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公元前三世紀管風琴到第一架鋼琴的出現,這漫長的時光里經歷了些什麼?

從公元前三世紀管風琴到第一架鋼琴的出現,這漫長的時光里經歷了些什麼?

正在大壇進行的「2018中華世紀壇歐洲文化巡禮」帶給了大家一場場精妙絕倫的演奏以及深入淺出的鋼琴講座。

鋼琴與管風琴都被喻為樂器之王,管風琴是被莫扎特稱為「樂器之王」的樂器。鋼琴則是在19世紀登上「樂器之王」寶座的樂器。

從管風琴、古鋼琴到第一架鋼琴的出現,再到現代鋼琴的廣泛普及,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管風琴的誕生與發展

管風琴(pipe organ)產生於公元前三世紀,是鍵盤樂器中歷史最悠久的樂器。

「菲利恰諾?費德里」可移動管風琴,1746年前

展覽現場(攝影:湯生利)

公元8世紀以前,天主教會禁止使用任何器樂。從公元9世紀起,管風琴才進入教堂,而且只是為人聲伴奏的樂器。在11世紀前,管風琴只在宮廷中被廣泛使用,到了11世紀(中世紀),管風琴已經普及到各個小鎮的教堂里,每逢宗教慶典都可以聽到悠揚的音樂。

音樂家們也以能在著名的大教堂里擔任管風琴師的職位而引以為榮。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管風琴作為宗教樂器的地位日益彰顯。16世紀,管風琴的製造有了蓬勃的發展。

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管風琴進入了鼎盛階段,管風琴音樂成為宗教音樂的代表。

展品:「菲利恰諾?費德里」可移動管風琴,1746年前

世紀壇此次的展覽中就有這樣一架18世紀的管風琴。

菲利恰諾?費德里是費德里管風琴製造世家中最重要的成員。菲利恰諾1746年去世前製造了這台管風琴。

進入現代,管風琴構造更加複雜精巧,一般由鍵盤和音管兩大部分組成,常見的教堂或音樂廳的管風琴體積龐大。音域寬廣、氣勢雄偉,在演奏時,豐富的和聲猶如一支管弦樂隊。

國家大劇院的管風琴可以說是音樂廳的鎮廳之寶

古鋼琴的誕生與發展

古鋼琴最早出現在12世紀的歐洲,古鋼琴的構造原理可追溯到畢達哥拉斯於公元前6世紀製造的古希臘的獨弦琴(monocord)。

古鋼琴有兩種,一種叫楔槌鍵琴也叫擊弦古鋼琴(Clavichord),另一種叫羽管鍵琴也叫撥弦古鋼琴(Harpsichord)。

擊弦古鋼琴又稱「楔槌鍵琴」,約在15世紀產生於歐洲。《西方鋼琴藝術史》一書中提及:

「琴身為長方形木匣,最初僅2英尺長,沒有琴腿,可置於桌上或者隨身攜帶,後來增添琴腿,成為傢具的樣式。」

這次展品中就有一架「胡貝特1784」楔槌鍵琴 ,之前只能在圖片中一睹尊容的古鋼琴,現在就在大壇的展廳中。

「胡貝特1784」楔槌鍵琴 Bizzi古鍵盤樂器公司仿製

展覽現場的「胡貝特1784」楔槌鍵琴局部

1784年,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胡貝特製造這台琴。它是一台分弦鍵琴,也是楔槌鍵琴愛好者藉以參照的標準鍵琴。

德國詩篇《宮廷戀歌條例》(1404)提到羽管鍵琴和楔槌鍵琴,稱它們為最佳伴奏。16至18世紀,楔槌鍵琴大受青睞,在德語國家廣為流行。

今天,只有熱愛文藝復興、巴洛克和古典音樂的樂手才會演奏楔槌鍵琴。

另一種古鋼琴:撥弦古鋼琴

14世紀產生於英國,又被稱為「羽管鍵琴」。

它是由琴弦被撥動發出聲音,當我們的手指彈下琴鍵,琴鍵的末端嵌著用鳥羽之管或皮質的撥子製作成的小彈片就撥響了琴弦,放開則回到原位,音色聽起來雖然纖細、輕盈,但是比起擊弦古鋼琴來就顯得較強、較亮。

