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舌尖3》敗在忘記了中國人的「飢餓基因」

《舌尖3》敗在忘記了中國人的「飢餓基因」

《舌尖3》敗在忘記了中國人的「飢餓基因」

作者 | 周淮安

聯繫微信號:youhistory1

01

在萬眾期待中,春節登場的《舌尖3》口碑崩塌,從過去的萬人點贊到萬人吐槽,原本應該流著的口水變成了橫飛的唾沫。

不管是賣鐵鍋、賣口紅的「超長廣告片」,將美國大口黑鱸當成花鱸的常識性錯誤,還是把美食片拍成感動中國「知音體」,槽點不一而足。

作為一個吃貨,我耐著性子認真看完了。客觀說,作為一個三觀正確的紀錄片,《舌尖3》絕對是合格的,有宏大的敘述,有小人物的奮鬥,有家國的情懷,寓教於食,潤物無聲。

但問題是,像我這樣低素質的觀眾平時已經被各種正能量節目感動得麻木了,春節守在電視機前唯一目的就是想——流口水。

一個主旨是讓人流口水的美食節目非要讓人流眼淚,這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一部聲稱要讓你流鼻血的愛情動作片,通過漫長的鋪墊,欲說還休的暗示,各種花樣的撩撥,但就是不切入正題,一到關鍵時刻鏡頭就一掃而過,而且還不斷教育觀眾:「色即是空啊,空即是色,存天理,滅人慾……」

02

孔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國文化,將「食」與「色」,並列為人的兩大原始慾望。而且,國人對於「食」的膜拜,應當還在「色」之上,所謂民以食為天,飽暖才能思淫慾。

舌尖前兩部之所以成功,正是滿足了吾輩的原始慾望,直接刺激人腦控制口水的區域,不繞圈子,不賣情懷。

有人揶揄前兩部「舌尖體」解說詞從食材入手,把烹飪的過程換成「碰撞」「演奏」,將食物的味道替換為「氨基酸」「膠原蛋白」,最重要的是,別忘了加一個主人公,一個感人的故事——反正,有話不好好說就對了。

但問題是,這文藝范的表達,是以認真發掘、拍攝美食為基礎的,在大俗之上的大雅,美食是絕對的主角,其餘皆是添花,這才是一個美食節目的基本修養,也是不可忘卻的「初心」。

03

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個民族像中國人一樣重視吃,在飲食上食不厭精,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口腹之慾。與中國美食相比,西方飲食只能叫「熱量」。

為什麼千百年來,我們會如此重視「吃」?

也許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能吃飽飯,坐穩老百姓已經是民眾的最高要求,如果能長期持續吃飽飯,那就已經是盛世了。

更多時候是戰亂、饑荒、災害帶來的赤地千里與餓殍遍野,為了吃,為了活下去,我們窮盡一切食材,甚至人相食,這些從祖先遺傳下來的「飢餓基因」深入每個中國人的骨髓中。

一個朋友曾經講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中國美食之所以獨步世界,是飢餓逼出來的。

頻繁的饑饉,食物匱乏,我們必須窮盡一切食物甚至一些別人不吃的東西,如果像西方人簡單的烹飪方式,這些東西往往難以下咽。

中國人通過長期不斷研習改進,用繁雜的配料,多樣的烹飪手法,最終使看起來難以下咽的棄物變成了美味。

比如,對於家禽、家畜,西方人一般就是吃肉而已,內臟等下水棄之無用。而我們卻從頭吃到尾,將豬頭、豬耳、內臟、豬蹄直到豬尾巴、豬大腸,都烹飪成了各式美味。

04

中國人的「飢餓基因」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歷史上吃飽飯的時候真的不多,即使封建王朝的「盛世」也是「飢餓的盛世」。

在今天許多人推崇備至的「漢武盛世」里,我們看到的是比漢代任何一個皇帝治下都更頻繁的「人相食」的記錄,漢武帝登上皇位第三年,《漢書》便有「河水溢於平原,大飢,人相食」的記載。此後,不斷見於史書的是「關東郡國十餘飢,人相食」;「山東被河災,及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蝗蟲大起,赤地數千里,或人民相食」……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率先實現工業革命的大英帝國以為乾隆祝壽的名義,向中國派出了馬戛爾尼勛爵率領的龐大使團,他們橫穿整個中國,看到「乾隆盛世」是一個讓他們大跌眼鏡的「飢餓的盛世」。

英國人沿途所接觸的底層中國人為生存苦苦掙扎,將英國人剩下的殘羹冷炙視為美味,甚至不顧性命地跳入河中,只為爭搶英國人丟棄的死亡變質的家禽家畜。

而同時期的英國漢普郡農場的一個普通僱工,一日三餐的食譜如下:早餐是牛奶、麵包和前一天剩下的鹹豬肉;午飯是麵包、乳酪、少量的啤酒和腌豬肉;晚飯是麵包和乳酪。星期天,甚至可以吃上鮮豬肉。

05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僅徹底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而且從物質匱乏時代走向了小康,大家過上了比隔壁曹縣至少好五倍的日子。

有的媒體說:「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認為「在一個萬物俱備、什麼都不缺的年代,佔有物質很難再刺激我們的感官,讓我們獲得長久的滿足。」

問題是,像我這樣低素質的販夫走卒,就渴望感官刺激,就喜歡物質生活。

因為,孟子早就曰過:「食色,性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菇涼,這世界有一種炮叫「智商炮」

TAG: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