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曾軍:范小青《右崗的茶樹》中的文化傳統意識及其藝術想像

曾軍:范小青《右崗的茶樹》中的文化傳統意識及其藝術想像

無論是范小青的長篇小說還是短篇小說,也無論小說中涉及多少個人物,相對的單純、清晰甚至「扁平」,成為她筆下人物的共性特徵。不過,以極簡主義的方式來寫作,並不意味著范小青所思考的文學問題也是單純和淺顯的。因此透視范小青作品的秘密,最好的入口就是通過她的短篇小說來看她是如何「以蘇州作為方法」,在儘可能的「平淡」和「簡單」中,捕捉城鄉之際的況味與情愫、文化傳統的蘊藉與紋理的。

文章選取的是范小青的短篇小說《右崗的茶樹》。小說寫的是北方小鎮上的一個初中女生二秀,在課堂上聽到老師周小進介紹他家鄉子盈村裡的玉螺茶,被深深吸引。後來周小進在來二秀家家訪的途中不幸淹死了。二秀輟學,並開啟了一段獨自前往子盈村尋找玉螺茶的歷程。她並沒有在子盈村找到周小進的家,但憑藉些許的線索找到了周小進所描述的已經被當地人所淡忘的玉螺茶的文化傳統。文章認為,小說所關注的主題,其實是師生之間的代際文化傳承問題,關心的是老師如何通過對玉螺茶的描述,將中國古老的茶文化以及裹挾其中的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關懷展現出來,並在對當代文化的警惕中襯托出這一文化傳承之可貴。不過,在二秀和周小進及他們與玉螺茶的關係中,不僅僅只有師生教學與文化傳承那麼簡單。

一、超越城鄉的文學隱喻

范小青對城市、對鄉下人進城、對城鄉之間關係的微變和劇變,都有著很切身的感知。不過,在《右崗的茶樹》中,這一城鄉視角開始變得模糊起來。

二秀是一個剛上初一的初中生,從鄉下的村子來,學校在北方的小鎮上。對於二秀來說,小鎮無疑是「現代性」的標誌,是其渴望融入並努力奮鬥的目標。但是范小青寫道:「小鎮很小,也很落後。但二秀並不知道有多小,有多落後。」這裡的「小」和「落後」是相對於其他真正的現代、超現代甚至後現代的特大城市而言的,但這一評價對二秀來說毫無意義。因為這些價值判斷完全超出了二秀的認知範圍。由此,范小青在小說的開頭為二秀的「城鄉觀念」提供了一種雙重可能性的視角:一種是認為「小鎮很大、很先進」的現代性視角;另一種是認為小鎮與鄉村並無二致、城鄉一體的「鄉土中國」視角。究竟是哪種「城鄉觀念」在二秀的頭腦中佔據支配性地位?僅靠小說的開頭,我們還未可知。

另一個關鍵性的人物是周小進,他是一位文科老師。這一角色定位將小說主題的確定從「科學技術的傳播」轉移到了「文化觀念的啟蒙」,再結合小說隨著情節的展開所透露出來的相關信息來看,周小進的相關背景不很清晰,在他身上,沒有任何一個屬性強化其城市身份。作為一個「文化外來者」,周小進與二秀們之間存在的差異是地域性的、文化上的,但這種差異並不具有「文化優越感」,或者說周小進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文化啟蒙者,而是更喜歡講自己的家鄉、介紹玉螺茶的懷鄉者。周小進所代表的文化啟蒙,並不是一種先進文化對落後文化的強制性輸入,而是一種「文化召喚」。它在二秀們心中所喚起的,不是對現代科技文明的嚮往,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欽慕。

如果說第一部分是以玉螺茶為中心,周小進完成了對二秀的「文化啟蒙」的話,那麼,二秀造訪子盈村則是一次主動的「文化尋根」之旅。

二、超越知識的建構策略

作為周小進「文化啟蒙」的重要媒介就是玉螺茶。二秀們對玉螺茶的認識和了解最初只能通過周小進的話語,在自己的頭腦中進行想像性的建構。在周小進的描述中,玉螺茶已經大大超出了作為品嘗與解渴的飲品這一實用功能,被賦予了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正因為周小進主要是採用話語建構的方式展開的,因此,話語自身所承擔的倫理取向自然而然地滲透進來。因為有了周小進對南方山村的美好描述,尤其是對以玉螺茶為代表的物質和精神文化渲染,才使得二秀們出現了強烈的對比和對未曾認識和了解過的外部世界的嚮往。啟蒙絕對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價值和意義的召喚」,從這個意義上說,周小進顯然是一位優秀的文化啟蒙者。

