSV以掌機為基礎,任天堂Switch則以家用機為基礎。而如今,任天堂於2017年發售的Switch大紅大紫,索尼的PSV TV卻在2016年便已停止發貨,另外索尼計劃於2019年在歐美地區停產PSV實體卡帶。

遊戲手機的研發,不應僅是手機性能的加減法,個中大有講究,下面詳細分析。


一 遊戲手機捲土重來:手機市場發展同質化的標誌

如今智能手機市場增速已放緩。從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是一次手機本質上的更新換代,用戶購買智能手機是剛需;因為智能手機的性能這幾年發展很快,用戶買了第一部智能手機之後,漸漸發現手機運行卡頓、功能有所欠缺,又會換一部新手機。

而到了現在,手上的手機功能基本夠用,再說買新手機,就比較猶豫了。屏下指紋,更好的拍照功能?再花這錢換新手機對一般人來說還值得不值得?

作為智能手機開拓者的蘋果公司,去年新推出的iPhone X,也是創新乏力。蘋果要上全面屏,又因為攝像頭的存在不得不霸佔了手機正面的一部分空間,看上去就像「齊劉海」,這審美不是誰都能接受的。以前蘋果手機在用戶心智的定位可以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機」,有錢就買買買便是。

而現在的iPhone X,卻令用戶的審美產生了分歧,蘋果手機在用戶心智中不再是有錢便可以無腦買買買的東西。蘋果手機都創新乏力,說明了手機同質化情況的嚴重性。時下手機公司推出的遊戲手機,可以看作手機同質化情況下的突圍,謀求細分市場。

我現在聽到遊戲手機的時候也是有些錯愕。遊戲手機並不是新概念,很多年前就有這樣的產品。我也曾考慮過購買遊戲手機,但回憶一下,為什麼自己還是沒有去買呢?仔細想想,過去這幾年智能手機的性能迅猛發展,用戶自然更關注手機的基礎功能;而到了現在,手機的性能已經能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自古有雲,人在飽暖之後,便生娛樂之心,遊戲手機的再次出現,也是迎合了市場的需求。

現在的手機玩起微信都不卡了,拍照玩遊戲的功能也不算差,如果再添些錢增加手機的功能你想有些什麼願望呢,於是有的人想要拍照拍得更美,有的人想要玩遊戲玩得更爽。遊戲手機的細分市場肯定是存在的。

我們先來看看現在的手機公司是怎樣做遊戲手機的。

硬體方面

聯想一下,購買遊戲筆記本的一部分用戶的出發點其實並不是為了玩遊戲,有的是搞設計的,買遊戲筆記本是為了更好的顯卡。同樣,我們需要注意,遊戲手機面向的用戶,也不應僅僅只有遊戲玩家。

需要知道玩遊戲耗電厲害,那麼,遊戲手機的一個特性就是電池容量夠大續航時間夠長。現在手機設計的總體潮流是追求輕薄,很多手機公司以手機輕薄作為賣點,問題是手機輕薄和電池容量大是一對矛盾。其實很多人對手機是否足夠輕薄也並不是那麼敏感,如果手機設計厚一點,能換取更大容量的電池,也正切中很大一部分用戶的需求。遊戲手機為了散熱,把手機做得厚了一點,這對追求長續航的手機用戶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

遊戲手機又有一個特性,是具有立體聲雙喇叭。立體聲雙喇叭不但能增進玩遊戲的體驗,也能增進看視頻的體驗。

可以說,肯定存在一部分用戶購買遊戲手機,不是為了玩遊戲,而是為了長續航、立體聲雙喇叭之類其它功能的。

說起來,以前說到遊戲手機,手機上理所當然要有用於遊戲的按鍵的吧,方向鍵什麼的是一定會有的;但是現在打著遊戲手機這個概念的產品,卻只有黑鯊遊戲手機帶有外接遊戲手柄。總體來說,現在的遊戲手機,只是配置性能傾向於遊戲方面,可以說更多的是在某一價錢擋位上對硬體配置進行加減法。

在功能手機時代,確實不帶方向鍵的手機肯定不能叫遊戲手機。而到了現在,大家習慣了在智能手機上用觸摸屏玩手機遊戲,遊戲手機是不是還一定要帶控制方向的方向鍵或搖桿?

