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柳傳志先生的「惶恐」

柳傳志先生的「惶恐」

公眾號 |itlaoyou-com

來源 | 掌會

文 | 余德

編輯 | 曹亦卿

」為何針對一個標準「羅生門」的探討,會引起柳老如此高的重視,並做出如此嚴厲語氣的決策呢?

約二年前(2016年6月25日),著名的雜文家,《求是》雜誌副主編朱鐵志先生在單位地下車庫自縊身亡,以此對抗癌症的巨大痛苦。

而開頭的這句話,就是其遺書中的一段文字。朱鐵志先生說,「別人怎樣想是別人的事,我決不想做這樣可憐的人。」

朱先生說自己雖名叫鐵志,其實沒那麼堅強。但在我看來,朱先生還是很堅強的人,看淡人生與笑面死亡,這得需要多大的堅強?

只所以想起朱先生,是因為中國互聯網業界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中美貿易戰紛紛擾擾,然後又是中興晶元門事件,竟至發展到網路曝出2016年聯想集團在一個國際的5G標準大會上投票門的事件。

投票門事件在中美貿易戰、制裁中興背景下被演變成為了「賣國」行為,引起輿論的文章是一篇知乎上的《5G標準投票,聯想長碼投給高通,短碼棄權不投華為》。

事件的前奏是事情。這個事情本身不僅專業,而且一波三折。聯想在3GPP會議(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全球影響最大的通訊標準化機構,成立於1998年12月)上,在當年的5G技術未來標準規範的三次86次(未參加)、86B次、87次會議中,聯想及摩托羅拉支持了數據信道短碼上的高通LDPC編碼方案,在控制信道上支持華為的Polar編碼方案。

當然,對於這一會議實情的還原,我是參考了經濟觀察報《還原5G投票門背後:聯想究竟遭遇了什麼》一文,相較於更晚起步的中國通訊業務,不管如何,華為取得標準之一,實是一個值得驕傲的事情。

如今的網路,可以說是天天讓人大開眼界,信息獲取得越容易,事實就變化得越快。之所以要鎖定事實,是因為我們正變得越來越不重視事實本身,而是忙著下結論。

鎖定事實,實際上還要鎖定事實發生的場景。2016年的時候,全球化正席捲地球,中國實際上正是在這波全球化的浪潮中獲益良多。而對於聯想的投票,可以很理性地判定為「商業行為」。

之所以會變成與「愛國」相關,是因為正在發生的「美國中心」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是正在發生的中美貿易戰強硬「喊話」的時候。

但是,聯想的反應確實讓我有點「詫異」:在5月6日爆出網路言論時,聯想保持了沉默,直至5月11日方轉發了華為官微的「感謝信」,即「感謝聯想集團及其旗下的摩托羅拉移動在3GPP舉辦的有關5G標準的表決會議上投票支持Polar碼方案」。

事情演變成為事件的時間是5月16日。

柳傳志先生聯合另兩位高管楊元慶和朱立南的內部信,陣勢之強大,前所未有;而其內容之「危急」,亦是前所未有,《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很顯然,這不是一個吃瓜群眾不明就裡,隨風起訌的問題。這是真正有策劃有布置,動機極為惡劣的陰謀。」

這樣的內部信不僅僅在聯想大廈外大屏幕上滾動播出,更是調動了數十位互聯網一線創業家在網路上的「支持表態」。

這個事件迅速被放大了,聯想第一次霸屏達兩周之久,而且,這個「危機」似乎仍未結束,深扒聯想舊事及莫須有的事情,仍在不斷或即將出籠。

循例,我和同事們開會探討了這個事件,我們並不想探討聯想「危機公關」做得如何,更希望探索真相,更希望探討柳傳志先生的「雷霆之怒」背後的動機。

按照常規,如果真的有商業競爭的因素,相信聯想早已公布「惡意攻擊方」,很可惜,這麼長時間過去,卻沒看到這樣的表態,莫須有的「陰謀」依然在隨風飄蕩。

在分析了各種因素之後,我們認為,聯想的投票門事件,可能真的就是一個吃瓜群眾的「好事之舉」,陰謀只是聯想的一個鏡像。

那麼,柳傳志先生是在對著空氣發起了「宣戰」么?

