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編劇的正確工作程序你了解嗎?95%編劇混不好正是因為程序錯了!

編劇的正確工作程序你了解嗎?95%編劇混不好正是因為程序錯了!

原標題:編劇的正確工作程序你了解嗎?95%編劇混不好正是因為程序錯了!



電視劇創作是一個人和多個人合作的項目,需要做人際和工作上的溝通。正確運作程序很重要,需要編劇掌握。


編劇有可能戲寫到一半,需要推翻重來,所有這些問題都可能遇到。出現問題後怎麼盡量規避問題,找到正確程序運行項目,就是我們這課要討論的問題。


第一步是拿下項目,只能是談錢。在家寫完三十集的除外。別人找到你,只能是對你了解,可能連你親人的事情都打聽到了,資方心裡是有準備的,想用你,不會跟你太費口舌的。有人會繞很大彎子,讓別人覺得你沒信心。


你可以直接說價錢,投資方反而覺得你有其實自信。投資方砍價,你要鐵齒鋼牙咬定價錢,然後你可以申明是稅後,因為稅率最高會達百分之四十,很厲害的。編劇羞於談錢,就像新娘子羞於談性,最後疼的是你自己。

新手也不要羞澀,直接說,誰也不會為幾千塊跟你矯情,但你要大方,願意就繼續,不願意就收兵,早說開,免得尷尬。如果對方不願加錢你,可以提議署名。自己心裡要有底,不能越寫越縮水。談判是有技巧的,要想好後手。


什麼時候開始要錢?最好是大家對項目有共識,相互比較順眼的時候,徐徐道來。你這麼說,對方也會真誠回應。談好後轉入下個程序,簽合同。


如果時機不對,壞處呢》有人上來就談錢,但對方拖著,但配齊了導演策劃開會,但編劇不用心,導演策劃越來越看不上,編劇一氣之下寫了分集提綱,被導演認可決定用了。但合同一直拖著,最後賭氣的結果是沒要到錢和合同,寫劇本的時候,對方大壓價,這事兒就沒法說了,不答應給了提綱,維權都沒依據,答應價錢不到四分之一,這就是程序不對,沒先談好錢,失去了主動權。編劇的價值是越往後越大折扣,寫完劇本,你就沒用了。所以項目還沒成立的時候,你有戰略作用,是平等關係,投資方更需要你。劇本出來後,其他編劇是可以替代你的,你才開始談錢的話,你已經不重要了。


所以事情一開始,你們相當於一夫一妻,後期,投資方就相當於皇上了,你只是後宮之一,根本說不上話。站在投資方立場,早也好,給編劇定心,讓你好好寫戲。如果沒提前談,每天都不安心。還有編劇,不談錢還挺高興,編劇做了提綱,對方覺得編劇好說話,但是大綱做完後,編劇爆出天價,並且註冊,你的題材成了他的,資方後悔也來不及了。找黑社會都不划算了。所以,資方有黑的,編劇也有黑的,想蛇吞象。所以,先落實錢是必要的。


第二步,簽合同。合同是你和資方之間唯一的法律證明。出問題可能就是狹路相逢的敵人。條款要仔細推敲。這時候不要把自己當知識分子,要當成匠人,有些人覺得推敲那些條款比寫戲還難。比如百分之十的定金,常常不到位,因為編劇要做很多準備工作,生活費誰來支付?律師不可能上法庭才給錢。有些人大綱一兩年都正常。但資方如果面對陌生的新手,對你的信任基本是零。你忽悠跑人或者不合格怎麼辦?怎麼處理?當然得給定金。如果你信譽在,水平高,給大筆也無所謂。新手可以融通,大綱出來後補齊。只要不是白乾,錢後期補上,也就過得去了。編劇也得打聽清楚,如果對方信譽不好,就要步步要死。好的態度要面對好的合作夥伴。

合同里非常痛苦的一條:修改到對方滿意為止,什麼才叫滿意?藝術上的事情完全沒有標準答案,讓很多人望而生畏。但話說回來,出錢的人當然要自己想要的東西,裝修房子都這樣,很少能拿到尾款。所以滿意不滿意,如果你和對方審美就不在一個宇宙之內,就無法解決。但有些變通方法,比如可以註明,大綱分集提綱通過後,大方向必須按提綱寫,不得做顛覆性修改。或者修改意見不得反覆無常。當然,反覆也無法避免,我們可以合同註明,修改不得超過三次,這樣對方還有個約束。不至於沒完沒了。比如,最多五集就通過一次,這樣雙方都比較輕鬆。並不得反悔。所以合同里要註明,反覆也不得超過幾次。


