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子姜:只有分享才是真正的幸福——走進荒野的麥坎德勒斯

子姜:只有分享才是真正的幸福——走進荒野的麥坎德勒斯

如果1992年8月18號那天,克里斯托弗·麥坎德勒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年輕的生命沒有結束在被廢棄於阿拉斯加荒原上那個破舊的公共汽車裡,那麼,今天的他,該是五十歲知天命的人了。

那輛被他稱為「神奇巴士」的廢舊公車,如今還在原處。每年從各地到阿拉斯加旅遊的人們,除了看冰川雪山,除了遊覽德納利國家公園(Denali National Park),除了去費爾班克斯(Fairbanks)去看極光,總有一些還會慕名前往,去到費爾班克斯西南靠近德納利山(Mt. Denali)北端的荒野里,涉過蘇珊娜河,走進麥坎德勒斯最後的棲身之所。那個被改裝成工人棚屋的「神奇巴士」,銹跡斑斑,車窗殘破,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被獵人和野外背包客們用來臨時遮風避雨。我好奇那些被麥坎德勒斯的故事觸動而來的人們,會帶著什麼樣的心情走進又走出它。

年輕的麥坎德勒斯在思想上深受亨利·梭羅、托爾斯泰和傑克·倫敦的作品影響。他生前默默無聞,身後卻因為一本《走進荒野》(Into the Wild) 的書以及同名電影而聲名大噪廣為人知。在一個「那些放棄文明生活,走進自然叢林的人們」的名單里,他的名字赫然在列,與亨利·梭羅、保羅·高更等人排在一起。

22歲那年的夏天,麥坎德勒斯作為優秀畢業生從美國名校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畢業。他與遠道趕來參加畢業典禮的父母及妹妹短暫相聚之後就「失蹤」了。 他沒有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任何人, 悄悄地把自己銀行賬戶里剩下的兩萬五千美元捐給慈善機構,燒掉自己的身份證件和剩下的一些錢,改名換姓,義無反顧地上路。他拒絕了父母要給他買一輛嶄新的凱迪拉克轎車的好意,也放棄了可能到哈佛法學院進一步深造的機會。他不要錢,不要物,不要工作,不要前程,一心只想去阿拉斯加的荒野里。他信奉亨利·梭羅的話,「不要給我愛情、金錢和名聲,給我真理」。他要遠離文明——這文明中不可避免會有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現象,有爭鬥,有壓制,有屈服;這文明中人們難以逃脫在物質及金錢面前的貪慾和焦慮——他要獨自一人走進荒野,體驗最原始最本真的生活,尋找能夠讓他內心安寧的生活真相。那是1990年的夏天。

麥坎德勒斯駕駛著那輛靠自己高三暑期打工掙錢買來的二手車,從東南部的亞特蘭大一路向西,很快來到了加利福尼亞。但一場猝不及防的暴雨引來的泥沙流,澆濕了他那輛將近十年舊的老車發動機。他乾脆放棄那輛舊車,徹底成了靠搭便車漫遊的背包客。他要用這種清教徒般虔誠的方式,去往他心中的聖地阿拉斯加荒野。

但是,一個人在現代文明社會裡完全拋棄金錢和物質,幾乎寸步難行。麥坎德勒斯一路流浪,偶爾也在某處停下來,打打零工,掙上點錢。他畢竟需要起碼的食物和衣物。從1990年5月大學畢業,到1992年4月來到阿拉斯加,他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這期間,他的足跡遍布美國中西部,甚至一度越境到了墨西哥。他扒過火車,划過皮艇,騎過自行車,但更多的是搭好心人的順風車。他一路上遇到各式各樣的普通人,得到過他們善意的幫助。其中的兩三位,被他視為朋友,兩年里,他寫給他們的信件和明信片,透露了他的行蹤,也為他的思想留下了點滴印記。

