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茶去」看「茶禪一味」
在佛學界和茶學界一直流行著「趙州吃茶去」的傳說,說的是河北趙州的柏林禪院有位高僧法名從念禪師,由於在這個禪院修行很久,人們往往稱他「趙州」,而不叫他的法名。有一次趙州問一個新來的僧人:「你到過這裡嗎?」僧人回答道:「到過。」趙州就說:「吃茶去!」接著又問一僧人,對方回答道:「沒到過。」趙州也說:「吃茶去!」此時在趙州身邊的一位朋友就問他:「為什麼到過的『吃茶去』,沒到過的也『吃茶去』?」趙州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話,卻說:「吃茶去!」趙州對三個回答不同的人,都以「吃茶去」作答,似乎是答非所問。其實,正是這種同一的回答反映著茶道與禪心的默契。
這個在佛學界和茶學界耳熟能詳的故事,告誡人們不要對佛學寄予非分的妄想。不論什麼樣的人,不論相識或不相識,也不論到過或沒到過佛門、禪院,只要能夠懷著一顆平常的心,真心實意地「吃茶」,就能夠進入「茶禪一體」的境界。這是因為茶與佛與禪都強調主體感受。飲茶需要平心靜氣,氣定神閑,尋求在環境與心境的寧靜、清凈、安逸的氛圍中,循序漸進地啜飲,才能領悟到茶的魅力。參禪難道不也是如此?參禪時只有懷著一顆平常心,才能得到寧靜的心境,只有在寧靜的心境中才能自悟禪機。看來,品茶是參禪的序曲,參禪是品茶的最高境界,二者相輔相成,不分伯仲,融會貫通。飲茶與參禪有著相通的追求,都是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純和升華,都是在努力尋求人與大自然的心靈感悟,以達到人類主體與自然客體的感性交流和精神融通的境界,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僧人靜氣養性,打坐參禪,誦經念佛,在人睏乏力之餘,需要飲茶清心、提神、醒腦。而在品茶時也需要有一種佛家的清寂,道家的超塵,儒家的風雅,遠古的空靈虛靜。就是這樣相通的行為與感受,使得「茶禪一味」恰好反映了茶道與禪心的默契。或因如此,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在一首詩中寫道:「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這幾句詩概括了飲茶與參禪的「茶禪一體」、「茶禪一味」的密切關係。
佛教是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由古印度釋迦牟尼創立的,西漢末年傳入我國,到隋唐時期全國已經建立了很多的佛教寺院。由於寺院多建於山高水好的山林之中,而茶樹也生長於山高水好的山林之中,因而僧人得以最先與茶相接觸。我國最早栽植茶樹的吳理真,就是西漢時期四川蒙山甘露寺的僧人。是他在蒙山率先栽植了七棵茶樹,培育出天下聞名的「蒙山頂上茶」。兩晉時期的僧人法瑤,永嘉年間在武康(今浙江德清縣)小山寺受到過飯後飲茶的款待。南朝時的文士王子鸞和王子尚造訪八公山,受到過曇濟道人設茶茗款待。王子尚覺得口感相當好,激動地說:「這純粹是甘露,哪能說是茶湯呢!」晉代司馬氏當政時期,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廬山東林寺以自制的茶葉款待陶淵明,他們「話茶吟詩,敘事談經,通宵達旦」,說明寺院僧人飲茶和以茶待客已經很盛行了。到唐宋時期,佛教盛行,在南方寺廟出現了「寺必有茶,僧必善茗」的現象。福建的「武夷岩茶」,是武夷寺院的僧人發現和培育的;江蘇的碧螺春就是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採制焙炒的。到明代隆慶年間,僧人大方培植的「大方茶」,就是皖南「屯綠茶」的前身。浙江雲和縣惠明寺的「惠明茶」、普陀山的「佛茶」、黃山的「雲霧茶」、雲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等都是經寺院的僧人培植和焙炒而成的名茶。這就說明寺院僧人與茶的密切關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僧人對茶的參禪和保健作用較早就有了認識。
僧人本來的生活來源是依靠施主的布施,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興盛和僧人數量的增多,逐漸形成了「坐禪」和勞作並舉的辦法。由於佛教聖地多有茶樹,這就使得種植茶樹、採摘茶葉、焙炒茶芽等勞作成了僧人禮佛活動之外的內容。當然,有了茶葉,飲茶也就勢在必行了。特別是僧人坐禪時,飲用茶湯能提神醒腦、安定神經和清性修行,有助於參禪和面壁省悟,這就使得飲茶被很多僧人所接受。因而唐代封演的《封氏聞見記》寫道:「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伽,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不僅如此,佛教寺院還對茶樹的栽培、茶葉的焙炒研製出獨特的技術,對飲茶之道也非常講究。寺院里每天都舉行「奠茶」儀式,僧人每天早起先飲茶後做佛事。在佛前供奉茶湯,成為佛教儀規。在寺院內設有供禪僧辯論佛理、招待施主、品嘗香茶的「茶堂」。還設有「茶頭」,負責燒水煮茶、獻茶待客等事項。到了宋代,寺院里時興茶湯會,在茶宴上,僧人、施主、香客通過品飲鑒評出茶葉質量的高低,以後演變為「鬥茶」,風靡各地。
「茶禪一味」的發源地是湖南常德的夾山寺。唐代咸通十一年(870年)高僧善會在夾山寺布經說法十餘年,悟出了「茶禪一味」的真諦。到宋代政和元年(1111年)圓悟禪師在此傳經授徒10年。他所撰著的《碧崖錄》成為「佛教禪宗第一書」,弘揚了「茶禪一味」的觀點,並親筆書寫,刻為石碑,流傳下來。圓悟禪師親書「茶禪一味」的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珍藏於奈良大德寺作為鎮寺之寶,自此茶道盛行於日本。因此,夾山寺被譽為「茶禪一味」的祖庭。僧人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將佛家清規、飲茶讀經與佛學哲理、人生觀念融為一體。由此佛家與茶結緣,形成了「茶禪一體」、「茶禪一味」的格局,形成了以佛教儀式為基調的日常飲茶程序。這也是中國茶禪文化史的源頭。


TAG:中國茶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