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生無悔入華夏,中國這些博物館美到窒息

此生無悔入華夏,中國這些博物館美到窒息

近日,中國航海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福建博物院、觀復博物館、偽滿皇宮博物院、荊州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等十大博物館聯合今日頭條,發起「全民刷館」行動,號召大家走進博物館,並分享自己的博物館奇妙之旅。目前話題閱讀量達到近 4000 萬,網友熱情對博物館可見一斑。

據了解,上述博物館已於此前入駐了今日頭條頭條號,持續通過移動互聯網平台向用戶傳播博物館文化知識,收穫了不少好評。據了解,今日頭條將推出「國風計劃」,扶持傳統文化優質內容,增設「國風」頻道,並向創作者推出「傳統文化素材庫」。

博物館是傳承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今日頭條將主動提供流量傾斜,為這些博物館提供連接用戶的機會與平台。

新平台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巨大作用正日漸凸顯。通過形式創新,引導年輕人去博物館感受文化遺產及其背後的中華傳統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來,逛博物館這個愛好在年輕人中逐漸流行,逛遍世界四大博物館成為繼諸多國人在環遊世界之後的又一個夢想:去盧浮宮博物館看《蒙娜麗莎的微笑》,去大英博物館看木乃伊,去大都會博物館看浮世繪《神奈川衝浪里》,去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看《伏爾泰坐像》……

但其實,逛博物館又何必非得去國外,我泱泱華夏五千年歷史,最不缺的就是博物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國內值得逛的博物館,以及他們的「鎮館之寶」。

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

故宮博物院,既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更有書畫館、珍寶館、陶瓷館、鐘錶館等多個展館,藏寶無數。

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首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展開《清明上河圖》,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華氣象撲面而來,商店鱗次櫛比,車馬轎駝絡繹不絕,行人摩肩接踵,紳士、官吏、僕役、販夫、走卒、車轎夫、作坊工人、說書藝人、理髮匠等等,人物多達500餘人,衣冠各異,舉止不同。大至原野、城郭,氣象壯闊,小至人物、貨品,絲毫不失,這不僅是一幅畫,更凝固了一個完整的時空,讓千百年前的那一刻繁華穿越時光來到我們面前。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青銅神樹

想體驗神秘的古蜀文明,去三星堆博物館就對了。最讓人震撼的便是八棵高大精巧的青銅神樹,其中1號神樹高達3.96米,有三層枝葉,每層三根樹枝,枝上均綴有花果,花果上立有太陽神鳥。據說《盜墓筆記:秦嶺神樹》靈感便是來自這棵青銅神樹。

山西博物院:晉侯鳥尊

【晉侯鳥尊】

晉侯鳥尊是山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尊器物融合了兩種動物的造型,你能看出來嗎?大多人第一眼都只能看出鳳鳥,如果提示還有大象,你能看出大象在哪裡嗎?沒錯,就是在鳳尾部,設一象首,象鼻內卷上揚,與鳳鳥的雙腿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造型可以說非常巧妙奇特了。

浙江省博物館:《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譽為「畫中之蘭亭」。畫中為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江水茫茫,遠山隱隱,或有漁人垂釣,或有文士獨坐,展卷覽之,恍入物我兩忘之境。

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廣東省博物館:《墨龍圖》

陳容是畫龍的高手,因「畫龍點睛」而名揚天下的張僧蒜並無畫跡存世,陳容畫龍便彪炳史冊。目前陳容的傳世之作只有4幅,兩幅在美國,一幅在北京故宮,另一幅則在廣東省博。此龍風格雄奇,筆法雄健,似要躍出紙面,騰雲駕霧而去。

福建省博物館:西周雲紋青銅大鐃

這件西周雲紋青銅大鐃重100.35公斤,高76.8厘米,是國內罕見的大型甬鍾。鐃,形制似鈴,但無舌而有中空之柄,屬手執敲擊樂器,其用途是在退軍時敲擊之止鼓,以示退兵,是一種古代的軍樂器。

河南博物院:春秋蓮鶴方壺

蓮鶴方壺是一對春秋時期的青銅器,被譽為「青銅絕唱」,一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另一件藏於河南博物院。高116厘米,器形碩大,壺冠為兩層盛開的蓮花瓣,蓋頂為一隻展翅欲飛的仙鶴;壺耳,造型為龍形獸;器腹四面各有一小獸,器足有兩個卷尾獸,造型繁複,精緻至極。

湖北省博物館: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故事家喻戶曉,勾踐的劍便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劍面鑄有黑色菱形暗紋,護手正面鑲藍色琉璃,背面鑲綠松石花紋。劍身整體經過硫化處理,出土時仍寒光四射,鋒利無比,為古代兵器中的奇寶。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鑲金獸首瑪瑙杯

這件瑪瑙杯用罕見的五彩纏絲瑪瑙雕刻而成,杯子前部雕刻為牛形獸首,雙眼圓睜,炯炯有神,獸嘴處鑲金,其實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從這兒流出。這種造型的酒具在中亞、西亞十分常見,出土於國內,可見唐朝時中西文化的碰撞。

蘇州博物館:五代秘色瓷蓮花碗

蘇州博物館場館由建築大家貝聿銘操刀,白牆黑瓦,池塘清淺,修竹掩映,完美融合了現代風格與江南韻味。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目千峰翠色來」,說的便是秘色瓷。五代秘色瓷蓮花碗作為蘇州博物館館三大國寶文物之一,是秘色瓷中的精品。青釉光潔如玉,如一泓清漪春水,清澈碧綠;器形端莊流暢,如蓮花輕綻。

當然,國內值得逛的博物館絕不僅限於以上10家,限於篇幅,不能一一列舉,只能忍痛割愛。逛博物館何必到國外?國內的博物館已讓人山陰道上,目不暇接了!

不論是浙江省博物館中的江南文化、三星堆博物館中的巴蜀文化還是河南省博物館中的中原文化,都是人類文明中耀目的明珠;不論是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圖》、獨特巧妙的晉侯鳥尊還是中西融合的鑲金獸首瑪瑙杯,都承載著先人的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形形色色的博物館,承載著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與根基。中華五千年文明,瓷器、絲綢、書畫、四大發明、青銅器等文明成果數不勝數,廣闊的人類文明星空中,有一條璀璨的星河,來自我中華,「此生無悔入華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恭喜!GAI與女友結婚了 手拿結婚證滿面笑容
兒童濫用抗生素有哪些危害?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