要知道,外接遊戲手柄確切地能大大提升對動作性要求較高的手機遊戲的操作體驗,在本文後面的相應部分里會展開深入地談這個問題。

軟體方面

開發遊戲手機的公司都聲稱,會對遊戲專門進行優化。這就要看具體怎樣做了。其實,不是遊戲手機的話,也會對遊戲進行優化的吧?那些旗艦手機,會不對遊戲進行優化?

另外說遊戲手機會有遊戲免打擾的功能,其實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功能,是很容易實現的。這樣的功能有沒有用,具體體驗如何,因人而異。

關於遊戲手機在網上的討論,就有人提到了,遊戲手機需要有專屬遊戲。這個又要怎樣做?在後面也會展開深入談論。


二 遊戲手機的研發:沒有硬體配置加減法那麼簡單

我覺得作為遊戲手機,要跟其它手機區別開來,最突出的標誌,還是要說那個遊戲手柄。別的手機,也可以是長續航,也可以有立體聲雙喇叭,一眼看上去,遊戲手機最抓人的點是哪兒?

那麼,遊戲手柄是不是遊戲手機所必需的?對遊戲操作體驗的提升到底有多大?

可以看到,當前手機遊戲的熱點有變化,變成是「吃雞」一類硬核向的遊戲了。前些年,大家在手機上玩的是連連看、方塊消除、憤怒的小鳥、水果忍者之類單靠觸摸屏便可以玩轉的輕度遊戲,而現在的手機遊戲,越來越向重度發展,對操作的要求越來越高。

現在流行的對戰遊戲,對操作的要求都挺高。多了外接手柄,玩起《王者榮耀》、大逃殺類遊戲,肯定手感更舒適、能更好上分。想在遊戲中更快速地轉向?想在賽車遊戲里玩「飄移」更拉風?有沒有遊戲手柄的支持,遊戲體驗大不同。

硬體方面

我們來看看黑鯊遊戲手機帶的外接遊戲手柄體驗如何。如果說標準遊戲手柄的評分是100分的話,我給黑鯊遊戲手機帶的外接手柄的打分是45分。

45分是一個達標的分數,60分才算及格。想玩爽動作遊戲的玩家,別對黑鯊遊戲手機帶的外接手柄抱以太高希望。黑鯊遊戲手機只能說確是帶了一個外接遊戲手柄,有是有了,手感方面完全不行。

那麼60分是要做到怎樣的程度呢?是以任天堂的遊戲掌機3DS為標準。索尼的掌機PSV手感比任天堂的3DS要好,就是感覺按鍵還是小了點。3DS是因為雙屏設計的原因,上面多了一塊打開來的屏幕,握持不便。

其實玩3DS的可以買一個外接的手把,或稱假肢,對手感的提升很大。掌機由於追求體積盡量小,不可能做到跟標準遊戲手柄一樣的手感。如果自己加上一個外接的手把,握持起來會舒服多了。

現在很多藍牙遊戲手柄,都能帶一個手機支架,方便玩手機遊戲。問題是手機有重量,裝在遊戲手柄的支架上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玩久了會不舒服。

遊戲手機的外接手柄要怎樣設計,這也是一門藝術,需要好好考究。在體積和手感之間權衡。我覺得,能做到像3DS這樣的60分就好。

黑鯊遊戲手機的外接手柄只有標準遊戲手柄的左邊部分,而且只有一個搖桿和上面頂端的兩個按鍵,很簡省。有玩家想在手機上玩PSP模擬器遊戲的話,黑鯊遊戲手機的外接手柄就太令人失望了。

不過,黑鯊遊戲手機畢竟通過外接手柄提供了搖桿控制方向,還有另外兩個按鍵提供遊戲中的快捷功能,對玩手機遊戲操作方面的提升還是很大的。

軟體方面

現在有的遊戲公司對玩家使用遊戲手柄進行遊戲的事態度還是比較謹慎。畢竟,在對戰遊戲里,有的玩家有遊戲手柄,有的玩家沒有,這顯失公平,遊戲公司不好控制。那麼,是否可以考慮一下分區呢?

