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每一個母親,都希望孩子自律、獨立

每一個母親,都希望孩子自律、獨立

每一個母親,都希望孩子自律、獨立。

但是,你不肯放手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孩子又如何獨立?

只有當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才會越來越自律,而不是把生活的責任都寄托在父母或者別人身上。

20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做了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那些在5歲的時候,能夠等待第二顆棉花糖的孩子,在之後的學習上要相對好一些,事業發展上也更優秀一些。

這是米歇爾關於「自律」最重要的實驗。

1998年,棉花糖實驗進行以後的30年後,沃爾特·米歇爾和她的學生重做了一個實驗,叫做「陌生情境」實驗,以此來弄清楚另外一個問題:

孩子出生多久才能看出是否具有延遲滿足的能力?

他們選取了18個月左右的孩子作為被試。

實驗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自由活動階段

母親和孩子單獨待在實驗室的房間里,就像在家裡一樣玩耍5分鐘。

第二個階段:分離階段

學校負責人打電話給母親走出房間,只留孩子一人與一名志願者單獨待上兩分鐘。

孩子事先在母親在場的情況下,與這名志願者有過17分鐘的互動。

在母親離開的這段時間裡,除非孩子表現出不安的樣子,志願者才會簡單安慰他,告訴他母親馬上就會回來。

第三階段:團聚階段

母親與孩子分開兩分鐘後,又再次回來,此時志願者悄悄離開房間,讓母親與孩子活動3分鐘。

每一個母親,都希望孩子自律、獨立

事實上,這個實驗的確預示了孩子日後在棉花糖實驗中的行為。

在「陌生情境」最後30秒轉移注意力,順利堅持了2分鐘的孩子,他們長到5歲時,也能更有效地獲得第二顆棉花糖。

米歇爾解釋說:有較好自控力的嬰兒通常能夠應對母親的控制,但並不是通過僅僅粘著母親,而是與母親保持距離(1米以上)、自己發現與探索房間、玩玩具,以此來轉移注意力。

孩子一旦能夠控制自己與母親之間的距離,也就能在母親做決定時不完全聽從母親的控制。

而過度控制孩子的父母事實上會冒風險,很有可能暗中破壞了孩子自控力的發育,而那些支持並鼓勵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父母反倒更可能讓孩子成功地在棉花糖試驗中吃到第二顆棉花糖。

當你希望孩子自律、而不是事事由自己去掌舵時,就一定要學會忍,看著她犯錯不去插手,看著她慢吞吞的不去幫忙,甚至看著她燒錢忍住不去心疼錢。永遠做一個陪練而不是比賽的主導者,唯有此,才能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不願意成長,自以為是的父母是非常可怕的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