他走進「神奇巴士」所在的那片荒野時,只帶了10磅大米、一個漁網、一把獵槍、幾盒子彈、十幾本書、相機、膠捲和一些野營所需的物件。他就那樣在荒野里獨自生活了將近四個月。

《走進荒野》一書的作者採訪了麥坎德勒斯的家人朋友以及他生前「在路上」遇到的人們,試圖還原麥坎德勒斯如何一路去到阿拉斯加的荒野,也試圖揭開一個謎,告訴我們麥坎德勒斯為什麼要那樣做。我從該書中讀到的,是一個大學成績優異同時有著運動員體魄的年輕人。他讀過大量的書籍,知識豐富,談吐文雅,對自然界的美既欣賞又感恩,對自己的獨自生存能力充滿信心。他會勸路上遇到的人去買傑克·倫敦的《荒野的呼喚》,會把隨身攜帶的一本1942出的珍版《戰爭與和平》送給他在路上結識的朋友;他誠實可靠,不拒絕又臟又累的活計,不願意接受無償的施捨和幫助;他婉拒了一個對他傾慕有加的少女的熱情,也禮貌地澆滅了一位八旬老翁要收養他為孫的善念,他不願意在人際間擁有過於親密的關係,僅僅以他自己的方式回報人們對他的善心……

麥坎德勒斯富於同情心。他有著一種我們多數人年少時都有過的隱隱約約的烏托邦理想,嚮往平等和公正,對人世懷有一種最初最純的善意。 高中時代的麥坎德勒斯會叫上好朋友,一起開車到城市裡流浪漢聚集的地方,掏出身上所有的錢,買一堆漢堡包分送給那些無家可歸者。大學時代的他則樂於關注對社會不平等現象和非洲的種族及疾病饑荒等問題,並且發現自己和周圍那些來自富裕家庭的同學越來越格格不入。

其實他自己本身就來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位天線技術專家,曾經在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做到一定的管理位置,後又創辦了自己的技術諮詢公司。他的父母合力打拚,賺到了很多很多錢,也拼進去無數的時間和精力。高強度的壓力引起的焦慮、緊張、猜忌和懷疑造成了家庭的不睦。年輕的麥坎德勒斯把這些都歸罪於對金錢的貪慾。他和父親的關係一直緊張,他不喜歡父親那種「大家長」式的專制態度,更不原諒他父親身上的道德瑕疵。家庭問題是最本源的原因,它使得麥坎德勒斯越來越具有「反社會」的思想傾向,越來越嚮往遠離塵囂的荒野。

二十多年來,人們對麥坎德勒斯的態度,一直有不同的聲音。第一種是仰慕他的精神和勇氣,惋惜他過早失去生命;第二種則譴責他不懂報恩,把痛苦留個父母家人;第三種不少是阿拉斯加的居民,批評他不懂得敬畏自然,不攜帶地圖和指南針,不準備足夠的食物、衣物和獵槍子彈,就那樣「勇敢」地走進冰雪覆蓋的荒野里,無異於愚蠢的自殺。我持第一種態度。我們都年輕過,都有過迷茫和彷徨的時候,但不都會遇到麥坎德勒斯那樣的家庭問題。如果踩在麥坎德勒斯的鞋子里,一個從少年向青年過度的人,沒能正確體會到父母的愛,或者缺乏父母的正確的愛,精神苦悶卻不沉迷於遊戲、酒精、毒品,不因「反社會」傾向而報復社會濫殺無辜,不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一死了之,而是走上另一種自我放逐的道路,過著苦行僧的生活,並且在生命的最後時日里留下他對生命價值和生活幸福的領悟,這樣的勇氣和信心,值得欽佩。

