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後的遠征軍老兵,留緬70年堅持不入緬籍,唯一願望是回國定居

最後的遠征軍老兵,留緬70年堅持不入緬籍,唯一願望是回國定居

從緬甸密支那到雲南宣威,七百公里的距離,在現代社會僅僅需要幾個小時就能跨越,即使步行,連走六天也能到達。可是對下面這個人來說,七百公里隔絕不僅僅是兩個國家和橫斷山脈,更是七十七年的故鄉情。這個在外"流亡"的中國人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他就是中國遠征軍的最後一人——李光鈿。

進入抗戰中期,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中國戰場逐漸成為第二次世界戰爭的亞洲主戰場,蔣介石被授予中緬印戰區總司令的頭銜,所以中國肩負著幫助東南亞地區抗擊日寇的任務。

於是,中國赴緬作戰遠征軍就誕生了。該軍剛開始由三個軍混編成,人數達到了十萬,後來逐漸擴充兵力到了三十萬。他們在緬甸浴血奮戰為國家爭取了榮譽,為緬甸圖得了解放,有效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勢力。

可惜的是,這批人有一部分因為戰略原因而被迫留在緬甸或是轉戰印度成為"駐印軍"。抗戰勝利後,國內又爆發了內戰,導致這些人難以回到家鄉。他們在國外日夜思念故鄉,雖然融入了當地生活,卻也像"阿倍仲麻呂"一樣渴望有朝一日歸國。

李光鈿就是這三十萬之一,中國在緬甸的遠征軍損失了一半,但是李光鈿卻奇蹟般的活了下來,雖然活了下來,但是卻極其孤獨,他經常跟著部分戰友望著橫斷山脈,期望回國。

日子一年一年的過去了,歲月染白了這些熱血青年的鬢角,周圍的人正在一人一人的離去,最後只剩他一人,所以,他是最後的遠征軍戰士。

當初,得知能打日本人,他第一個就報了名,沒有跟家裡人商量就參了軍,加入第71軍,後來做了炮兵排長。隨後他就入緬甸作戰了。而對於當地人來說,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都是外來者。

所以,他們沒有受到任何禮遇,反而是遭到了厭惡和辱罵。作為"流亡"、"駐紮"在緬甸的遠征軍士兵來說,在這裡生存並不容易,不少在這的遠征軍對自己"遠征軍"的身份避而不談,並且加入了緬甸籍。

但是李光鈿不是,他以自己是遠征軍的身份而感到驕傲,死都不會加入另一個國家。即使當地人對他打壓和排外,他也從不屈服。他也自己的後代記住自己來源是哪裡,應該說什麼樣的語言,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攜家還朝,可這一等,就等到了93歲之久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閩南小妹 的精彩文章:

TAG:閩南小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