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學 去看展吧

美學 去看展吧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早上的朋友圈,七大博物館正在抖音,瘋傳《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博物館的宣傳和推廣早已跑到熱點前端,估計又會掀起一波熱潮。去年,《國家寶藏》節目熱播,看展,去博物館持續升溫。

有朋友把近兩年的出行計劃改成跟著「博物館」走一圈,已經身體力行的去了湖南、湖北博物館。這些年,我也去了一些博物館、美術館、藝術中心等看各種展覽。收穫是多方面的,體驗比較重要,也有對個人感知和審美影響。

文藝復興展入口

說不上技術,淺談一些印象,也許可以鏈接到你的看展中。

一、 看展之前,做一點功課。

1.大多展覽館都有網上宣傳的一般性資料,比如常設展、整體精華、臨展或者近期活動,新手做背景知識了解;部分展覽利用AI做線上展覽平台,可以看展覽的結構線,或時間、或人物、或類別,找出想重點看的部分。不做功課的後果,通常是一臉懵。

2.做計劃。除了博物館的部分,我們想看的展大多都在北京、上海。每次出發前,推薦看VART、iMuseum、耳朵里的博物館等APP或公眾號。除了專門去看展,還可以利用出差機會去打卡,有計劃也許就多一次機會。至於時間,平日最佳,周末次之,避開節假日。展館應是個寂靜所在,靜靜的看便好。

非公益性展覽,有一些套路要熟悉。是否需要預約,提前多長時間?工作日與非工作日的價格差有多大?網上預約購票是不是更便捷?

3.除了時間,還要做看點計劃。一般情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國寶」,展覽的「原稿和原件」,代表作等,一定要看。

去年10月,奇蹟:貝里尼家族與文藝復興特展,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三傑齊聚魔都。400多件文藝復興真跡,3個小時。顯然,估計不足,會錯失許多。

美第奇家族徽章掛毯

想看「蒙娜麗莎的微笑」,難免成群結隊。安排得當,倒也不至於像盧浮宮的盛況。看前邊人群的後腦勺的事兒,是盲目的朝聖。

貝里尼家族,不知啊。做功課發現是更加著名的美第奇家族的親戚,豁然開朗。所謂鎮展之寶,是美第奇家族徽章掛毯。看展時,掛毯不少,差別不外乎花型和質地。那麼,看了徽章掛毯,圓滿。

二、看展時

1.領取宣傳折頁。不管是概況介紹,建議路線,相關活動推介,都會幫助你更進一步了解展品。

2.盡量請講解員,至少租借語音導覽。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請講解員,很有必要。第一次去博物館,導覽會有作用。

3.計劃路線還是隨性走?有多條路線時,選擇與取捨,往返與重複,都是有套路的。比如,故宮博物院,有人可能去過幾次。但是,武英殿書畫館會有很棒的臨展,西華門進,東華門出,避開長安街上的多重安檢和人流。不走尋常路的體驗,心情愉悅。

這一次,是要走馬觀花都看遍所有,還是要重點看幾個展品?這是個常設展,我還有機會再來看一次嗎?這是個臨展,我有多少時間看,怎麼分配?也有人無所謂,隨便走一走就好,也許有驚喜。

4.使用智能產品。技術發達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導覽也智能。帶有二維碼的展品,一般都是代表作品和特別的作品。AR、VR技術應用,可能所有帶A標識的都有AR技術的展現,能看到一段小故事加技術的展現。

5.要拍照嗎?當然要。雖然大部分的情況下,照片回來束之高閣。也許你是一個喜歡看展的傢伙,也許有那麼幾張有用的,當下的時刻,後來回憶。至於有一天想起,翻到圖片,正好下一張是文字或二維碼,溫習一下。如果是去了大英博物館或盧浮宮,不僅是打卡,可能下一次遙遙無期。

拉斐爾自畫像

三、後來

後來,無論對照生活,還是古人,有鏈接了,就會感覺藝不遠人。

生活的後來。一直喜歡莫蘭迪色,不知不覺中,對衣物顏色的選擇,無限接近。後來,有一天,有機會看到莫蘭迪的原稿作品,感覺與藝術如此接近。

如果沒有看《甄嬛傳》,不知道果郡王,愛新覺羅·允禮,這個名字也就是看一眼。誰知道呢,大概就是王爺,王爺多了。後來,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看到碑石上神采飛揚的書法,會想,原來嬛嬛喜歡果郡王是有道理的。

對大多數人來說,看展還不是平常事,還有距離。

參觀一次博物館,不能期望記住多少內容,增長多少知識,也許,只是了解一下感興趣的東西,看一下國寶原來是這個樣子,為什麼?背後有什麼故事?

去一次美術館,審美能力並不能提高,也許,只是滿足一下好奇心,或者就是嘚瑟一下,發個朋友圈。還好,也不錯。

願你有所得。

—THE END—

有料 ▏有色 ▏有意

熱愛視覺美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njoy有意 的精彩文章:

TAG:Enjoy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