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無軍餉、無正規軍、乏械彈:艱苦環境下,國民黨海南遊擊區竟堅持長達七年!

無軍餉、無正規軍、乏械彈:艱苦環境下,國民黨海南遊擊區竟堅持長達七年!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為了實施「加強游擊作戰」方針,加強戰地政務,國民黨中央又於1939年3月在日軍佔領區設置了以蔣介石為委員長的戰地黨政委員會,以負擔發動民眾抗戰,消滅日偽組織,組織日軍政治、經濟、文化侵略的任務。該委員會在各淪陷區設立了分會,以各戰區最高軍事長官兼主任委員。

蔣介石視察部隊

1939年3月,第4戰區決定在淪陷的廣東沿海珠江三角洲劃5個游擊區。隨後又兩次調整計劃。實際上第4戰區建立的游擊區和根據地,1939年為珠江三角洲地區5個,粵東潮汕地區1個,海南島瓊崖根據地,共計7個游擊區。後來又增設了雷州半島的陽春、陽江游擊區和海豐、陸豐游擊區,共計9個游擊區。

海南遊擊區戰鬥中

海南遊擊區以五指山地區白沙、保亭、樂東等未淪陷的山區3縣為核心抗日根據地,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佔全島面積約35%;以淪陷的沿海13縣為游擊活動區。各縣均組織了民眾自衛武裝,稱游擊自衛大隊,每縣1至6個不等,共為37個大隊,1個特務大隊,4000餘人。游擊區遍及全島,由地方保安團和各縣民眾自衛隊等地方武裝開闢和堅持。

1939年1月,日軍因準備南進,派第21軍攻佔海南之海口、榆林等處。當時擔任海南守備的海南保安司令王毅指揮保安第11、15兩個團和一些自衛縱隊退守五指山,堅持游擊戰抗敵。

海南保安司令 王毅

海南遊擊區,在無正規軍、無軍餉、無行政經費(僅有海南籍的行政院長宋子文私人捐助600萬元經費)、缺幹部、少訓練、乏械彈的艱苦環境下,從1939年2月海口淪陷至1945年9月抗戰勝利,堅持達7年之久。其間大、小戰鬥有千餘次之多,較大的戰鬥有180次,我軍民犧牲二三十萬人。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2016年版。

編輯: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新四軍在南繁誘敵深入多點開花,先後與日軍交手十餘次,殺敵近千
對日寇致命一擊!抗戰末期國軍大反攻計劃曝光!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