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康熙處理吳三桂的事情裡面,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東西?

從康熙處理吳三桂的事情裡面,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東西?

擺在康熙面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處理好三藩。這讓康熙頭痛不已,武力鎮壓明顯不可能,畢竟自己還不具備對抗他們的實力,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證實著將來肯定要反大清的。出於無奈,康熙只好採用了歷史上最古老的法子――「聯姻」,把順治帝的妹妹和碩公主嫁給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這一點在《鹿鼎記》中給寫成了康熙的妹妹,其實應該是康熙的姑姑,很奇怪金庸為什麼要這麼寫。),其他兩藩的兒子們也相應的被封為額駙。康熙希望通過聯姻的方式能讓這三藩老實幾年,好讓自己能多存儲一下實力。

康熙六年(1667年),吳三桂以自己眼有毛病為由,向康熙提出解除總管雲貴兩省的事務。此時的康熙哪知道這是老奸巨滑的吳三桂在試探自己是不是有撤藩的心思啊,康熙心想這老傢伙終於要交權了,朝廷終於省不少銀子了,於是馬上准奏,並命雲貴兩省的督撫對地方事宜進行管理。那雲貴總督卞三元、提督張國柱、李本深精明的很,一看就知道吳三桂是在向皇帝試探,連忙一起上書奏明康熙,還是要平西王管理這些雜事為好。偏偏康熙皇帝不識趣,以照顧吳三桂的身體為理由,拒絕了他們的奏摺。這下讓吳三桂極為不高興,更是加緊準備兵馬糧草打算與康熙決一死戰。  康熙十二年(1673年),耿精忠、尚之信決定以吳三桂馬首是瞻,一起上書,請求撤藩,藉此來試探康熙到底有沒有撤藩的意思,如果不撤,三人還是就這麼相安無事的與清政府處著,如果真撤,那自然是要反的。  而此時的康熙也是針對三藩準備了多年,感覺到以自己之力完全可以對付了他們。在決定是否撤藩的最高會議上,深知吳三桂品性的孝庄對康熙說道:「孫兒啊,現在撤藩時機還不是時候,如果你要撤的話,那幾個老傢伙肯定是要反的,如此以來,戰爭四起,國家又將動亂不堪,你不如等吳三桂那老傢伙死了之後再做打算。」大學士索額圖、圖海等也認為現在不是撤藩的時候。

而刑部尚書莫洛、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卻認為可以撤,理由是那一幫子老傢伙肯定是想葉落歸根,不如撤掉,這樣也不用花這麼多錢養他們的軍隊了。面對持不同意見的雙方,康熙擺手停止了他們的爭論,說道:「現如今,撤他們要反,不撤他們肯定也是要反,不如今天直接撤掉,來個先發制人!」於是下令撤藩,讓他們回山海關之外。  吳三桂一看康熙這小子居然給他玩真的,一怒之下於康熙十二年十一月,殺了雲南巡撫朱國治,並且把不聽他話的人全關了起來,正式宣布造反。為了讓自己「造反有理」,給自己封了個「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拉攏周邊人士。並假裝擁立明朝的「朱三太子」進行蓄髮易服。  康熙一看吳三桂這老小子居然敢真反,直接把留守京城的駙馬爺吳應熊拉出去砍了。失去人質的吳三桂更加肆無忌憚,加上陪他一起造反的雲南提督張國柱、貴州巡撫曹申吉、提督李本深等人的配合下,迅速佔領了湖南澧州、常德、岳州、長沙等城市,此後,廣西、四川、福建、廣東、陝西、河北等省也相繼反叛。一時間清軍東征西討,顧此失彼,人心動搖。康熙急的要御駕親征,經議政內大臣會議死命諫止,方才作罷。

當然,此時的吳三桂也是極不得民心,畢竟他有過反叛大明的歷史,並且誅殺了南明皇帝永曆帝,雖然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但是並沒有幾個人相信他。而康熙卻在此時經過短暫的慌恐之後,沉下心來,重用漢兵漢將,沉著調兵遣將應對叛亂,同時因重用漢人也更加鼓舞了漢人軍隊的士氣。  康熙十五年,隨著陝西叛臣王輔臣在平涼的戰敗投降,三藩之亂的有利局面漸漸轉向了康熙。隨後耿精忠、尚之信也因台灣鄭經搶佔地盤背腹受敵的情況下相繼投降。無了後顧之憂的清軍集中優勢兵力開始全面進攻吳三桂。但最終勢均力敵,誰也打不過誰,兩軍成了膠著狀態。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已經老邁不堪,精力大不如從前,連年的戰爭導致了他兵力和財力已經嚴重不足,操勞過度的他感覺自己剩下的日子也為數不多了,於是在有生之年噹噹皇帝的想法促使他在湖南衡州稱帝,定國號「大周」。這一稱帝不要緊,一些跟隨他的將士一看,媽的,原來這老小子並不是真正的反清復明,而是自己想當皇帝啊。於是軍心不穩,有些部下開始叛亂。同年8月18日,心情一直不爽、焦慮過度的吳三桂因病死於衡州皇宮。其子吳世璠即帝位。

但群龍無首的「吳家軍」此時心理上全部已被咄咄逼人的清軍部隊給瓦解,再加上不得民心,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為清軍攻陷。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八日,隨著昆明被清軍攻陷,吳世璠自殺,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終於被平定。  吳三桂雖然已死,但恨他恨的咬牙切齒的康熙依舊命人把他刨棺戮屍,其子孫全部被趕盡殺絕,就連嬰兒也沒放過,真正做到了斬草除根。

從康熙處理吳三桂的事情裡面,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史志資料】康熙《虹縣誌》
康熙為何讓雍正繼位?不是有賢王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原因無可替代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