從周小進文化啟蒙的成效來看,顯然是非常成功的。而最終促成二秀成為一個自覺的玉螺茶文化傳承人的因素,來自於周小進的意外死亡。只有讓周小進為了二秀突然死亡,才會加速推進二秀文化意識的自覺和文化身份的轉換。

三、超越傳統的主體置換

二秀借招工之機,半路逃走,開啟了一段造訪子盈村、尋找玉螺茶文化、成為玉螺茶文化傳承者的心路歷程。

在二秀那裡,最初的動機不是「文化尋根」,而是尋找死去的支教老師周小進。但小說沒有交待,二秀為什麼要去尋找老師的墳地。這種「動機不明」的行動決定了二秀看似執著的尋覓之旅,其實是一種懵懂自發的情愫的涌動。

推動二秀從尋找周小進到傳承玉螺茶的重要因素是二秀費盡心力找到了子盈村,卻查無周小進此人,但二秀卻感受到了周小進與子盈村之間內在的緊密聯繫。因此,從物質層面的「查無此人」到精神層面的「確有其事」,周小進與子盈村「似非而是」的關聯將二秀的關注重心從周小進轉移到了玉螺茶。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對玉螺茶的需求大增,但玉螺茶的產量以及製作卻嚴重不足。加之子盈村村民也變「懶」了,使得整個子盈村玉螺茶的採摘和製作呈現出與傳統製作工藝不同的特點。眼見唯利是圖的商品經濟對傳統玉螺茶工藝和文化的侵蝕,二秀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到的玉螺茶與她從周小進那裡聽到的玉螺茶出現了巨大的裂痕。

由此,二秀的「文化尋根」之旅進入到第三個層面。從尋找物質的玉螺茶到尋找文化的玉螺茶。從物質形態的玉螺茶工藝和質量來看,子盈村雖然造假,但對玉螺茶的質量並沒有帶來多大的影響,那麼,堅持玉螺茶几百年來的傳統製作工藝是否有必要呢?真正的玉螺茶是否已經真的消失了呢?這一問題成為二秀「文化尋根」進一步的動力。

文章認為,從尋找周小進墳地到了解玉螺茶產業再到發現玉螺茶傳統,二秀的「文化尋根」經歷了一個從自發到自覺、從物質到精神、從現實到傳統的層層裂變。最後達到的,是對玉螺茶文化傳承的一個全新的認識和理解:雖然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最正宗的玉螺茶文化應該是被保存在南方的子盈村,並由子盈村的葉姓村民們一代代傳承的;但在商品市場經濟和現代文化傳播的雙重作用下,玉螺茶文化已擴散到了子盈村之外,被喜歡、珍惜玉螺茶及其文化的消費者所接納並傳承。由此,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悖反現象:「正宗」的原汁原味的玉螺茶文化的傳承者並非子盈村葉姓村民,而是玉螺茶的消費者。這或許正是范小青在現代社會對文化傳承的一種新的思考和見解:現代社會和商品文化在侵蝕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在擴散著文化傳統的傳承。文章指出,現代社會中的文化傳統的保護與傳統文化的傳承,必須要超越長期以來形成的「城市/鄉村」、「知識/價值」和「現代/傳統」二元對立思維,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對中國傳統的文化啟蒙和文化尋根。

(摘編自《中國文學批評》2018年第1期《范小青中的文化傳統意識及其藝術想像》,中國社會科學網 張賽/摘編)

(作者:曾軍,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

原標題:【文萃】曾軍:范小青《右崗的茶樹》中的文化傳統意識及其藝術想像

來源:《中國文學批評》2018年第1期

責任編輯:張卓晶 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劉文帥:構建我國自媒體分層治理體系
中美貿易摩擦,中國應如何保持理性客觀?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