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是這屆娃不行,還是爹媽不行?

到底是這屆娃不行,還是爹媽不行?

前段時間網上火過一段採訪視頻。

被訪對象是一群小學生,被訪題目是「用一個詞語描述你爸爸媽媽輔導你作業的心情」,孩子們的回答也算是非常寫實了:

「感傷」、「憂愁」、非常激動」、「淚流滿面」、「狠,兇狠」…..

看了視頻以後我心裡很虛,轉頭若無其事地問了一下事兒哥:「用一個詞形容媽媽輔導你作業時的狀態,你會用什麼?」

出乎意料的,事兒哥回答說「很耐心」,想了想又補充了一下:「很耐心很溫柔」。

這個答案可以說相當令人感動了,但其實我是受之有愧的。我當然吼過孩子,不止一次,有一次控制不住的時候還拍過桌子;另一些時刻,雖然表面上看上去溫柔似水、風平浪靜,其實也是暗流洶湧、一觸即發。

但大部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和媽媽們正處於蜜月期,潛意識裡會屏蔽掉所有的不愉快,只留下快樂的回憶。

就像在繪本故事《發脾氣大叫的媽媽》里,小企鵝被媽媽吼得魂飛魄散,四分五裂,腦袋飛到了宇宙,肚子掉進大海…..只剩下一雙腳跑啊跑。

即便是這樣,當媽媽開著大船把所有失落的身體零件找到,用針和線縫起來,小企鵝還是和媽媽開心地開著大船回家了,絲毫不介意這起嚴重事故的肇事者就是媽媽本人。

我周圍的媽媽,無一例外地都吼過孩子。

有一次我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立刻得到媽媽們的熱切的回復。有的建議我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有的建議我放《心經》,唯一我拒絕採納的是《二泉映月》,擔心聽到最後母子倆抱頭痛哭。

更多的評論則是:同求。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有張圖片說家長訓孩子把桌子都拍穿了。

這個我真覺得有點過頭了,於是拿給另一個媽媽看,她露出滿面驚愕的表情說:

「這也太過分了。我從沒拍過桌子」。

我很佩服地說:

「是吧?你的涵養真好。」

她緊接著來了一句:

「我直接拍人。拍桌子手疼。」

(所以,你是親媽嗎?)

我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吼過孩子:

因為5+7和5+8的得數總是算錯;

因為「黃」字的筆順寫得不對;

因為Cap里a的發音和Cake里a的發音沒有區分清楚;

因為沒有認真審題,該劃波浪線的地方划了直線;

這麼簡單、一目了然,而且我們講了千百遍的問題,你們還要出錯,那怎麼能怪我們吼你們呢?

直到有天我讀到這樣一句話,才被深深觸動:

不得不說這個結論直擊命門。大部分成年人,對這個世界的綜合認知水平在他們高考的那三天達到了此生的巔峰,從那之後就每況愈下:

他們再也配不平一個化學方程式了;

分不清細胞核和細胞質的區別;

覺得「組合數學」和「數論」是一回事;

更別說背誦白居易的《長恨歌》以及讀懂一篇800字的英文閱讀理解。

他們中的很多人蠅營狗苟於工作上的那點熟得不能再熟的事,賺一點養家糊口的錢,對目前的生活水準極度滿意,絕不挑戰舒適區之外的任何新鮮事物。

幾天前我讓事兒爸做了一道某聊天群里的題:

事兒爸是理工科的碩士,一度還計劃考中科院的博士,吭哧吭哧算了半天,給了個答案。我一看,錯了。把答案分析扔給他仔細看了下,這才承認有個條件沒考慮到,犯錯了。

另一個媽媽領了同樣的題給他們家娃爹算,也錯了,那位爹是985重點大學的物理系畢業生。

這還只是小學六年級的題。再往上,只要想一想就膽戰心驚了。

與停滯不前的成年人相比,現在的孩子們卻在突飛猛進。初中的孩子已經自學完高中內容,高中的孩子已經和各國的年輕人競爭,參加Google在全球範圍內舉行的編程比賽。

幾天前,一位牛爸說他家孩子在複習高中數學聯賽內容時,有道三角函數解不出來。拿給孩子媽點撥之後,瞬間茅塞頓開。就是這位媽,伴學途中重新撿起初中高中數學,以她現在的水平去參加高中數學聯賽,就算拿不到一等,二等獎也是易如囊中探物。

我還知道另外一位媽媽,從2011年開始,就在博客上記錄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多年來,為家長朋友們分享了很多教育中的思索和心得。

她和她的孩子小學時就在北京市小升初的圈子裡赫赫有名,後來孩子考上了人大附早培(人大附中超長兒童早期培養實驗項目)。在實力最強的班裡,依然名列前茅。幾年過去,孩子已經成為奧數和信息學的雙料大拿,而我也是很偶然的得知,原來這位媽媽當年也是信息學奧賽的獲獎者。

令我汗顏的是:以上兩位牛媽,都很少吼孩子。

越是優秀的媽媽,越是能心平氣和地對待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她們不拘泥於孩子在某次考試和作業中所犯的錯誤,而是挖掘背後思路上的局限和欠缺;

她們為孩子設立高的目標,也同樣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和目標;

她們是求學路上溫暖的陪伴者,絕不居高臨下地指責和訓斥;

而反觀那些動輒就沖孩子大吼大叫的低幼年級孩子的家長,他們未必在學業上達到了多高的水準,也未必從生活中獲取了多麼大的成就感。

他們沖著低齡孩子大吼大叫,是因為他們把自己放在了七八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完全忽視之間存在30-40年的年齡差距。

所有因為在這場不公平的競賽中獲勝而沾沾自喜、並且看不起對手的家長,都應該感到羞愧。

有本事你們放下兩位數的加減法、Apple,banana的拼寫,做一套六年級的全真試題試試?

到底是這屆孩子不行,還是孩子家長不行呢?

我覺得這屆和往屆,以及未來屆都是一樣的:

「行」的孩子身後,往往有「行」的家長;

「不行」的孩子身後,往往是「不行」的家長;

陪伴孩子學習期間,讓自己心平氣和最好的方式不是聽《心經》或肖邦彈奏的小夜曲,而是迅速打開一套小學六年級升學的試題集錦。

當你發現到第一題就卡殼的時候,你會迅速冷靜下來,而停止訓斥孩子。

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就是謙遜的開始。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事兒媽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胖少女失去天才寫手光環?

TAG:事兒媽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