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極限挑戰》:張藝興鏡頭為什麼越來越少?智囊團成員發文道實情

《極限挑戰》:張藝興鏡頭為什麼越來越少?智囊團成員發文道實情

《極限挑戰》第四期播出後,不少網友抱怨「小綿羊」張藝興的鏡頭怎麼越來越少?作為《極限挑戰》的常駐嘉賓,節目鏡頭竟沒有極限智囊團成員的鏡頭多,這樣的待遇似乎有些不合理。

近日,極限智囊團成員楊奇函的兩條微博道出了實情:

楊奇函的第一條微博說道:「C位出道了,歡迎大家看看這期我是如何幫孫紅雷破產的。」第二條說道:「別忘了明天看我C位的《極限挑戰》!」

當然,楊奇函並不是《極限挑戰》節目的C位,他只是為了宣傳《極限挑戰》,說的玩笑話。但正是這句玩笑話,卻道出了張藝興鏡頭越來越少的原因:《極限挑戰》一期節目時間就那麼長,智囊團成員畢竟是C位出道,他們的鏡頭多了,其他人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隨著智囊團的鏡頭增多,不僅會讓男人幫的成員出鏡率減少,而且給《極限挑戰》節目帶來了諸多的影響。

影響一:劇情不連貫

《極限挑戰》第四期除了張藝興,羅志祥、王迅等常駐嘉賓的鏡頭也少得可憐,男人幫的鏡頭被減,不僅使喜歡他們的觀眾很失望,連節目的劇情也變得混亂不堪,例如:白鷺老闆怎麼找的小豬,小豬又怎樣變成白鷺制衣廠的經理?黃渤老師和花痴少女的那一段,最後又是如何收場的?這些節目里都沒有交代清楚。

影響二:畫面混亂

《極限挑戰》節目一向都不需要嘉賓的參與,極限男人幫六人一台戲,唱得也是有模有樣,異常精彩。隨著智囊團成員的加入,不僅使極限男人幫成員疏於交流,而且使節目的鏡頭顯得極其的混亂,人太多了,連攝影師都忙不過來了。

影響三:節目風格的轉變

《極限挑戰》以往的風格是:去精英化,去偶像化,經歷真實,很接地氣。

隨著智囊團成員的加入,一大串令觀眾遙不可及的頭銜亂入:美國NASA研究員、心靈魔術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訪問學者等等。《極限挑戰》的泥味、土味一下子全沒了,滿眼的精英和高大上,離觀眾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突破天際的嘲諷 的精彩文章:

《創造101》五位堪稱導師級的選手,最後一人的資歷比黃子韜還老
盤點《創造101》五位奇葩型選手,最後一位已成所有直男的最愛!

TAG:突破天際的嘲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