撥弦古鋼琴的外形與我們今天看到的三角鋼琴有著相似之處所不同的是撥弦古鋼琴有二層或三層鍵盤,每一層鍵盤因內部所用材料不同而發出不同的音色。

「通奏低音」羽管鍵琴

展覽現場的「通奏低音」羽管鍵琴局部

在巴洛克時期,撥弦古鋼琴成為當時教堂與宮廷樂隊的重要樂器。而亨德爾、維瓦爾第、巴赫等作曲家們也將撥弦古鋼琴作為他們作品中的一個角色來陪襯,其中巴赫以此樂器為主,寫了13首撥弦古鋼琴協奏曲。

法國雙鍵盤戈爾曼-塔斯金羽管鍵琴

展覽現場的法國雙鍵盤戈爾曼-塔斯金羽管鍵琴

展覽現場的法國雙鍵盤戈爾曼-塔斯金羽管鍵琴

這是世界上音色最好的羽管鍵琴,裝飾及音質都美輪美奐。1764年,讓?戈爾曼在巴黎製造這台琴,裝飾依據18世紀歐洲時興的「中國風」,帶腿桌架為路易十五風格。

展覽現場

在鋼琴藝術史上,古鋼琴出現了兩次發展盛期。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統治時期(1558-1603)的古鋼琴(維吉那琴樂派)被稱為「古鋼琴第一盛期」。這一時期經濟發達,人文主義文化上升,音樂上呈現繁榮景象。

伊麗莎白女王死後,英國在政治和宗教上陷於混亂,樂師紛紛流亡國外,中斷了古鋼琴音樂的光輝傳統。

直到法國路易十四統治時期(1643-1715)將古鋼琴音樂發展到繼英國維吉那琴樂派後的「古鋼琴第二盛期」。

展覽現場

鋼琴的誕生與發展

鋼琴雖然誕生於18世紀初,但是直到1850年左右才最後確立了現代鋼琴的形制。

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的發明是在1709年,義大利人巴托洛謬·克里斯托弗里在菲迪南多王子經濟與物質基礎支持的20多年中,與手下100多位工匠共同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鋼琴。

鋼琴的英文名為「Piano」,名字首先是出自義大利語。

是在「gravicenbalo col piane forte」這個名字縮略成「Pianoforte」(意為「弱強」)之後,又過了大約100年才確定下來的。

展覽現場鋼琴局部

18世紀初,鋼琴作為剛剛出現的樂器,普及的範圍非常小,一直作為一種奢侈品在宮廷中使用,很難看到在民間使用鋼琴。

在18世紀中期,製作師們對鋼琴的製作工藝不斷實行革新,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鋼琴已登上「樂器之王」的寶座。

展覽現場鋼琴局部

1850年左右,人們確立了現代鋼琴的結構和形制。

從「菲利恰諾·費德里」管風琴(1746年前)到「克里斯托佛利」強弱古鋼琴的首件仿製品(1968)、再到現代三角鋼琴。在整個過程中,展覽通過鍵盤樂器主要類型的展示來勾勒其淵源和演變。從鋼琴最古老的祖先(羽管鍵琴、斯皮耐琴、鍥槌鍵琴和管風琴),到現代的大型三角鋼琴。

展覽現場

為了使參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獲得一個完整的聽覺體驗,本次還將展示一架羽管鍵琴和強弱古鋼琴的製作零件,並對兩架樂器的所有製作階段進行詳細解釋。

大壇展覽

義大利歷史鍵盤樂器展:從克里斯多弗至今

展覽時間

2018/5/18-6/3

(每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

中華世紀壇當代藝術展廳

票務信息

此展覽為免費展,請攜帶身份證或其他相關證件免費參觀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世紀壇 的精彩文章:

獨具匠心 中華精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40年回顧展
夏宮往事——開工日如何度過?這本沙皇著的「上班寶典」了解一下

TAG:中華世紀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