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遇到連續下雨,如何保持系統訓練?

遇到連續下雨,如何保持系統訓練?

受冷空氣影響,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有較強降雨,部分地區還將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對於我們跑者而言,雨水的頻頻到來,訓練後冰冷的身體,總是曬不幹的衣服、跑鞋,濕滑的地面,給我們的訓練帶來太多麻煩。

雖然如今條件比以前好了,不少地方有了健身房和跑步機可以方便廣大業餘跑者,不少體工隊或學校的專業運動員也可以在室內田徑館訓練,但大多數跑者還是沒能享有這些條件,下雨還是眾多跑者路上的一道坎。

那麼雨天要不要堅持訓練?答案是肯定的(當然特別惡劣的天氣還是別跑了,安全第一)。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何在不良天氣條件下趨利避害,將訓練效果打的折扣最小化,將天氣帶來的不良反應最小化。

為什麼雨天要堅持跑步?

首先,是為了保持訓練的系統性、連貫性。因為天氣是變幻莫測的,而訓練計劃是嚴密的、規律安排的。如果過多地受制於不規律天氣,那麼訓練肯定不系統、不連貫。斷斷續續的、安排無規律的訓練,不僅很難收到效果,而且最容易造成傷病。

下雨天,誰「還在練」,即使沒有達到正常的訓練目標,也能把那些「不練」的人甩開一大截。

所以,為了儘可能保證訓練計劃的順利執行、保證訓練的系統性,雨天跑步是非常正常的。專業馬拉松運動員遇到下雨天,如果不是特別惡劣的天氣,都是按照計劃照常訓練,不會取消或延遲。

有雨天訓練的經歷,也有利於適應雨天的比賽。雖然我們更習慣在晴朗、乾爽的天氣下跑步,但其實比賽遇到下雨天的情況非常普遍,比如今年的國內的廈馬及國外的波士頓馬拉松。如果平時下雨天從來不跑,一旦遭遇雨戰肯定會變得手足無措,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上都不適應。

不能「看天色」跑步

在某種意義上,「風雨無阻」也不僅是颳風下雨堅持訓練這麼簡單,而是要在各種天氣條件下都儘可能保持訓練系統性和計劃完整性,天氣不好時不消極,天氣好時也不過度亢奮,不要過度改變計劃。

現在業餘跑者「看天色」跑步的現象非常普遍,下雨期間連著幾天不跑,一見好天氣就興奮異常,不知疲倦地奔跑,甚至想把落下的跑量「補回來」。這樣忽大忽小的訓練負荷,很容易導致跑步基本功沒打紮實,氧化應激、傷病等副作用卻一大堆。

雨中跑步,該注意什麼?

首先是雨天跑步的裝備。雨天訓練或比賽,一定不要不穿襪子,因為不穿襪子的時候一旦鞋內沾水,腳底與鞋的滑動更多,更容易磨出水泡。襪子儘可能是比較新的、材質不吸水、透氣透水的壓縮襪,這樣能減少腳與襪子、襪子與鞋子的摩擦。

跑鞋要選擇抓力強、有防滑功能,而且儘可能是網狀、透氣性、排水功能比較好的跑鞋,這樣的鞋相對。不要穿防水鞋,它實際上容易導致雨水灌進鞋子以後無法排出。

第二是熱身,遇到下雨天,受氣溫下降的影響,肌肉會發僵、彈性差,膝關節和踝關節也不靈活,容易拉傷、抽筋等。所以,平時雨天跑步應充分熱身,比賽如果沒條件充分熱身,就要原地小碎步慢跑、積極做腳踝、膝關節的熱身運動,以腳底和身體完全活動開,身體即將出汗為止。

雨天跑步,技術動作上也需有所注意,由於地面濕滑,儘可能適當縮小步幅、加快步頻,減小每一步蹬地的力量,這樣可以減少打滑造成的能量消耗以及跌倒風險。

關於雨天訓練的場地,一般首選田徑場(而且最好周邊又看台、雨棚等可以遮蔽的場所,以便存放衣物、跑步結束後更衣等等)。如果要跑公路,應選擇路面平整、人流車流較少的地方,且儘可能不要離家太遠。

關於連續陰雨天訓練的幾個問題:

1、可以雨天不跑步、在健身房或家中練力量嗎?

偶爾一兩天用力量訓練代替跑步問題不大,但如果很多天連續陰雨,只練力量不跑步,就容易出問題。

因為馬拉松運動員的有氧供能能力只能通過長距離的跑步來訓練,是力量訓練很難練到的。有氧能力也對訓練的連續性很敏感,最大攝氧率和乳酸閾在訓練不系統後消退得比較快。

而且,過多的力量訓練還可能會削弱肌肉的有氧能力。因為人體的肌纖維有快肌和慢肌之分,過多的力量訓練就使得快肌纖維選擇性肥大,這對馬拉松運動員耐力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如果連續多天光練力量,就容易造成跑步時肌肉發酸、發沉、動作僵硬等問題。

所以,力量訓練始終是長跑、馬拉松運動員的輔助性的訓練力量,而不能代替跑步本身。如果即便因為受傷、天氣惡劣等原因不能跑步,只能進行身體素質訓練,也應始終遵循負荷小、密度大、節奏快、次數多的原則。

2、可以在室內跑步機上訓練嗎?

一些跑友可能有條件在室內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步,然而跑步機和實際路面上的訓練畢竟不同,因為跑步機是固定配速的,很大一部分靠傳送帶來帶動人腿部的運動,與實際路面上「人主動蹬地」相差較大。所以在跑步機上,你速度稍微慢一步,或者腿部的協調性不配合,那麼傳送帶對你的腿部直接就產生一個衝擊力,膝關節長期受到這個衝擊,就非常容易形成損傷。

所以,不提倡業餘跑友在跑步機上跑得太多,尤其不要進行高強度或者長距離重點課次的訓練(一些輕鬆的慢跑可以)。如果天氣不是特別惡劣,還是盡量在室外的跑道或公路上訓練。

3、可以等天氣晴好以後再補回跑量嗎?

現在一些跑友經常「看天色」跑步,總想趁著好天氣多跑一點,把落下的跑量「補回來」。然而這樣不規律的、突然增加訓練量的方式,很容易出問題。因為在系統訓練的時期,運動水平和身體的承受能力都保持較高。而當訓練系統性和連續性遭到破壞,最大攝氧量、運動經濟性等都會下降,導致你無法再承受同樣的跑量和配速,當你去「補回跑量」時,更是嚴重超出身體的承受能力了。

當然,關於補回訓練,一些重點課次(比如每兩周一次的長距離拉練,賽前10天的20公里比賽專項配速跑等等),如果因為天氣惡劣無法進行,可以後推1-3天進行問題不大,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推遲太多,而且同時整個訓練計劃的其它課次也應有所推遲,基本保持原來的大、小強度交替規律。

本文為98跑原創

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8跑 的精彩文章:

低配速有氧訓練=垃圾跑量?
掌控補水細節,方能事半功倍

TAG:98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