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榮格心理學 薦書

榮格心理學 薦書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內容簡介

榮格是聞名世界的心理分析大師,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榮格的著述富含心理學和人類學的知識,幾乎涉及所有的生活領域和知識領域。

《榮格心理學》是一部介紹榮格心理學的著作。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內,非常清晰形象、簡明扼要地闡明了一個著作等身的人60年的研究成果——榮格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這部經典著作60年來暢銷不衰,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它是較為易懂的入門讀物,而對於專業人士,則可以通過此書進一步加深對分析心理學的理解。

本書初版於1940年,由於讀者的巨大興趣,使得本書的內容不斷擴展,不斷融入榮格的最新研究成果,並使本書的條理和構成不斷趨於完善。

作者簡介

約蘭德·雅各比( Jolande Jacobi )著名的匈牙利心理學家,榮格的長期助手。她曾擔任奧地利文化協會副主席,廣泛接觸眾多的藝術家和科學家。1927 年她在維也納結識榮格,自此開始研讀榮格著作, 1933 年在維也納大學攻讀心理學專業,1938 年獲得博士學位,從此她成為榮格的弟子,後來前往瑞士作為助手為榮格工作。

雅各比的《榮格心理學》一書初版於1940年,後來又多次再版,榮格親自作序,使得該書更為權威和經典。她的著述還有《榮格心理學中的情結、原型和象徵》《個性形成之路》《女性問題和婚姻問題》《畫面豐富的心靈,通往自我的道路和彎路》《心靈面具,日常心理學知識》等。

目 錄

(向上滑動查看)

前 言

榮格序

緒 論

第一章 心理的結構與本質

意識與無意識

意識功能

心理傾向

創作者的類型問題

人格面具

無意識的內容

情 結

原 型

第二章 心理過程和心理反應的規律

力比多的概念

矛盾結構

力比多的運動形式

前行與退行

心理值與心座

第三章 榮格學說的實際應用

榮格心理學的雙重意義

與精密學科的關係

因果論與目的論

辨證方法

通向無意識的道路

夢的解釋

夢的根源

夢的類型

夢的排列

夢的內容之多義性

夢的補償作用

夢作為「兒童王國」

解析的步驟

夢的結構

條件論

放大法

還原解析法

夢的動態趨勢

個體意義與集體意義

解釋層面

投 射

象 征

象徵與符號

圖解象徵

分析的基本原則

神經症的意義

展望性

人格的發展

個性化過程

陰 影

阿尼姆斯與阿尼瑪

精神原則與物質原則的原型

自 性

自性形成

統一性象徵

曼荼羅象徵

個性化過程的類比

分析心理學與宗教

轉變與成熟

責任在個人

榮格傳略

人名索引

名詞術語索引

榮格德語著述目錄

附錄1 其他著述譯名對照

附錄2 本書提及的榮格著述譯名對照

緒 論

榮格心理學分為一個理論部分和一個實際應用部分,它們大致可以概括為:第一,心理結構;第二,心理過程和心理反應的規律;第三,實際應用部分,它是以理論為基礎形成的,比如狹義的治療方法。

要想正確理解榮格學說,首先必須採取榮格的立場,承認心理的客4444觀現實性4444。這個觀點是相當新穎的,雖然聽上去讓人有些不習慣。直至幾十年前,在眾人眼中,心理系統還不是一個有著自身規律的自成一體的系統,大家總是從宗教、哲學或自然科學的角度去觀察和解釋它,所以根本認識不到它的真正本質。

而榮格認為,心理的客觀現實性並不亞於身體,雖然無法觸摸,但是它可以直接得到清晰明確的觀察和體驗。心理是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有其自身的結構、規律和表現方式。

關於這個世界和我們自身的一切知識都要經過心理的中轉才能為我們所有。「我們只能在心理機制允許的範圍內認識宇宙的本質,這是沒有任何例外的。」所以,現代心理學以實踐經驗為基礎,以其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而論,它屬於自然科學,但是以其解釋方式而論,它屬於人文科學。「我們的心理學考察的既是自然人,也是文化人,所以在解釋的時候,生物性和精神性這兩方面都要兼顧,作為醫療心理學,它針對的是整個人,」 榮格說道,「心理學探索因適應力降低而致病的原因,疏理在神經症的思想情感中盤根錯節的羊腸小道,目的是要找到一條走出迷途、回歸正常生活的道路。所以我們的心理學是實用學科,我們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為了有所幫助而研究。可以說,學術不是心理學的主要目的,而是副產品,這與一般所謂的『學院式』學術有很大的區別。」

榮格就是以此為前提發展了自己的學說,而我們也必須以此為前提理解他的學說,但不是像純粹的心理學至上主義那樣貶低其他的認識途徑,也不是像心理至上主義或泛心理至上主義那樣,強調一切客觀存在的東西都具有心理性質。榮格的根本目的是,將心理作為我們天生的認知世界的「器官」加以研究,並觀察和描述其現象,使之恢復正常秩序。

神學、心理學、歷史學、物理學、生物學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學科,同樣都提供了研究客觀真相的可能性,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換,相互交融,具體採用哪種視角,要看正在討論的是什麼樣的問題,或者要看研究者有什麼特別的立場觀點。榮格代表的正是心理學的立場觀點,其他的立場觀點自有其他領域的研究者負責。榮格學說的基石是他對心理事實深入而廣泛的認識,所以他的思想體系不是沉思冥想得來的抽象理論,而是建立在堅實的經驗基礎之上的高樓大廈,實踐經驗是其唯一的依據。榮格心理學的兩大支柱:一是心理整體的基本原則;二是心理能量的基本原則。

為了更好地掌握榮格學說的兩大支柱以及實際應用,我們應該儘可能使用榮格自己提出的定義和解釋。這裡還要指出,當主要涉及心理分析的實踐活動時,榮格將自己的學說定名為「分析心理學」,這是他在1913年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後為了避免與其「精神分析」學派相混淆而選擇的名稱。後來他又提出「複合心理學」(Komplexe Psychologie)的概念,並總是在主要涉及理論原則的場合使用這個概念,為的是強調他的學說與其他心理學學說(比如純粹的意識心理學或將一切都歸因於性衝動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不同,它研究的是極其錯綜複雜的心理實況。「複合心理學」之名近年來已漸漸隱退,尤其因為這個名稱在翻譯成外語的時候容易造成誤導,所以現在包括理論部分和實用部分在內的整個榮格學說,都被稱為「分析心理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書店三聯書情 的精彩文章:

頂尖學者開啟三聯新知大會
孫歌:把「自由平等博愛」變成知識習慣

TAG:三聯書店三聯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