可能事實最終會如此,聯想確實在打空氣戰,並因為這個空氣,將一個原本「各領風騷兩三天」的網路話題最終反彈成了一個危機。

我曾經有幸採訪過柳先生數次,他是中國最早一批舉起民族企業大旗的旗手之一,他所創辦的聯想,亦曾數次進入全球五百強企業;聯想的PC業務,亦曾多次蟬聯世界第一的桂冠;他甚至直接或間接,支持了更多後來者的創業與成功。柳先生,不管從任何角度,他都是一個時代的弄潮兒,一個時代的符號。

當然,他必是我所尊敬的人。不管聯想是否還有昔日的雄風,亦不管它是一家貿工技的公司與否,更不用說他曾經將中外PC品牌在中國的市場由三七開變成七三開,柳老於這個時代,於我們的國家,都曾經做出了相當的貢獻。

但為何?針對一個標準「羅生門」的探討,會引起柳老如此高的重視,並做出如此嚴厲語氣的決策呢?

「任何行為的背後,都是其心理的折射」,這不是我的話,這是心理學家拉康的理論。

按照這一理論,柳老對此事的「過激反應」,折射出來的不過是其內心的惶恐,這個惶恐,就是事涉「愛國」、「賣國」的問題。

看似維護聯想集團的商譽,實際上是維護一個創業家自身的「羽毛」,以70多歲的高齡,柳老不希望自己背上這樣一個罪名。

實際上,何止是柳老,中國的企業家群像,哪個不怕背上這樣一個罪名?觀照近一年來的萬達事件、復星事件、海航事件,莫不如是,都在輿論上有「民族之罪」的影子。

如若再往歷史上靠一靠,助築都城、犒勞三軍的沈萬三,十三行之首伍秉鑒,紅頂商人之胡雪岩,哪一個不是,若是當時身便死,千古忠侫有誰知?

大漢民族的一統性,中國的集體主義文化,都讓我們的民族更加團結,但亦更加具備民族性,如最近的鴻茅藥酒、暴走漫畫,無不事關民族民心;反之,賣國罪不叫賣國罪,它叫賣國賊。

老而不死,是為賊!說的是老而無德者,這是嚴重的判斷,柳老為此而盛怒,可以理解,因怒而急,因急而亂,因亂而生變。

「士臨利害之際而不失故常者,鮮矣。」即便如柳老一般優秀,我們看到了仍然是企業家的心中之賊,看到的是「除山中之賊易,除心中之賊難」。

這個賊,就是對「愛國」這一至高之品德,亦是「賣國」這一至高之無德的惶恐。

但企業界特別是民營企業界的這種惶恐,實在讓我們惶恐。這種條件反射式的惶恐,終將進入聯想的企業史,而柳老的衝冠一怒,顯然並不是一個加分項。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實際上,柳老完全可以參考朱鐵志先生的話,「我的生平早已用我的行動寫在我生命軌跡上,用我的文字寫在我的作品裡。『榮』不因外在材料而多一分,『辱』不因外在評價而少一毫。」

舉重若輕,一笑而過。可惜,事實,與此相反。

朱鐵志先生的自殺,是因為他知道,「有些癌症之所以叫做癌症,是因為現代醫學暫時還拿它束手無策。」

何況,今天的聯想並未到「癌症」的階段,柳老實在不必心慌,在這樣一個「羅生門」式的事件上,來個四進四齣。

畢竟,之前的三出聯想,皆是聯想面臨的「生死存亡之秋」。更重要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背景下的中國,營商環境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誰動了滴滴的乳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老友記 的精彩文章:

傳易到啟動最高150億元融資 車置寶與阿里達成獨家合作

TAG:IT老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