說什麼分區只能算過渡,怎麼說,遊戲手機肯定要有對應的專屬遊戲。可以看到,有小米公司支持的黑鯊遊戲手機,對應的遊戲有《小米超神》、《小米槍戰》、《小米賽車》等。像《王者榮耀》這樣的遊戲,其實本身並不對手柄操作提供特別支持,導致就算用上外接手柄,操作還是蹩腳。小米公司既然要推黑鯊遊戲手機,旗下的遊戲的操作方法應該要對黑鯊遊戲手機外接手柄進行特別優化,產品之間的聯繫要搞好。

更進一步說,開發遊戲手機,還得進一步基於遊戲手機開發真正專屬的遊戲。遊戲手機不僅是手機同質化環境下的差異化生存,更應該對標遊戲掌機。硬體需要軟體支持,遊戲手機下一步要怎麼做,可以參考遊戲機方面的案例。

任天堂和索尼,是遊戲機領域的老對手。硬體方面,任天堂的遊戲機性能總是落後於同期的索尼遊戲機。任天堂除了靠硬體的創意取勝,更大程度依賴於自身遊戲研發陣容過硬。因為任天堂的遊戲軟體一直只能在自家遊戲機上玩(保守的任天堂直到今年才開始向手機遊戲進軍),玩家為了玩任天堂的遊戲不得不要去買任天堂的遊戲機,任天堂這麼多年就是這麼挺過來的。

如果小米旗下的遊戲能有任天堂旗下的遊戲陣容那麼強大,小米旗下的遊戲只能在黑鯊遊戲手機上才能達到最佳遊戲體驗,那麼天哪,黑鯊遊戲手機想不火是不可能的。


三 遊戲手機的未來展望和暢想

遊戲手機其實並不是空談,業界隱隱約約已有端倪。在手機遊戲逐漸深度化的潮流下,遊戲手機是必然的產物。

硬體方面

早在2016年,任天堂企畫部長高橋伸就在股東會議中表示:「對應智能手機的外接手柄如有市場需要,我們也有可能因此進行新產品的開發。」 手機遊戲逐漸深度化,對操作要求越來越高,對應智能手機的外接手柄將會顯得越來越重要,新產品的開發也會因此而展開。

是的,玩家現在雖然還在玩方塊消除一類只靠觸摸屏就能好好玩兒的手機遊戲,但這些是已有的老遊戲,新出的遊戲還搞方塊消除,又怎麼跟經典遊戲競爭,肯定得尋找新鮮題材。通過對「吃雞」類熱門遊戲的觀察可見,手機遊戲確實在逐步深度化了,對操作的要求比以前要高了。開發遊戲手機不帶外接手柄,你開什麼玩笑呢?

保守的任天堂,一直只在自家遊戲硬體平台上開發遊戲,但近年逐漸轉變,開始進軍手遊了。《精靈寶可夢Go》就是現象級產品。任天堂的著名IP《馬里奧》、《火焰紋章》都在手機平台上推出了相關遊戲。

任天堂的手游《超級馬里奧跑酷》只是相當簡單的跑酷遊戲,算是任天堂在手游上的一次新鮮嘗試,好玩程度跟《馬里奧》系列的正統作品根本沒法比。《馬里奧》系列正統作品對操作的要求從來不低,很難想像,在手機上如果沒有外接遊戲手柄那得怎麼玩?

任天堂如果真想將《馬里奧》系列的正統作品搬到手機平台上,肯定得開發出類似外接手柄這樣的新產品來支持。如果開發出來的外接遊戲手柄除了支持自家遊戲之外還兼容別的公司開發的遊戲,為人作嫁的事情,按任天堂的稟性,可能不太願意,我猜測,如果任天堂真開發這樣的硬體新產品,有可能只跟自家遊戲軟體綁定,或者有些特性只有自家遊戲支持。總之,不會是普通的手柄,肯定會有獨特的(專利)技術。

