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弓箭在平原地區比火繩槍好用?揭秘清代軍用弓箭形制和使用

弓箭在平原地區比火繩槍好用?揭秘清代軍用弓箭形制和使用

在後金時期,滿洲八旗軍隊便普遍裝備弓箭。徐光啟的奏摺中說,後金的鎧甲堅固,明軍的遠射火力很難對後金士兵造成殺傷。而作戰時,後金步兵往往衝鋒到距離明軍只有五步時發箭,專射明軍的面部和兩肋,中者大多立斃。

入關後,清軍雖然依舊重視弓箭,各地的清軍都設有弓箭兵編製。根據駐地的氣候、地理、作戰需要的不同,各地的弓箭兵的人數和編製情況也有區別。

但隨著鳥銃的普及,弓箭的地位逐漸開始下降。雍正帝曾經下詔說過,鳥銃「沖銳折堅, 最為便利」,尤其適用于山林密布的省份,而地勢平坦的內陸省份適合使用弓箭。如山東地區的弓箭兵占軍隊人數的30%,山西地區的弓箭兵佔60%,而地處西南的雲南、貴州地區,弓箭兵的比例僅為20%。整體來說,清朝建立後,弓箭手的比例逐漸下降,相應的,鳥銃手的比例逐漸上升。

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了清軍裝備的各種弓箭,這些弓大同小異,均為筋膠合制的複合弓,弓胎為木質。不同階層使用的弓的弓胎材質也不同,皇帝的弓用桑木做弓胎,宗室的弓使用樺木做弓胎,職官兵丁的弓用榆木做弓胎。除了弓胎材質不同,不同階層的弓在細節和裝飾上也都各有區別。

清代評判弓力的單位為「力」,一力為九斤四兩(一說九斤十四兩),一般的弓弓力在5力到7力之間,十一力已經屬於硬弓了,也有三力的輕弓。武科考試時也有開弓的項目,武科弓分為三個級別,分別為十二力、十力、八力,考試時,考場上另外還會準備六具硬弓,分別為十三到十八力,以備力大的舉子使用。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了70種箭,這些箭的箭桿為楊木或者樺木製作,箭羽多用鵰翎。70種箭里,有4種為弩箭,其餘66種箭矢均為弓箭。

根據用途,箭支可以分為禮用、軍用、獵用三類,66種箭里,有如下幾種軍用箭。

梅針箭,箭桿以樺木製成,長二尺八寸,桿首包黑桃皮,末端裹黑樺皮;箭鏃長三寸二分,寬四分;箭羽為黑鵰翎,羽間和括都髹朱漆。梅針箭的箭鏃尖銳,穿甲能力強,是常用的軍用箭只。清代不同級別的人使用的箭也不同,如宗室使用的箭稱「親王以下箭」,職官兵丁的箭稱「職官兵丁箭」,這兩類箭雖然也有固定形制,但箭鏃形制不定,可用鈚箭也可以用梅針箭。

梅針箭

除了普通的梅針箭,還有一種齊梅針箭,這種箭的形制與梅針箭基本相同,但鏃首齊平無鋒,這種箭可以射穿鎖子甲。

圖式中還收錄有一種厄魯特梅針箭,箭桿以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桿首包黑桃皮;箭鏃長一寸九分,寬四分,後部微短;箭羽為黑鵰翎,括髹朱漆。厄魯特梅針箭的特點是可以射的比較遠,康雍乾三朝長期同厄魯特蒙古作戰,這種箭的形制應該也是從敵軍處獲得的。另外還有一種槍頭箭,箭桿以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桿首包黑桃皮,末端裹白樺皮;箭鏃長三寸,寬四分,為槍頭形;箭羽為黑鵰翎,羽間和括都髹朱漆。

槍頭箭

作戰時,難免會有物資不足的情況,後金起兵時地盤僅有東北一隅,物資更是貧乏。自古至今,軍隊在缺乏金屬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更改箭鏃的材質,因為箭鏃屬於消耗品。圖式中記載有一種角頭箭,形制與槍頭箭類似,但箭鏃形狀與梅針箭相似,不過材質是角。這個角是牛角還是鹿角就不得而知了。這種角頭箭,有可能便是清軍當年物質貧乏時代留下來的形制。

弓箭在保存時要注意防潮,否則性能便會下降。當時的人為了提高箭桿的耐潮能力,製造出一種火燎竿箭,這種箭的形制與槍頭箭類似,但箭鏃長度為二寸二分,這種箭的箭桿用火烤過,因此耐潮濕。除了上述這些箭,圖式中還記載有遵化長鈚箭和索倫鈚箭,從名字上看,這兩種箭可能都是地方上的特殊箭型。

鈚箭

遵化長鈚箭,箭桿以楊木製成,長三尺,桿首包黑桃皮,末端裹白樺皮;箭鏃長三寸五分,寬四分;箭羽為黑鵰翎,括髹朱漆。這種箭雖然名為鈚箭,但實際與梅針箭外形相似,穿甲能力較強,除了軍用之外,侍衛們也使用。

索倫鈚箭,箭桿以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桿首包黑桃皮;箭鏃長二寸八分,寬五分;箭羽為花鵰翎,括髹朱漆。索倫鈚箭的箭鏃為鈚箭形制,但稍微狹窄一些,除了軍用之外,還能用來射熊和野豬。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超大口徑火炮為何被小炮筒按著打?揭秘橫掃歐洲的奧斯曼帝國沒落之謎
把維京人嚇得魂飛魄散的食人邪靈是否真實存在?解密古戰電影《第十三勇士》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