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久不見,湖口軍工遺存—五七廠!

好久不見,湖口軍工遺存—五七廠!

軍工遺存 六機部-五七廠

作者:鄒勝軍

五七廠,位於湖口縣南門路,是古鄡陽鎮位置所在地。這裡群山環抱,森林植被良好,空氣新鮮。小嶺山澗的水,溪流淙淙,常年流淌,源源不斷流入鄱陽湖。周邊有著名的上石鐘山、嵩壽山古剎、西門塘,與國家森林公園比鄰。

六機部的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機械工業部,成立於1963年9月。主管國家船舶工業及其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大中專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海軍原副司令員方強出任六機部第一任部長兼黨組書記。

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毛主席發布五七指示。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全國十多個省份根據五七指示,興辦五七幹校一百餘所,集中容納黨政機關幹部、科研文教部門的知識分子,對他們進行勞動改造、思想教育,防止思想腐化變質。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方強收到衝擊,1969年,他被下放到直屬六機部的湖口五七幹校,最初是在遠離縣城,一個叫「柘磯砂礦」的地方養豬。根據當時六機部軍管會的決定,「六機部五七幹校」於1969年5月22日抽調武漢船用機械廠的人員和設備,在原湖口中學讓出的幾棟校址與南門林場相鄰的山坳中,組建、籌建五七廠。調遣部隊工程兵,建廠房車間十餘棟、辦公樓數棟、倉庫、單身宿舍等。分廠區和生活區。生活區宿舍30餘棟。歷時三年,1972年底竣工,1973年正式投產。方強及一批六機部機關下放的幹部全部轉入五七廠,成為五七廠的首批員工。直到1973年7月,在周恩來總理親自督促下,方強才得以平反昭雪,調回北京,重新工作。五七廠在八十年代更名為江西船用閥門廠,軍工代號六五0二。直屬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主要生產各種艦艇閥門、滅火裝置、液壓遙控閥等軍用裝備。

五七廠在那個年代,頗有自己的特色。每天早上6點半喇叭開始吹起床號,號聲在整個廠區、家屬區回蕩,接著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節目,伴著新聞人們開始吃早飯,然後大家開始騎著自行車奔向車間。早中晚各廣播一次。每周放一次露天電影。自行車是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上班時由自行車匯成的長龍頗為壯觀。這裡基本就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基礎設施齊全。語言以普通話為主,北京話、普通話、上海話,在這裡都可聽到。廠里的福利待遇很好。有免費的澡堂可供職工使用,幾分錢一隻,憑票才可以購買的冰棒。早晚免費供應開水,早晚到點時,提著開水瓶去鍋爐房取水的人流成為生活區的一道風景。這裡小孩父母都是各個工業院校畢業的高才生,孩子的成績大都很好。男孩女孩都穿的乾淨整潔。廠區的保衛科門崗分一道門、二道門站崗值哨,周圍拉起鐵絲網、水泥樁,與外界分割開,可謂森嚴壁壘。隨著九十年代國家體制的改革。五七廠生產的產品由軍工產品逐步轉為民用產品,經歷市場的考驗,經過改革、重組,工人下崗分流。五七廠也和全國的企業一樣,一度舉步維艱。

今年,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在2018年文旅招商中。利用這裡獨特的山林地貌,優美的生態環境,天然氧吧以及上個世紀保存完好的廠區、山林,獨特的軍工企業建築風格。著力打造「三線企業」,「五七」幹校,軍工文化遺存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未來,將修復開發當年響應「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號召,建造的防空洞。納入石鐘山5A創建規劃區。與雁列山森林公園內虹橋仙跡、狀元馬適墓、漢武帝江中射蛟、明太祖系馬樁等人文景觀連線打造。修繕方強曾經居住的房屋,完善五七幹校陳列館。復原知青宿舍,禮堂、商店、等人文景觀,按照當年的陳列布局展現,賦予懷舊情懷。在原幹校基礎上進行保護和開發建設五七文化園,展示五七幹校的實物和資料,讓人們全面地了解當時的特殊歷史,給人以深刻的感悟。讓他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文物保護單位。使之成為博覽歷史,生髮濃重情懷和激發熱情的地方。吸引當年下放到此的北京老幹部、老職工重歸故里,尋覓鄉愁。

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融入湖口大景區中。周末時光,約上三、五老友,在一個落葉飄零的秋季,倘徉山中,看夕陽西照,層林盡染。累了,在露天搖椅上,眯上眼睛,聆聽一曲肯尼·基的《回家》,任憑悠揚清亮、縹緲纏綿的薩克斯風在山谷回蕩、心中流淌。在五七幹校文化園,聆聽講解員講述老一輩中船人的創業奮鬥歷史。在戶外拓展區注意小憩片刻,品一杯咖啡,看看書法大師在這裡揮毫潑墨……這裡成為湖口集休閑、娛樂、拓展、住宿、懷舊為一體的又一旅遊民俗文化新區。

加小編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口熱線 的精彩文章:

湖口又有一大批人走進山裡,只為這一口!再不去就沒了……

TAG:湖口熱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