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朝會時,來自天南地北的官員是怎樣和皇帝交流的?

古代朝會時,來自天南地北的官員是怎樣和皇帝交流的?

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上至先秦,下至明清的官員君王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輕鬆交流。然而實際上,普通話是近代才出現的,古人可不會,那麼,來自天南地北的古人是如何與君主交流的呢?

實際上,古人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並想出了非常絕妙的解決方法:官話。官話就是官方語言,自夏朝開始,由於那時候的古人主要活動在中原黃河流域,因此一直用洛陽地區的讀音作為官話,稱洛陽雅音。

後來秦始皇一統華夏,由於版圖擴大,為了更加方便交流,將秦國小篆作為官方統一文字。從此以後,皇帝看奏摺便再也不用擔心看到各種各樣的文字了,而此時的官話也統一採用秦國的發音。

後來,這個規矩慢慢沿襲下來,每個朝代的官員,在做官之前都必須熟練掌握官話,這樣在朝堂上就不至於互飆方言,與皇帝面面相覷了。到了現代,普通話成了中國的官方語言,每個人都會掌握,所以互相之間的交流基本沒有障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史不聞 的精彩文章:

古人如何防止女子出軌?方式各異,第二種最奇葩
古代最強的三位預言大師,郭璞僅排第三,第1已成神

TAG:知史不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