傾佩的同時,是深深的、深深的惋惜。

那位想要收養麥坎德勒斯的八旬老翁是位虔誠的基督徒,曾經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中年的時候,他在海外服役期間,一場車禍奪去了他妻子和即將從醫學院畢業的兒子的生命。為此他沉迷於酒精中不能自拔。直到六個月後幡然醒悟,孤獨卻積極地面對命運的打擊。他以「收養」的名義資助了十幾個日本窮孩子讀書,其中幾個後來成為了醫生。遇到麥坎德勒斯的時候,老人已經82歲了,他太喜歡麥坎德勒斯, 一定是被這個小夥子身上的什麼精神氣質所打動,一直盼著小夥子從阿拉斯加的荒野中走出來。麥坎德勒斯的死訊讓他再度拿起酒杯,甚至懷疑起上帝——他眼裡的麥坎德勒斯是個極好的孩子,他問上帝為什麼不護佑那樣的好孩子。

麥坎德勒斯讓八旬老翁心碎,讓他的父母和妹妹心碎,也讓我們這些局外人心碎。

真希望麥坎德勒斯能從阿拉斯加的荒野里走出來。他那樣年輕、聰慧,那樣真誠,執著,他值得擁有一個充實的、豐盈的、成功的一生。如果上帝庇佑他,讓他幸運脫險,那麼,今天的麥坎德勒斯會是什麼樣子?

五十歲的麥坎德勒斯,也許仍然「在路上」流浪,也許成為了作家,也許當上了律師,也許熱衷於社會公共事務;也許默默無聞,也許更加著名。但無論如何,他應該會更加珍惜生活珍愛生命。因為他在荒野里獨自生存的112天里,最後悟出了幸福的真諦。他帶到荒野中的十幾本書里,有一本托爾斯泰的《家庭的幸福》。他在這本書的空隙處寫下了「只有分享才是真正的幸福」(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這樣的字句。

然而,假設畢竟是假設,不可能成真。麥坎德勒斯讀完《家庭的幸福》一書,準備走出荒野回歸社會時,發現自己被冰雪融化後的咆哮澎湃的河流困住了。他又堅持了一個多月,直到在飢餓中誤食了讓他愈加飢餓和虛弱的有毒植物。

麥坎德勒斯之所以成了麥坎德勒斯,正因為他走進荒野,沒能夠再走出來。他用生命為代價,在純粹的、乾淨的自然里,尋找和思索生活的真相。他找到了,便也圓滿了。在他最後一張自拍照片里,麥坎德勒斯蓬頭垢面,形銷骨立,褲管看上去空空如也,彷彿連骨架都化於無形。但他的臉上滿面陽光,清澈的眼睛,咧嘴大笑露出的唇齒,傾瀉出來的是幸福和滿足。他揮著右手向世人告別,左手則展示著他在一本書的封底空白處寫下的幾個大字——「我已經擁有過幸福的一生,感謝上帝。再見了。願上帝保佑所有人!「

在臨終的那一刻,他會默念著梭羅和托爾斯泰說過的那些話吧?他會不會也想起八旬老翁對他說過的那句話:「一個人如果懂得愛,就懂得寬恕;一個人會寬恕的人,就會愛。」

麥坎德勒斯用生命的代價悟出的道理,值得我們謹記。

【注】本文圖片都是麥坎德勒斯在阿拉斯加荒野中獨自生存時的自拍照。網上可以找到很多麥坎德勒斯的照片,從他的笑容可以看出,那是一個陽光的青年。

文 | 子姜

圖 | 來自網路

子姜,本名楊蓉,畢業於北京大學和德克薩斯州立大學(Texas State University - San Marcos)。當過兩年雜誌編輯和十四年系統軟體工程師。喜歡寫代碼,也喜歡碼字。只因某天想起少時的夢想了,遂不合時宜地回家閑居,補讀書,學寫作。自認是一隻興趣廣泛的「無事忙」慢蝸牛。

【往期回顧】

(原創文章,轉載請保持署名並註明來源)

長按-識別-讚賞

看山聽雨-讀寫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翱翔藍天達30年之久的美國B2轟炸機為何至今還未被超越?
生活真的太他媽不容易了,小可愛們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