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瓜子2017年目標落空 新推保賣業務頻遭投訴?

瓜子2017年目標落空 新推保賣業務頻遭投訴?

轉載註明:國際金融報

買了100多萬的新車卻不能上路,這是上海的劉彥(化名)近期遭遇的煩惱事。

究其原因,還是在瓜子二手車直賣網上賣了一輛車給鬧的。

作為瓜子二手車保賣業務的第一批體驗者,劉彥表示,保賣業務不僅沒有「保」,反而是個「坑」。

此外,《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髮現,保賣業務不只可能會「坑客戶」,對於瓜子來說,也可能是個「自坑」。

保賣?賣不掉就是「坑」

2017年11月29日,經朋友介紹後得知,瓜子二手車給予的估價普遍會比4S店高一些,想要賣車的劉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登錄瓜子網進行自主估價。

劉彥在網站留下手機號碼後,很快收到了瓜子二手車的電話,熱情的銷售人員立馬約定當天上門看車估價。

看車估價的過程很快,11.23萬元的報價讓劉彥心動不已,即使扣除2%的手續費,到手也還有11萬元。更重要的是,瓜子二手車還提供保賣車服務。

保賣車服務是指瓜子二手車以約定好的價格,先付給賣車用戶80%車款,並將車放到瓜子二手車的銷售場地,承諾14天保證賣出的賣車形式,剩餘的20%車款也在14天內結清。

在劉彥看來,瓜子二手車先墊付錢,不僅成交快,還省去了買家預約看車、議價等一系列流程。

「如果是瓜子二手車傳統的賣車服務,我肯定不會在瓜子賣,太麻煩了。」劉彥表示。

在被銷售人員暗示「汽車估價波動很大」的情況下,劉彥爽快地簽下了保賣協議。

《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得的保賣協議顯示,合同生效後,且甲方(賣家)將車輛及車輛相關證件材料移交乙方(瓜子二手車)後的2個工作日內,乙方先行向甲方支付車輛保賣款的80%。

事實上,在相關證件材料交接完成後,劉彥在11月29日當天就收到了80%車款,同時銷售人員也將車提走了。

2017年12月15日,劉彥收到了剩餘的20%車款,但是他對於這筆交易的焦慮並沒有就此解除。因為,在上海,每人名下僅能擁有一塊滬牌,而汽車一天沒賣出去,就一天就沒法過戶。換言之,舊車上的滬牌無法退還。

這對於已經購買了新車的劉彥來說,無疑是迎頭重擊。而臨時牌照的過期,讓劉彥的焦慮不斷加深。

劉彥就此事向之前聯繫的銷售人員諮詢,卻沒有得到肯定的答覆。

「退牌的事是保賣主管負責,我會幫你多跟進,爭取早點給你退牌。」銷售人員的態度有些敷衍,在劉彥的頻繁催促下索性直接給出了保賣主管的聯繫方式,讓其直接詢問保賣主管。

記者以劉彥的名義致電該保賣主管,得知記者來意後的保賣主管忍不住長吁短嘆,表示汽車已經在做降價處理了,但是還需要時間才能賣出去,而只有賣出去才能過戶。

但對於何時才能賣出去的問題,該保賣主管卻表示無法進行保證。

「我只是個打工的,沒那麼大本事,能不能再多給點時間?」保賣主管有些著急,表示汽車每天都在降價。如果實在賣不出去,會和領導報備商量別的方案。

面對記者提問能否過戶到公司,該保賣主管予以否定。其表示如果過戶到公司,公司就等於是二手車商,直接收車賣了,這與瓜子二手車的模式相矛盾。

瓜子二手車的模式是,直接面向二手車買家賣家的交易服務平台,省去了中間環節(中介、車商等),以「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定位示人。

但劉彥卻告訴記者,交易之前就已經考慮到這種情況,所以,此前與銷售人員曾有過「賣不掉就過戶給公司」的口頭約定。誰知到頭來卻無法實現。

劉彥表示,自己在瓜子二手車賣車就是為了減少麻煩,沒想到反而遇到了這麼大的麻煩。

對於這一情況,瓜子方面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並未正面回答。

是否違約?

