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接班人被殺,姜維是否為幕後黑手,這個疑問其實有答案

諸葛亮接班人被殺,姜維是否為幕後黑手,這個疑問其實有答案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三少帝紀》,時間是在曹魏嘉平五年(公元253年),主人公為郭修。原文如下:

故中郎西平郭修,砥節厲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將姜維寇鈔修郡,為所執略。往歲偽大將軍費禕驅率群眾,陰圖窺口,道經漢壽,請會眾賓,修於廣坐之中手刃擊禕,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夫追加褒寵,所以表揚忠義;祚及後胤,所以獎勸將來。其追封修為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謚曰威侯;子襲爵,加拜奉車都尉;賜銀千鉼,絹千匹,以光寵存亡,永垂來世焉。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已故中郎、西平人郭修,品行端正,忠心耿耿。當年蜀漢大將姜維入侵西平時,郭修被俘。後來蜀漢大將軍費禕率領部眾,企圖再犯我國疆土。途徑漢壽地區時,大會賓客。郭修從座位上猛然躍起,持刀擊殺費禕,其勇氣勝於聶政、功勞超過傅介子,堪稱為了維護正義的事業不怕犧牲。今對其追加讚譽,以弘揚忠義;獎勵其後代,以鼓舞來者。今追封郭修為長樂鄉侯,封地千戶,謚號威侯。其子承襲爵位,另加封為奉車都尉,賞白銀一千鉼,絹一千匹,使活著和死去的人都得到榮耀,忠義之心永垂後世。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這個故事中的「釋生取義」,意為為了維護正義的事業不怕犧牲。

諸葛亮生前指定的接班人、時任蜀漢大將軍費禕被刺案,是影響三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此案的兇手為郭修,這一點並無爭議,但郭修此舉的動機究竟是什麼,歷來卻出現不少爭論。有人認為郭修是受了姜維的指使行刺的,目的是為了讓姜維掌握蜀漢大權。事情的真相是不是這樣呢?

這個成語故事,出自曹魏少帝曹芳的詔書,目的是表彰郭修。曹芳在詔書中稱郭修是「秉心不回」和「釋生取義」。因此,郭修行刺費禕並非曹魏的有意安排。那麼,費禕之死的幕後黑手是不是抓獲郭修的姜維呢?這個疑問其實是有答案的。

據《三國志》的相關傳記記載,郭修被俘後,受到蜀漢的禮遇,被後主劉禪任命為左將軍一職。《三國志?三少帝紀》注引《魏氏春秋》稱:「(郭修)欲刺禪而不得親近,每因慶賀,且拜且前,為禪左右所遏,事輒不克,故殺禕焉。」 這也就意味著他的行刺目標並非大將軍費禕,而是後主劉禪。這就等於為姜維洗脫了嫌疑。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為策反一個三姓家奴, 諸葛亮忙活了一年多, 最終卻見死不救
三國名將系列之一四七: 除了反覆無常, 呂布滅亡還有三大原因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