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陀的誕生,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件大事

佛陀的誕生,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件大事

▲六榕寺殊勝釋迦太子像

今天是農曆四月初八佛誕節,歡迎廣大信眾遊客持信心、誠心、正心、清凈心,前來六榕寺歡喜浴佛、滌垢洗心。

六榕寺悉達多太子造像,明代精鑄,造型精美,與別不同,殊勝非常。平時恭藏於六榕寺藏經閣,每年浴佛節,方迎請至弘法堂及補榕亭,接受僧俗四眾至誠灌浴。

祈願平等戒德之法水,凈化煩惱塵垢;祈願社會清凈安寧,國泰民安;祈願大眾平安吉祥、道業精進,早證菩提。

▲佛誕節,外國友人在六榕寺歡喜浴佛

(按:本文為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聖凱法師原創,文章對佛陀誕生的意義、浴佛的緣起、佛誕節的宗教教化功能與當下中國社會融合的路徑等方面作了扼要論述。本公眾號在徵得作者本人同意後編輯首發。)

佛陀的誕生,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件大事,給人類帶來和平與覺悟的一線光明。慶祝佛陀的誕生,是對佛教文明的敬重,也是對人類和平、國家昌盛、社會祥和、生活幸福的祝福,更是對生命覺醒與提升的自我期待。

佛誕節作為佛教的傳統節日,在印度文明與中華文明的交匯與融合中,成為中國佛教社會生活的重大節日;同時,通過浴像、行像等儀式,佛誕節成為社會民眾理解和參與佛教生活的重要平台。在佛誕節中,宗教的神聖性、生命的超越性、生活的娛樂性得到圓滿的呈現。佛誕節充分體現了佛教信仰的特質——有神聖感而無畏懼、有超越性而非離世間、有莊嚴感而不妨礙娛樂。

釋迦太子降生於藍毗尼園,帝釋與梵天來至,九龍於上空吐香水沐浴太子。這個故事成為佛誕節浴佛的來源。在恆河浴身以求滅罪求福,本身是印度人的習俗;因此,印度的佛教徒以佛誕生日為歡喜節慶日,仿照世尊降誕時的場景,在佛殿或露天凈地設置灌佛的香湯盤,在盤中安立按世尊降生時形象所造的太子像,四眾依次用香湯灌洗太子像,以示祝讚供養,稱為「灌佛」或「浴佛」。

同時,為了紀念太子逾城出家,後來佛教徒又在佛誕節當日執香花、抬佛像而繞城,稱為「行城」或「行像」;其場面壯觀宏大,具有節慶遊街的歡慶氣息,能讓社會大眾感受到莊嚴、歡喜的宗教情懷。同時,隨著佛教受到王權政治的尊重,佛誕節往往成為舉國上下同歡的節日,如北魏太武帝在位時期(424-451),魏都平城「於四月八日,輿諸佛像,行於廣衢,帝親御門樓,臨觀散花,以致禮敬。」

▲六榕寺浴佛法會

佛誕節不僅是佛教徒的節日,更是社會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其凈化身心、感恩惜福的觀念更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同時,在等級森嚴的封建門第社會,王公貴族與平民百姓等階層之間很少有互動機會;只有在佛誕節這種超門第的節日中,社會各階層才會共同參與,無形中促進了社會的互動與認同。同時,佛誕節在藏傳佛教和傣族傳統中也有相應的慶祝儀式。

因此,佛誕節是宗教性、文化性、社會性融為一體的節日,在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國家、地區皆為公共假日;並且具有宗教教化、社會參與、民眾娛樂、文化交流、民族認同、文明傳承等社會功能,體現了佛教「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的文明特質。

在現代化、全球化的新時代,佛誕節的文明特質可以通過雅集、茶會等社區文化性質進入社區生活;通過生活美學、朋友聚會、社群認同、共同參與等途徑,彰顯佛教節日的歡喜、感恩、美好、清凈等人文特質,從而吸引了社會大眾了解佛教。同時,通過家庭、企業、社區等平台,以佛教文明為紐帶,共同構建歡喜、感恩、和平、覺醒、參與的社區文化。

若 有 受 益 | 隨 喜 轉 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榕寺 的精彩文章:

TAG:六榕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