任天堂的Switch為什麼這麼成功,就是一打面世就有兩大IP綠帽子《塞爾達傳說》和紅帽子《馬里奧》護航。《塞爾達傳說》和《馬里奧》都是動作類遊戲,玩家要想隨時能玩到這樣的遊戲的話,得買任天堂的掌機才行,這也是任天堂的掌機一直暢銷的原因。但是任天堂的掌機3DS現在也到了末期,再往後在這個平台上的遊戲會越來越少,Switch便攜性有限當不了掌機,任天堂下一代掌機仍未公布,這是個謎團。

在手機遊戲成為主流的今天,繼續推出新掌機還能不能延續成功?這是個未知數。我覺得,「外接手柄+手機=新掌機」這樣的形式不妨一試,值得考慮。只要類似外接手柄這樣的手機外設有自己無可取代的獨特優勢,也能構建成一個平台。

可以通過手機外設實現很多其它有趣的功能。任天堂一直是一家充滿創意的公司。NDS時期使用了雙屏設計跟以往的掌機差異化,在掌機上率先使用觸摸屏,創造了AR遊戲;而同期索尼的PSP雖然處理器性能和畫面解析度比NDS好,但沒有觸摸屏,遊戲陣容也沒任天堂家強大,結果敗下陣來。

NDS之後的3DS,加入了裸眼3D,雖然看上去是一個噱頭,畢竟是獨一無二的技術,你想玩支持裸眼3D的遊戲就只能買任天堂家的3DS別無選擇,任天堂靠這個噱頭成功拉到第三方廠商的支持,加上自家的優秀遊戲,保證了新掌機平台的成功;而同期索尼的PSV,在設計上不失為優秀的掌機硬體,但在遊戲陣容上不敵任天堂家,加上手機遊戲的打壓,至今愈發萎靡不振。本來索尼的技術是在任天堂之上的,就是被任天堂靠創意以巧取勝。

如今任天堂開始重視手游,如能通過研發類似外接手柄這樣的外設硬體增加手機遊戲的趣味性,是很不錯的路子。而到底任天堂能玩出什麼樣的新創意呢?任天堂的保密性一直做得很好,在正式公布之前我們是無從知道的。大家不妨盡情發揮想像力,看能不能在任天堂之前先一步想到,趕緊註冊成專利截胡任天堂。

可以看到串流技術現在已成為遊戲硬體玩法的潮流。索尼的掌機PSV可以通過串流技術玩上PS4遊戲。任天堂上一代的遊戲主機Wii U主打的就是串流技術,其專用控制器GamePad帶有一塊屏幕,可通過串流技術當掌機來玩。

就在剛剛,Valve公司宣佈於5月21日為Steam 平台推出針對iOS和Android智能手機的串流服務。利用串流技術,玩家可將手機連接電腦,在手機上玩Steam遊戲,或者觀看在Steam平台上購買的視頻和直播。

比串流技術更高級的是雲計算技術。卡普空公司剛剛宣布,《生化危機7》即將於5月24日登陸任天堂Switch,此遊戲為一款「雲端遊戲」,NS只是作為一個顯示的載體存在,玩家需要在本地下載僅45MB大小的客戶端,然後可在網路良好的環境下通過雲計算技術體驗遊戲的完整內容。

雲遊戲技術比串流技術又更進了一步,不需要自己擁有用於遊戲真實運行的主機,距離沒有制約,只要能連上速度夠快的網路就能玩到。雲遊戲在Switch上能夠實現,在手機上當然也能夠實現。可以看到,遊戲手機的研發,從面向未來來看,需要手機硬體、軟體兩方面對雲遊戲提供更好的支持。另外需要說明,對於雲遊戲的運作來說,最重要、最根本的是雲計算平台端,可不是單做一款遊戲手機那麼簡單。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是可以在手機上玩PC遊戲了,但沒有鍵盤滑鼠單靠手機的觸摸屏能怎麼玩轉PC遊戲?所以嘛,我堅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遊戲手機的真正形態,像黑鯊遊戲手機這樣配備外接手柄是基本。所謂的遊戲手機,如果不配備外接手柄,還想通過串流技術或雲計算技術玩PC遊戲,這不是扯談嗎?

