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懂茶妹說茶|茶葉上的毫毛是不是越多越好?

懂茶妹說茶|茶葉上的毫毛是不是越多越好?

平時喝茶時留心一點,經常可以看見一些茶葉上會附著毛茸茸的毫毛,泡茶時茶湯上也會浮起白毛。

有的茶友就疑惑了,這些毫毛都是些什麼,與茶葉又有什麼關係呢?

懂茶妹說茶|茶葉上的毫毛是不是越多越好?

我就喜歡茶友們這種刨根問底的精神!茶毫的細節的確能作為品質判斷的一個依據,想知道為什麼,接著往下看吧!

1|茶毫的意義所在

茶毫一直都受到茶葉生產者與消費者們的普遍重視,是因為茶毫有以下這些意義:


是茶樹品種特性的表現

對茶葉的外形起了重要作用

可以增進茶湯品質

提高茶葉的經濟價值

是幼嫩和優質原料的標誌

是評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茶毫的分布特點

茶毫的長度、密度、粗度、色澤、分布特徵依品種而不同。

茶毫以芽最密,並隨著葉片成熟而自行脫落,茶毫密度第1葉>第2葉>第3葉,且差異極顯著。

春季氣溫回升,茶芽萌動,茸毛逐漸生長,至茶芽膨大時,茸毛已長到一定的長度,這時葉片尚未開展,茸毛密度大。

因此,很多名優茶採摘時以茶芽、一芽一葉初展為主,並在製作過程中有提毫工序,以充分發揮茶毫的特性。

懂茶妹說茶|茶葉上的毫毛是不是越多越好?

△白牡丹的芽心、葉背上布滿白毫

3|茶毫與茶葉外形的關係

很多名茶的外形都要求「顯毫」,因為茶毫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以白毫顯露

高級祁紅、滇紅…以金毫顯露

君山銀針、蒙頂黃芽…以黃毫顯露

白毫銀針、白牡丹等…以銀毫顯露

茶毫的顏色與茶葉的製作過程有很大的關係。綠茶中的茶多酚絕大部分未被氧化,因此茶毫通常為白色。而紅茶的茶多酚大部分已經被氧化成茶黃素和茶紅素,因此幼嫩芽葉製成的紅茶,茶毫呈金黃色。

△滇紅松針的茶毫呈金黃色

懂茶妹說茶|茶葉上的毫毛是不是越多越好?

4|茶毫與茶葉品質的關係

茶毫富含多種成分,對干茶品質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在滋味上,茶毫中茶多酚、咖啡鹼等成分均顯著低於茶葉中的含量,而氨基酸含量顯著高於茶葉中的含量,簡而言之,就是苦澀物質少,而鮮甜物質多。

在香氣上,茶毫主要長在幼嫩芽葉的下表皮,內含有豐富的化學成分。茸毛基部有分泌芳香物質的腺細胞,能分泌芳香物質,因此幼嫩芽葉茸毛多,制出來的茶葉具有一種獨特的毫香。

在嫩度較高的名優茶中,茶毫顯得尤為重要。但是,茶毫的多少並不是判定茶葉質地好壞的唯一標準。

?比如碧螺春要求多毫,有專門的搓毫工藝;而龍井要求外形扁平光滑,需要進行脫毫。

?比如烏龍茶類,採摘的原料成熟度高,大部分成茶几乎不見茶毫。

懂茶妹說茶|茶葉上的毫毛是不是越多越好?

?此外,茶毫的多少也與品種有關。

△狗牯腦(左)與碧螺春(右)是以茶毫多著稱的茶

△大紅袍茶几乎看不見茶毫

茶葉的品質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並不一定是嫩的、茶毫多的就是最好的。

對於這一根根細小的茶毫,我們可以去欣賞它,但也無需過分追求。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茶語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茶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