關於汽車過戶,保賣協議中規定,若該車輛未在保賣期限內售出,乙方將於保賣期滿後次日將車輛剩餘款項轉入甲方指定賬戶,並在支付完畢車款後30日內完成過戶。

其中,保賣期限是指保賣協議生效且完成保賣車輛及相關證件資料的移交後14日內。

也就是說,瓜子二手車需要在簽訂協議後的45日內完成汽車過戶。2017年11月29日簽訂協議,那麼2018年1月13日是協議規定的最後過戶時間。

臨近最後期限,可過戶的事依然沒影。

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超過規定期限,瓜子二手車仍遲遲不進行過戶屬於違約,消費者可向法院起訴對方。

律師嚴義明卻對記者表示,因協議中保賣期內未售出的過戶對象不明,與其說違約,不如說無法履約。如不能證明相關口頭約定的存在,消費者想要維權有點難。

退一步而言,就算可以起訴瓜子二手車,實際操作也沒有那麼簡單。

保賣協議規定,合同項下發生的爭議,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均應向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對於類似劉彥這樣的消費者來說,瓜子二手車的總部遠在北京,跨省訴訟要承擔律師費和交通費,並且等待法院判決至少需要半年,經濟、時間都受損失。所以一般消費者在不忿之餘,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費力不討好

保賣業務作為瓜子二手車推出的新業務,推出之時就被瓜子二手車寄予厚望。

瓜子二手車創始人楊浩涌表示,保賣是瓜子的戰略級業務,瓜子保賣體驗店是瓜子新零售的重要布局。

2017年11月28日,瓜子二手車宣布,正式推出行業內首個二手車新零售業務——瓜子保賣體驗店。

更早一些,瓜子在2017年3月試水二手車新零售保賣體驗店模式,全國試營業線下店覆蓋已超過11個城市,超過80個城市通過場地模式開通保賣業務,並預計在2017年底開設30家「瓜子保賣體驗店」。

不過被寄予厚望的保賣業務卻表現不佳。《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和劉彥一樣在保賣過程中有不良遭遇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記者搜索關鍵詞「瓜子保賣」,有保賣經歷的個人車主的吐槽投訴佔據了百度首頁。

消費者吐槽的情形基本相同:簽訂保賣協議後,瓜子付給車主80%車款,並把車開走。但是往往車開走幾天後,瓜子方面聲稱複檢發現問題,要求退款退車。

在劉彥看來,瓜子如此操作難免存在欺騙消費者之嫌。

為什麼瓜子二手車保賣業務亂象頻出?

從保賣業務的模式來看,因為定價較高,大量保賣車如不降價就無法順利賣出,而14天的保賣時間更是增加了難度。

上述保賣主管也對記者表示,如果汽車無法在保賣期內出售,就會對其進行降價處理。

一位汽車經銷商指出,即便是降價處理,瓜子二手車仍有很大可能無法在規定日期內售出。在此情形下,不難想像瓜子會以各種理由違約。

有業內人士表示,「費力不討好」的瓜子保賣這麼做是為了吸引優質車源,搶佔市場份額。但是推出保賣業務,對於瓜子二手車迫在眉睫的難題——盈利,卻是雪上加霜。

為了在保賣期內售出而不得不降價,對於瓜子二手車來說,賣價低於買價,即便是算上兩頭的服務費,結果仍有很大可能是虧損。

盈利仍無期

此外,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瓜子二手車先付80%車款會佔用不少資金,對其資金鏈是不小的考驗。

據悉,二手車電商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向買家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通常為2%-4%,然而這根本無法覆蓋平台運營、人力和營銷等成本。

2017年6月,瓜子二手車將交易傭金從3%上調至4%,單筆車輛交易傭金也從原來的1600元上調至3500元,而這已經是瓜子二手車成立不到兩年間里第3次對交易傭金進行調價了。

從第二次調價到第三次調價,以最低單筆消費計算,瓜子二手車的傭金已經翻倍。

傭金持續上調背後,是其資本需求的盈利預期以及巨額廣告導致的資金捉襟見肘。

此外,與其他二手車電商不同的是,C2C模式的瓜子二手車同時還向賣家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

但即便如此,目前瓜子二手車距離楊浩涌在2017年初提出的兩大目標——月銷售10萬輛和盈利,仍有很大距離。

對於處於虧損狀態的二手車電商平台而言,要想經營下去就必須融資。

2017年6月16日,瓜子二手車獲得了B輪超4億美元融資,融資總額高達6.445億美元的瓜子在一眾二手車電商平台中也是名列前茅。

此外,在瓜子二手車的保賣業務亂象頻現之時,其競爭對手人人車因瓜子廣告中「遙遙領先」、「全國領先」等宣傳用語,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將瓜子二手車訴至法院,索賠1億。

一個月後,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下發訴前臨時禁令,裁定瓜子二手車即日起停止使用「遙遙領先」、「全國領先」等宣傳用語。

轉載註明:國際金融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校園說 的精彩文章:

TAG:校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