外接手柄,必須是遊戲手機設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外接手柄,會是怎樣的形態,怎樣設計手感才好體積又合適,按鍵需要多少個又是怎樣安排,除了手柄的基本功能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就看各家公司的努力了。

軟體方面

上面說過了,遊戲手機沒有專屬遊戲可不行。那麼,遊戲手機的專屬遊戲要怎樣開發呢?當然,需要是突出外接手柄作用,充分挖掘外接手柄設計特色功能的專屬遊戲。

上面也說過了,任天堂的兩大IP綠帽子《塞爾達傳說》和紅帽子《馬里奧》都是動作類遊戲,必須有遊戲手柄的支持才能玩爽。3D動作遊戲的開發可能不易,2D動作遊戲也可以考慮。事實上,現在很多成功的獨立遊戲採取了2D遊戲的形式來降低開發成本,效果也不錯,如《鹽與避難所》、《鏟子騎士》等等。2D動作遊戲也能做成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如韓國的《冒險島》這樣的網遊。

任天堂的著名IP《馬里奧》除了動作遊戲類型的正統作品,還有許多其它類型的衍生作品,如《馬里奧賽車》系列,《馬里奧賽車8豪華版》正是Switch的看家作品。網遊《跑跑卡丁車》和《QQ飛車》就是借鑒自《馬里奧賽車》的。很明顯,有外設手柄的支持,在手機上玩賽車遊戲手感更佳。還有足球、籃球、網球、高爾夫球等體育類遊戲,有外接手柄的支持體驗也能更上一層樓。

像《王者榮耀》這樣的MOBA遊戲,如果操作方式專門為遊戲手柄定製,會比純觸摸屏遊玩有更好的體驗。實際上騰訊公司就在任天堂的Switch上推出了《王者榮耀》,很意外是吧?

目前俗稱「吃雞」的大逃殺類遊戲正大熱,即將面市的《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便加入迎合潮流的「吃雞」玩法,擁有3種遊戲模式:傳統對戰模式、殭屍模式和大逃殺模式。我覺得殭屍模式跟大逃殺模式結合起來是不錯的,限制玩家角色行動的毒氣和輻射之類可以改成不斷湧出來、越來越多的殭屍,玩家玩得溜的話不一定需要馬上跑到安全區,可使遊戲的節奏沒那麼單調。

「吃雞」遊戲在手機平台上也是很火,騰訊和網易推出的「吃雞」手游都不止一款。有外設手柄的支持,在3D遊戲中玩家控制的角色移動起來會更自如。丁磊不是說想投資任天堂嗎?我覺得提議網易跟任天堂合作開發一款吃雞手游專用手柄不是一個餿主意。

網易的《第5人格》是另一種類型的生存類遊戲,非對稱性對抗。這種類型的遊戲也是在不斷發展中。《第5人格》的玩家角色身份設置還是比較簡單,就分為監管者和求生者兩大陣營。如果能參考《三國殺》、《狼人殺》等卡牌桌游的身份設計,玩起來會更多彩有趣。

比如說某位監管者和求生者之間有羈絆,像《狼人殺》中被丘比特指定的情侶那樣,不能互相廝殺,會給對抗帶來額外的變數。又如內奸、盜賊這樣的角色設置,會讓人防不勝防,戰局走向更撲朔迷離,可能有令人大跌眼鏡的反轉。這一類遊戲跟大逃殺類遊戲,作為3D遊戲,單靠手機的觸摸屏進行移動以及其它操作還是不夠方便,有外接手柄的支援就好了。

甚至,技術可行的話,可以在外接手柄上增加一塊小屏幕,用於顯示遊戲中的地圖,或者用於其它遊戲數據的顯示,這樣無論玩MOBA類遊戲或大逃殺類遊戲都會變得很便利,就像任天堂的雙屏掌機NDS和3DS的那樣。遊戲手機的硬體以及專屬的遊戲軟體要怎樣設計,有很多、很多東西可以挖掘。(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Superkai)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在科技領域毫無存在感的荷蘭,是怎麼端掉暗網窩點的?
一周內完成5億美元募資,李開復說創新工場的下一步是「Tech VC」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