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5幅書法,康有為評:雄強無敵!

朱元璋5幅書法,康有為評:雄強無敵!

農民朱元璋,幼家貧,入寺為僧,參加紅巾軍改名為元璋,1368年定都南京,開啟了大明王朝時間。朱元璋未能受良好教育,出家後接受過一點佛家文化熏陶。

朱元璋能寫詩文,所作不乏雄莽豪放氣勢。像「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詠菊》)、「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釣鉤,稱我江山有幾多」(《詠燕子磯》)等均為不少人耳熟能詳。

朱元璋亦能書法,尤以行體、草書見長,還能榜書。明代朱謀垔《續書史會要》評價:「(明)太祖神明天縱,默契書法,御書『第一山』三大字於鳳陽龍興寺,妙入神品。」但客觀來看其藝術成就並不太高。

朱元璋手法手跡:朱元璋親筆令

朱元璋手法手跡:第一世家

朱元璋手法手跡:「永掌天下道教事」

朱元璋手法手跡:行書大軍帖

行書墨跡《大軍帖》(見圖),就是他在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二月寫給北伐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的手令,是其存世不多的代表作之一。

釋文:「大軍自下山東,所過去處,得到迤北省院官員甚多。吾見二將軍留此等於軍中,甚是憂慮。恐大軍下營及行兵,此等雜于軍隊中,忽白日遇敵不便,夜間遇偷寨者亦不便。況各各皆系省院大衙門,難以姑假補之。親筆至日,但得有椎柄之官員,無分星夜發來布列於南方觀玩城池,使伏其心,然後用之,決無患己。如濟寧陳平章、盧平章等家小,東平馬德家小,盡數發來。至京之後,安下穩當。卻遣家人一名,前赴彼舊官去處言,信人心可動。朱。」

從內容分析,此時朱元璋已消陳友諒、張士誠等強大的農民起義軍勢力,正全力攻打北方,戰事頻仍。大軍所過之處,收降元朝官員甚多,就如何妥善處置告喻部下。信文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對研究明初軍事形勢和政治方略頗有歷史參考價值。紙本,行書,縱33.7厘米,橫47.4厘米,共14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幅末落朱元璋獨有的「朱」字花押。

此帖行筆自然流暢,儀態生動,風神獨具,書風健拔瘦勁,點畫稚拙流暢,力道似有千鈞,方折有致,得自然生動之趣。結體大多呈長形,信手拈來,很見童趣。用筆多取側勢,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無雕琢之痕。其結體舒暢,中宮微斂,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時長畫縱橫,方筆切入,如長槍大戟,如入敵軍,進人無人之境,富抑揚起伏變化。

通篇字體微向左傾,多欹側之勢,於險勁中求平夷。全卷書風真率自然,痛快淋漓,逸趣盎然。一、二行很有楷意,後半部分行筆明顯加快,書寫更加放鬆自然,舒展自如,牽絲連帶增多。

康有為《廣藝舟雙輯》所評:「明太祖書雄強無敵。惟筆畫稍欠法度,然雅拙中不乏挺拔。」因為是行軍打仗,朱元璋寫信不太講究,不事雕琢,率真自如,速速完成即好,如第七行旁還加了一個字,第十行兩個「章」、第十一行兩個「家小」寫法如出一轍,所以康有為所說也在情理之中,也是可以諒解的,至少反映出朱元璋書法的本真之處。明陶宗儀《書史會要》則謂朱元璋神明天縱,默契書法。

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家在線 的精彩文章:

他燒過鍋爐、看過大門兒、終生貧苦,逝後卻被稱為「今之八大」

TAG:書畫家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