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爛在尼泊爾,嫁給「果實」的女孩

爛在尼泊爾,嫁給「果實」的女孩

在人的一生當中,結婚生子是為了繁衍下一代的行為,在這個尼泊爾的紐瓦麗族 中,婚姻習俗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其女子在她們一生中,至少經歷兩次婚姻。在很多文章上,作者均會介紹紐瓦麗笑女孩子第一次的婚禮是大約8、9歲的時候,即她們月經初潮前舉行。而她們的新郎則是一個果實。這個「新郎」是女孩子的父母幫她選 的,而她是心甘情願地嫁給它。這一行為在很多作者筆下則寫成是一種像征式的儀式,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這個果實的名字叫做「貝爾」(BEL),是一種青綠色的,外表堅硬的果實,中文名字「木橘」,為芸香科木橘屬下的一個種,這個婚禮儀式在紐瓦麗族叫Bel Bibaha,Bel 是果實的讀音,而Bibaha是紐瓦麗語婚姻的讀音,即婚姻之意思。

這種傳統,只有在尼泊爾的紐瓦麗族 中獨有,時至今日,這種傳統文化還一直保留,而尼泊爾其它民族沒有這種傳統,也覺得不能理解,覺得紐瓦麗人怎麼可以把自已的女兒嫁給一個水果呢?如果你的導遊或朋友他們不是紐瓦麗族 ,而他們並沒有深深地去了解紐瓦麗族背後的傳統文化,所以會出現誤導遊客的情況,他們會介紹這一個名不符其實的「果實婚禮」,而這個 錯誤最後,又可能傳到旅遊文章里。

紐瓦麗族 把這種儀式叫做YIHI,是指婚禮的意思,婚禮中做的貝爾水果只是婚禮的見證者而已,其角色並不是很多文章所說的「新郎」。紐瓦麗族 人其實把他們的女兒嫁給的新郎是神,這個神是「毗濕努」(Bishnu,是印度教里三大神之一)其中一個化身Subarna Kumar,在婚禮的時候,Subarna Kumar的黃金神像要貼在貝爾果實的表面,然後與這個小女孩子舉行婚禮。至於為什麼要用貝爾這個果實,而不用其它的水果,這則是因為在印度教里,信徒認為貝爾是一種吉利而神聖的果實,它是代表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濕婆神」。所以這個婚禮上,等於濕婆神的參與及見證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大咖v 的精彩文章:

由布岳風景如此秀美,值得去看一看!

TAG:旅行大咖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