合同里還有知識產權轉讓的問題,對方可能只給署名權,永久買斷,這也是編劇的悲哀。因為你沒有了版權,自己的孩子沒成才,你卻沒能力去幫助,只能看著永遠打入冷宮。很多編劇會後悔沒有時間限制,你可能怕很多,怕黃了,不敢主張你的權利。程序一開始就錯了,你也只能幹瞪眼。我還見過十分不合理的合同。如果百分之十後,直到寫完初稿才付錢,等於百分之十拿到劇本,還是投資方主導,按對方的意思寫,如果你簽署了不滿意可以退錢拿回劇本,這種合同你就不用怕了。但這種情況是個例。不適宜推廣。


我個人認為比較安全的方式是定金付百分之五到十,大綱完成後付百分之十到十五,分集完成後付百分之十到十五,就是分集完成後總共至少要拿到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的錢,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可以分成六等分,五集拿一次,寫完全拿走,每次都修改到對方完全滿意為止。投資方可能會要求留下修改的錢,百分之三十左右,你要以理據爭。所以,對方也要有很好的策劃才行。這樣我們可以減少修改,即使出現問題也比較簡單,五集不會有太大變化,船小好調頭。另外每個劇本前三集要定好調子,可以單獨約定給錢,重點打磨。編劇脆弱敏感情緒化,長時間勞作不給酬勞,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損人不利己。


合同問題很複雜,很多簽訂了合同不一定履行,尾款更是萬惡無望。反過來說,編劇也會上演勝利大逃亡,自己製造不可抗力違反合同。所以,合同一定要扣到位,但也不能太當回事。出了糾紛甚至會選擇打架,也不會上法庭。


下面講創作過程中的程序問題。劇本創作程序很複雜,千奇百怪無奇不有。但共性還是有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劇本程序都是折磨人用的。編劇自嘲是妓女,嫖客的錢是借的,也好受不到哪裡去。他們也很焦慮,壓力更大。所以,這些嘲笑沒意思,大家都是一條線上的。大家有了共識,溝通良好,程序正確,才能享受到創作的快樂。

我們怎麼把握劇本創作的程序?第一,搭班子,最初至少有幾個人?最初直接接手的可能是導演,能有導演介入是最好的。如果臨開拍臨時換導演,就是最壞的事情,會讓編劇抓狂。


劇本班子只有編劇導演也不好,出問題沒有人調和,最好有策劃,編劇或者老總,第三者最好能有話語權,如果一切商量好了再重來,那就要了命了。因為編劇認為他面對的導演策劃就是對方的所有人,如果對方通過不算數,那編劇馬上就沒信心了。所以,給編劇配備有話語權有藝術水準的人很重要,否定前面的工作,資方要承擔責任。編劇按道理是能要求重新付錢的,這樣講道理的公司肯定有,很少。這樣編劇的熱情和信任都會大打折扣的。可能會幹耗著,拖垮你。


我們有很多很有喜劇性不靠譜的投資班子,也有靠譜見多識廣的,電腦對方可能沒時間跟你多交流,你得花大量的時間和耐心等待。這時候編劇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了。影視公司都會有策劃班子,但頭不是不管,要看結果,但有結果的時候事情已經不可逆轉了。所以如果沒好的策劃,老總最好親自參與。所以好的策劃很重要,要不然可能就會上演步步驚心,自己挖坑自己跳。所以編劇跟錯了班子,除了學到壞毛病,很難有好的結果。


故事大綱,是非常關鍵的程序,要不很單薄,要不十幾萬字,這些編劇長期形成的習慣,確實不可取。大綱相當於一部劇的憲法。幾頁紙不可能講完,十幾萬字又包含太多細節,別人想看明白得花很多時間精力,想調整也麻煩。自己寫那麼多,會讓人抓住把柄,露出毛病。所以太短和太長都不實用。

