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小滿之後,竟是祛濕邪、治寒病最佳時機!錯過又要等一年

小滿之後,竟是祛濕邪、治寒病最佳時機!錯過又要等一年

今年的小滿節氣是5月21號,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標誌著暑天濕熱正式拉開帷幕,在這個時候著手去濕邪、治寒病,正是最佳時機!

祛濕邪,治寒病

小滿後,開啟冬病夏治好時機

濕邪,是夏季最多見的問題。而在越往南邊的地方,從春天開始就有濕邪之擾。

濕邪侵擾,會讓人變得容易水腫、總也睡不醒、面泛油光、舌生齒痕、舌苔黏膩、沒有食慾、消化不良、大便不暢……

冬季最常見的就是寒性疾病。

患者多為虛寒性體質,表現為手腳冰涼、畏寒喜暖等。寒氣容易在人體內沉積,冬天治療寒症無異於雨天晒衣服,是很難達到效果的。

而夏天的時候,積寒會躲在膀胱經和關節處,則容易被趕出來。中醫提倡「冬病夏治」,該理論的依據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利用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來治療某些寒性疾病,從而達到標本兼治、預防保健的作用。

那麼,祛濕除寒好用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每天出點汗,排一身濕毒

夏天,很多人怕出汗,不愛鍛煉。

其實,適當地鍛煉,有利體內汗液排出,幫助祛體內濕氣。

不過,要選擇合適的運動,夏天應該少做一些運動強度太大的鍛煉方法,比如,踢球、打籃球等。可早起或晚上太陽下山後,到公園或綠地散步、打拳、做操、跳舞等,均為較好的鍛煉方式。

走走祛濕步,打通祛濕經

為什麼濕氣大的人腿容易腫?因為濕性下注,濕的重點是在下面,所以走的時候,著重對於腿的鍛煉,怎麼練呢?

濕氣大的人可以這麼散步:雙手叉腰,後面的腿往前蹬出去,腳尖勾著蹬出去。走得不用太著急,走穩一點、慢一點,只要把腿抖起來,氣血循環就舒暢開,經絡就疏通。

祛濕步,其實就是一個蹬腿的動作。我們這樣走起來,它特別有效,可以促進腿的氣血循環。腿的氣血循好,濕氣就能很好地消利出去。

按按祛濕穴,利濕又健脾

陰陵泉穴屬於脾經上特別好的健脾利濕,消腫利尿的穴位,可以說是祛濕第一穴。

取穴方法

做好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勢,脛骨內側髁後下方 45 度凹陷處就是陰陵泉穴位的位置。

按摩方法

取最舒適的體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兩手拇指按壓在兩側陰陵泉上,按而揉之,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併產生酸、麻、脹、痛、熱和走竄等感覺,維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對局部肌肉進行左右彈撥。

每次按揉 5~10 分鐘,每分鐘按壓 15~20 次。每日 2~3 次。

懸灸方法

艾條點燃後放於穴位上方約 3cm 處,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

一般每次灸 10~15 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 1~2 次。

一盆花椒水,除一冬濕寒

花椒既能除濕,也能驅寒。

夏季濕氣正當令,人的五臟六腑中屬脾最怕濕,濕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表現。而此時令用花椒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濕,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寒從腳下起」,驅寒也需從腳底著手,花椒泡腳就是遵循此理。此外,寒則滯,則濕,氣血自然不通,這是現代人的常見病,而驅寒、去濕、通氣血是花椒水泡腳的拿手好戲。

泡腳最佳方法

每天晚上用 40℃ 左右的熱水泡腳 15~20 分鐘,水最好超過腳踝到達小腿;

水中加點鹽,還能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煮上花椒、生薑沖水,可以驅寒補陽。

如果吹空調導致了感冒、頭痛或發熱,泡腳 30 分鐘以上,感覺微微出點汗,頭痛的癥狀就可以緩解。

泡腳以後最好做些簡單的按摩,比如在腳心(湧泉穴)、腳趾、腳跟處細心找找有沒有痛點,每個痛點處按揉三分鐘,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加自然療法,順時排除寒氣

除此之外,在夏季要讓身體盡量順應自然的規律,減少吹空調和吃冷飲的頻率。

空調吹出的冷氣會從皮毛侵入人體,冷飲也會從腸胃而入,這樣是不利於排除寒氣的。夏季心火最盛,此時多喝溫水,適當運動出汗,才可以幫助你治療寒疾。

小滿之後,正是開始祛濕除寒的好時機,這些好方法,大家一定要收藏好哦~

覺得不錯

記得底部隨手點贊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點養身 的精彩文章:

入夏後,肚臍放點它,15天後血壓降了、睡眠好了,便秘沒了
入夏,通血管的第一選擇!用它泡水喝,還能護心、抗癌

TAG:7點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