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隱性貧困人口

隱性貧困人口

This Thing Is Not Going to Break You

 Feed Your Soul

Christa Wells 

00:00/03:38

文 | 男男

圖 | 來自網路

隱形貧困人口

何為隱形貧困人口?度娘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

隱形貧困人口

Contact the poor

指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但實際上非常窮。所謂「隱形貧困人口」更多是自我消費不節制所造成的——不是沒有錢,只是花得多而已。

看到這個詞第一感覺就很有意思,contract the poor,貧窮的對立面,並不是真的窮,之所以窮只是因為個人的生活方式不節制。

不可避免地我也中箭了,雖然大多數時候理性(看著支付寶餘額)消費,但是看到心儀的各種護膚品,山清水秀的風景總會控制不住我寄己這幾乎是所有女生成長路上都必須學會的必修課吧。

當然這也是大多數年輕人的常態,打著人生已經如此艱難的幌子,變本加厲的對自己好(不過真的好有道理的樣子)。

「我之所以窮,是想讓自己看上去更富一點。」

有限的收入來源,繁忙的工作,膨脹的消費慾望等等這些讓我們不知在何時有了這樣的習慣,哪怕是deadline即將到來,該裝的還得裝,就算花唄、借唄、信用卡月月提醒,也要滿足自己的慾望提前消費。

不過能確定的是,這樣的習慣肯定是有了類似朋友圈這樣的社交平台之後才漸漸顯現出來的,可以說這是一個主要因素。

圈子越來越大,主流思想越傳越開,主流的消費觀自然而然就深得人心,這樣就有了割腎也要買愛瘋,背著lv吃盒飯,從郊外坐公交一小時去健身,抹著小棕瓶眼霜熬夜趕工……總之就是朋友圈裡數我最洋氣,現實卻被生活扼住咽喉,拼了老命在精緻的路上匍匐。

說白了,隱形貧困不是真窮,而是在主流消費觀念衝擊下購買慾望過強,導致收支不平衡而造成的無結餘無存款的慘不忍睹的現狀。而小時候,就算只有毛票做零花錢的時候也沒見我們這麼哭窮,為啥?不就因為那時最吸引我們的就只有辣條和乾脆面嘛。而現在呢,講起品質生活那都一套一套的,尤其作為一個精緻的豬豬女孩說起護膚美妝,簡直就像個無底洞。

那,是因為年紀大了所以才物慾橫流了嗎?並不是!看看我們父母那輩人,他們會天天因為買不起這個包包買不起那個限量嚷嚷苦窮嗎?並不會!是什麼讓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就算只是吃上一頓葷,看上去也比我們手捧LV、Dior更幸福?一個重要原因——在他們那個年代,大家都講艱苦樸素,誰見誰也不眼紅,矛盾並沒激化,而在我們身上卻大不相同,每天看著朋友圈曬旅遊曬健身曬各種,誰又甘心被潮流拋棄呢,久而久之更多的人加入隱形貧困人群……

時代改變不了人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盲目忽視差距的消費觀才是真原因,消費觀念不變,收入double也無濟於事!

隱形貧困不可怕 怕的是顯性貧困

隱形貧困,其實還讓我想到第二種意思,生活在都市裡真正處在貧困線以下的人,他們並沒有過多的衝動消費理念,也沒有在朋友圈炫耀的動力,他們為了基本生活保障做最不待見的工作,被迫加持某些現代消費觀念,為「美好的未來」搭上自己的體面和感受,希望自己加入主流的隊伍,為此而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情願,或許他們才是需要關注的真·隱形貧困人口。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喃喃佚語 的精彩文章:

TAG:喃喃佚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