新手不會寫故事大綱更麻煩,人家無法認可你。還容易跑題。電視劇大綱一到兩萬字就行了。立意清晰,結構分明,人物鮮活,層層推進,懸念要足,人物的命運起伏,每次轉變轉折要可信。重點轉折地方可以適當渲染,核心台詞可以在關鍵地方點綴其中,可以適當點綴小說筆法,這樣比較養眼。但切忌大量描述性文字,描述性文字只能用在少量非常重頭戲,人物轉折非常大的時候,少量使用。其他不要做具體描述,要信息量大的幹活,包括人物關係,人物命運,重點情節,故事面,核心台詞等重點因素,有了這東西,就相當於有了主心骨。大綱至少要包括三點。獨特的創意,和創意相匹配的故事面,有個性的人物和有張力的人物關係,


三,非常合適巧妙的結構。千萬不要小看結構。三點滿足,故事大綱就基本成立了。沒有大綱,你的故事就永遠在動態中,人物不知道走向何方,編劇也非常緊張,因為你完全不知道下一步會出什麼幺蛾子。


也有人說我從來沒成功寫過大綱,還不如直接寫呢。這就像不打草稿寫長篇,真能做到的實在太少了。人家可能沒寫大綱,但腦子裡有東西,隨時能控制故事發展和結構,劇中幾十口人的命運,如果你不是這種超人,還是寫大綱做分集比較好。這樣看起來遠,但是安全,少走彎路。


對投資方來說,認定大綱就千萬不要變,要不然特別麻煩。這點編劇和投資方應該達成共識,不然趁早分手。投資方最終要拿到好劇本,但大綱分集劇本的方式最穩妥。


三,寫分集提綱。分集提綱是必須的嗎?我有時候會有質疑,很多時候變化非常大,完全脫離。分集有兩種,給投資方看的和自己用的。很多人是給投資方看的,通過拿錢,這種分集是羅列事件或者切大綱注水,意義不大。但至少你把故事分成了三十段。真正有用的是你手裡的,重點事件核心台詞,有非常耀眼的亮點也精巧結構,有大量幹活。但這就考驗策劃公司的眼力了。策劃要嚴格要求,把故事抓到位。但這東西很微妙,很難抓到位,這把每集拆分成若干塊,每塊都包括矛盾衝突,戲劇轉折,人物關係,人物命運變化,事件進程,故事結構在裡面。如果一集四十分鐘,你就要分成四個十分鐘戲塊,每塊都要講出一個漂亮的小高潮。


我們可以把一集電視劇當成一個小電影來寫,忘記這一集前後的任務,就把上一集的結尾當a點,把下一集的開頭當b點,把從A點到B點當成個小電影來考慮,而不是當成過場。要把所有能用好東西用上,充滿這四十分鐘。要把自己放在世界末日,下一步怎麼辦》下步再說。要敢於高射炮打蚊子。因為點子會越用越多。每個編劇都應該是點子大師,出口一套一套的。要有三十集一百二十個小故事的故事量。分集就要看這些故事是不是精彩,與故事進程是不是匹配。這是個判斷方式。這是分集提綱的技巧問題。


回到程序問題,分集是不是一口氣寫到底呢?未必。我傾向於大綱通過後作出五集詳細分集,然後考慮進劇本。因為人物和開頭重頭事件就定盤子了。剩下都是人物和事件的延展。但這時候人物還是死的,至少是冷凍的,還沒開口,具體動作,只有編劇一廂情願的設計。但人物會按你想像去做嗎?未必。可以先勾勒後五集的走向,衝擊前五集,把粉擦在臉上,前五集到位後,你會發現人物故事會有了變化,有可能很明顯,也可能很微妙。但可能是決定性根本性的變化。好人做壞事和壞人做好事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變化會讓你心裡有底,你的人物活了,他們會跟你一塊商量下面五集的分集提綱的設計。微妙也可以搞五集計劃。走一小步看看,調整一下,再走一小步,六步就三十集了。這樣風險低,出手快,分段拿錢,數量不多次數多,雙方皆大歡喜。


也有編劇不會寫總結性文字,但劇本很好。因為有人不會寫冷凍人,這種人是天才,你可以試試,但風險很大。我們可以用替代方式,寫故事串。也是可行的。當然,這是對高手開的綠燈。


源/編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劇之巢-編劇之家 的精彩文章:

德媒:目前是成為電視編劇最好的時機

TAG:劇之巢-編劇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