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臨終前的錯誤決定,引發蜀漢內訌,差點毀掉政權

劉備臨終前的錯誤決定,引發蜀漢內訌,差點毀掉政權

223年6月10日,在永安行宮中,蜀漢皇帝劉備在走完了63年的人生歷程。劉備白手起家,在亂世中打出了一片江山,堪稱一帶雄傑,不過他在臨終前卻做出了一項錯誤決定,結果引發蜀漢內訌,差點毀掉整個政權。那麼劉備到底做了什麼呢?

話說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後,就留在了永安城,之後逐漸病重,就命人把朝廷文武重臣招來,安排自己的身後事。此時太子劉禪年方16歲,加上自己兵敗,國力衰微、強敵環測,「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劉備明白必須選擇合適的人選來作為顧命大臣,輔佐少主,於是就有了著名的「白帝城託孤」。

劉備臨終前的錯誤決定,引發蜀漢內訌,差點毀掉政權

而劉備的錯誤就出在了「白帝城託孤」上面。按照史料的記載,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哭著回答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兩人的這段對話傳為千古佳話。

在劉備託孤的同時,不僅有諸葛亮,還有另外一個人,「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也就是說李嚴也是顧命大臣之一。那麼這個李嚴是誰許人也呢?此人是南陽人,曾在劉表手下做官,後投奔蜀地的劉璋。李嚴文武兼備,能力很強,後歸順劉備。

劉備臨終前的錯誤決定,引發蜀漢內訌,差點毀掉政權

李嚴很快得到了劉備的重用,歷任要職,後被加封為輔漢將軍、尚書令,已經成功躋身蜀漢高層。原來諸葛亮雖然名義上是丞相,卻沒有開府的權力,所以他的任何建議,必須通過李嚴控制的尚書台,才能傳達到劉備那裡。所以此時的李嚴,儼然成為蜀漢的重要人物。

但是後來劉備死後,李嚴卻沒有前往成都,輔佐新皇帝劉禪,而是被封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也就是說李嚴雖然是名義上的顧命大臣,但卻被排擠除了蜀漢的核心權力層。相反諸葛亮卻在劉禪即位後,就被授予「開府治事」的權力,「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劉備臨終前的錯誤決定,引發蜀漢內訌,差點毀掉政權

雖然此後李嚴的官職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但卻依然不能參與蜀漢的核心決策,於是諸葛亮、李嚴之間圍繞著權力,展開了一場明爭暗鬥的內訌。李嚴見無法進入成都,就提出各種無禮的條件,比如說設置江州,自己做江州刺史,要求獲得開府徵辟的權力。

諸葛亮則以北伐為名,一再要求李嚴離開永安,到漢中鎮守。永安、江州是李嚴多年經營的據點,而漢中是諸葛亮的大本營,這明顯是一條調虎離山之計。但李嚴卻沒法拒絕,因為諸葛亮居然任命李嚴的兒子做了江州都督。但李嚴到漢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諸葛亮借口軍糧問題,廢為庶人。

一山難容二虎,應該說這場內訌的根源就是劉備當初的託孤。不過幸好諸葛亮處理得當,才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內戰,如果真的發生內戰,或者李嚴聯合外敵入侵,蜀漢政權恐怕不保。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鑒》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岳飛朱仙鎮大捷:一場後人編造的勝利,欺騙世人數百年
凌煙閣最慘功臣:被誣陷謀反,李世民將其處死,事後很後悔

TAG:縱橫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