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酒|懂了60年代茅台,你就是行家!
1960年「金輪牌」茅台酒(土陶瓶)
自1951年茅台酒廠建廠以來,幾十年間,茅台酒幾次推陳出新,開發了上千種品類的酒品。其中最經典的「五星」(金輪)和「飛天」,也幾次迭代,才創造出了今天最廣為人知的經典造型。
這幾十年間,茅台酒的外形變化最大最複雜的時期,無過於上世紀60年代,而茅台酒的經典瓶型,也是在60年代確立起來。換言之,弄懂了60年代茅台,你就差不多能算得上茅台的行家裡手了。
土陶瓶、白瓷瓶、陶瓷瓶、乳玻瓶……
瓶瓶不同
60年代是茅台酒歷史上的大變革時期,各種材質各種瓶型層出不窮,看得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如果不是這一時期的茅台酒產量不高,存世量也很少,後來的茅粉們可能還會更麻煩。
60年代初,形制類似於解放初期的土陶瓶茅台酒還在內銷的「金輪牌」中使用,而且造型有多種變化。
60年代初的土陶瓶不再像早期一樣為上下兩節或三節形,而是整體瓶身為一體柱形,瓶肩邊緣有兩圈細細環形紋路。瓶體釉色為黃褐色,瓶底既沒有上釉,也沒有足圈,非常質樸。
到了60年代中期,土陶瓶的瓶肩上出現了三級環形台階,造型跟後來的特需黃醬非常接近。
60年代中後期「金輪牌」茅台酒(陶瓷瓶)
60年代後期,又出現了深醬色和黃醬色的陶瓷瓶裝茅台酒。形制跟之前的土陶瓶茅台很相似。既有矮頸平肩細紋圈的陶瓷瓶,又有三級環形台階形瓶肩的陶瓷瓶,與土陶瓶不同的是,陶瓷瓶裝的茅台酒,瓶底開始上釉,而且有了足圈。
60年代還有一款非常流行的酒瓶,就是白瓷瓶。茅台酒廠首次推出白瓷瓶裝是在1957年,主要用於出口外銷。從那時起,出口的「金輪牌」和「飛天牌」茅台酒就開始大量使用白瓷瓶灌裝。進入60年代後,也有部分內銷的「金輪牌」茅台酒使用白瓷瓶。
這一時期白瓷瓶的瓶型已經有了經典的三級環形台階瓶肩,只是瓶底無足圈,造型偏渾樸。但白瓷光潤,獨有其美。現存極少,每一瓶都是罕見的珍藏。
從1966年起,茅台酒廠開始啟用了乳白色玻璃瓶來灌裝茅台。關於乳白色玻璃瓶的好處,已經有很多文章詳加說明,我們就不多說了。最重要的是,茅台酒的經典造型就在此時初見崢嶸。白色瓶身、三級環形台階瓶肩、瓶足可見足圈和酒瓶生產商簡稱等,一一吻合。
這一美觀大方的造型一經推出,便風靡開來,迅速佔領了茅台酒的各處市場,成為最搶眼的形象。
木塞、塑蓋、尿泡皮、膠膜……
瓶蓋各異
早期的紙封口茅台酒
60年代的茅台酒,除了瓶身材質和造型各有不同外,瓶蓋也多種多樣,搭配花樣奇多。
60年代早期的土陶瓶,仍然在沿用軟木塞加豬尿泡皮密封,外用紙封口。但是到了中期,陶瓷瓶裝茅台酒出現後,瓶蓋就換成了軟木塞加紅色酒精膜包裹以及軟木塞加紅色膠帽包裹。
60年代的白瓷瓶裝過內銷的「金輪牌」,也裝過外銷的「飛天牌」,但二者的瓶蓋卻大不相同。
比如,1966年出廠的白瓷瓶裝內銷「金輪牌」茅台酒採用的就是木塞封口,外套金色封膜的瓶蓋。而同時期出口的白瓷瓶裝外銷「飛天牌」茅台酒採用的卻是紅色直塞式塑料蓋連軟木塞,紅飄帶外包紅色膠套。
木塞瓶蓋在茅台酒的發展史上存在了很長時間,一直到瓶身改成了乳白色玻璃瓶裝之後,無論是內銷的「金輪牌」外銷還是外銷的「飛天牌」和「葵花牌」茅台酒才都換成了螺旋式紅色塑料外蓋加塑料內塞。這種包裝的瓶蓋一直使用到了80年代中期,才換成了鋁製防扭斷瓶蓋,即我們大家熟悉的「鐵蓋」。
豎排、橫排、繁體、簡體……
商標大換裝
豎排背標與「三大革命」背標對比
茅台酒的商標曾經過幾次換裝,一次在60年代,一次在80年代,還有兩次,在新世紀的00年代。而60年代的這次換裝,大概是風格上變化最大的一次,尤其是在內銷的「金輪牌」茅台酒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首先是正標,茅台酒廠在1966年9月提出申請,要求將金輪商標中的12個齒輪改成14個。獲得批准後,當年就在酒瓶上完成了換裝。
其次是背標,「金輪」茅台在50年代末就已經逐漸將原先的繁體豎排背標改成了簡體豎排,到1967年,則徹底將豎排換成了橫排。
背標文字,也由原來的茅台酒產品介紹,換成了「開展三大革命運動」的內容。這就是茅台酒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革命」背標。這一背標一直使用到1982年,才告終結。
出口的茅台酒,在60年代主要的變化是商標換了名稱,從1967年起,「飛天牌」換成了「葵花牌」。商標本身的變化並不大,主要變化在1959年已經基本完成了。
正標從1959年起,廠名改為「中國茅台酒廠」,正標英文「KWAICHOW CHINA」(中國貴州)改成了「KWEICHOW CHINA」,一直沿用到今天。
而「飛天」的背標,也從1959年起,改成了中英文對照版本,這個版本一直使用到2004年,之後才換成了全中文背標。
60年代末期「葵花牌」茅台酒
值得一提的是,從1967年開始使用的外銷「葵花」商標,正標與「飛天」商標沒有太大不同,只是飛天圖案換成了葵花圖案。而背標,則與「飛天牌」完全一致。
除此之外,還有出廠日期和個別字形的細微變化等等,容後我們繼續探討。


TAG:茅友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