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萊:一口爛牙的寶寶越來越多,等長出牙來再刷就晚了!
很多媽媽認為寶寶剛長牙
離齲齒這個話題還很遠
今天就告訴你一個可怕的現象
1歲半以後的孩子一張開嘴
10個裡有4個都是一口「爛牙」
有的寶寶牙已經長黑洞了
有的一排牙都被侵蝕的只剩了一小半
還有的牙齒長成了「地包天」
這裡要提醒1歲半以內寶寶的家長
如果再不注意乳牙護理
那這些可怕的牙齒問題
恐怕很快就要發生了
今天的文章,您將看到:
…乳牙不好好刷,到底有多可怕?
…什麼時候開始,就要給寶寶清潔口腔了?
…寶寶的牙膏該怎麼選、怎麼用,到底能不能用含氟牙膏?
…寶寶發燒、哭鬧、沒食慾……就是生病了嗎?
…不同月齡的寶寶,需要不一樣的牙咬膠!你選錯了嗎?
…寶寶出牙太晚,會不會不好?
滿滿一大篇乾貨
準備好開始了嗎
文章部分內容源自
張思萊做客「拜託了媽媽」時的觀點
一 、乳牙不好好刷,有多可怕?
1、乳牙得了齲齒,恆牙更容易得齲齒
寶寶的乳牙非常脆弱,幾天沒注意刷牙,就很可能變黃。再不抓緊護理,再過一陣兒就變黑了,甚至爛一塊兒。
大部分的媽媽覺得乳牙得了齲齒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遲早是要掉的,但事實是乳牙齲齒會嚴重影響恆牙的美觀,甚至影響寶寶頜骨的發育。
如果寶寶的乳牙得過齲齒,致齲細菌會一直存在在寶寶的牙齦里,那寶寶的恆牙也可能會得齲齒。
2、乳牙不好,會導致營養不良
寶寶消化的第一步就是咀嚼,寶寶的乳牙被損害,不利於正常進食的吸收和消化,進而會給寶寶帶來各種消化不良的疾病。並伴隨著各種吃飯時帶來的痛苦,如牙疼、塞牙等,寶寶會因此養成偏食的不良習慣,最終造成營養不良,影響他們的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3、乳牙不好,耽誤寶寶說話
寶寶乳牙齲齒嚴重容易導致脫落過早,對寶寶的語言功有很大影響。如果寶寶的上前牙缺失,就不能發唇齒音和舌齒音,嚴重的妨礙語言的學習。據調查,發現擁有健康乳牙的寶寶,比那些乳牙護理不到位的好孩子說話要早。
4、乳牙不好,寶寶會變醜
健康的乳牙在咀嚼時,能讓頜面部的骨骼和肌肉功能性進行很好的鍛煉,使頜面部發育正常。而乳牙一旦損壞,寶寶的面部發育也會受到影響。
二、寶寶出生後,就要開始清潔口腔了
寶寶每天吃很多次奶,又不會用清水漱口,口腔中殘留的奶和糖分,就成了細菌的培養皿,時間久了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口腔健康!
那怎麼給這麼小的寶寶清潔口腔呢?
用清潔的紗布纏在媽媽的手指上
或套上指刷
蘸溫開水(一定不能是鹽水)給寶寶擦拭口腔
牙齦、舌面、上顎和頰粘膜都要擦到
三、寶寶出第一顆牙開始,就要用含氟牙膏刷牙了
寶寶長第一顆牙開始,就要給寶寶開始刷牙了,要用適合寶寶月齡的嬰幼兒專用牙刷,和含氟的嬰幼兒專用牙膏,給寶寶刷牙!
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
必須給寶寶使用含氟牙膏
不用擔心會被寶寶吞咽掉,更不必談氟色變,不含氟的牙膏只能起到清潔作用,完全不防蛀牙!
但給寶寶使用含氟牙膏的量,要把握好:
3歲以內的寶寶,用米粒大小的牙膏量
3歲以上的寶寶,會吐出牙膏了,用豌豆大小的牙膏量就可以
木糖醇
不能替代含氟牙膏
有些媽媽會給寶寶使用木糖醇的潔牙棉棒,或木糖醇的護牙棒棒糖,但這些統統不靠譜,千萬別迷信木糖醇的護牙功能。
張思萊奶奶說了:「木糖醇也是糖!」,別想著偷懶、取巧用木糖醇的東西給寶寶護牙,媽媽省事寶寶又開心,這絕對不能替代用含氟牙膏,好好給寶寶刷牙!
Tips:一旦發現寶寶牙齒上有白色、黃色、或褐色、黑色的小斑點,就要帶寶寶及時諮詢牙醫治療了。
四、 不同磨牙棒適合不同月齡寶寶,千萬別亂用
寶寶出牙很難受
給寶寶選個適合的牙咬膠或磨牙棒
能幫助寶寶緩解這些不舒服的感覺
但,一定要選對
否則可能會很危險
↓↓↓
通常,媽媽們給寶寶選擇牙咬膠或磨牙棒,可能會是這些: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但這些,不管是天然食材的,還是塑料材質的,都不是任何月齡寶寶通用的,不同月齡寶寶應該這樣選:
1、磨牙餅乾,適合出牙前寶寶
磨牙餅乾適合還沒有出牙的寶寶,寶寶會用唾液慢慢把餅乾含化,在慢慢嘬、磨的時候,就是刺激牙齦,緩解出牙不適了。
但磨牙餅乾不適合已經出牙的寶寶,尤其是小牙已經完全萌出,如果餅乾被寶寶咬斷,很容易發生誤吸的危險。
Tips:一定要選擇寶寶專用的磨牙餅乾,一般餅乾不能吃,因為餅乾里添加的糖、鹽的調味料,不適合這麼小月齡的寶寶吃,很容易糖、鹽攝入超標。
2、手環型牙咬膠或咬咬樂,4、5個月剛開始出牙的寶寶
4、5個月開始萌出小牙的寶寶,手環型的牙咬膠或咬咬樂更適合,因為體積大,不會戳到寶寶咽部。前提是,一定要選擇大於寶寶口徑,不會被寶寶誤吃掉的。
3、曼哈頓球或能雙手抓握的咬膠,7、8個月的寶寶
7個月左右,可以給寶寶選擇大一些,可以雙手抓握的咬膠,比如曼哈頓球。寶寶在雙手抓握、啃咬的過程中,不僅緩解了出牙不適,還鍛煉了手眼腦的動作協調,和寶寶手部群的發育,一舉多得!
4、天然食材磨牙棒,10個月以上的寶寶
10個月後,才可以給寶寶選擇天然食材的磨牙棒。像黃瓜條、芹菜條、胡蘿蔔條這一類的磨牙棒,也很有優勢,磨牙的同時,還補充了維生素。
但要注意的事,這些食物條,也很容易被咬斷,所以不適合吞咽發育還不完善的小寶寶,即便是10個月後的大寶寶,也要防止食物塊誤吸的危險發生。
Tips:無論是哪種磨牙棒或牙咬膠,在給寶寶用的時候,旁邊必須有大人監護,以免發生危險!
五、寶寶出牙晚,是不是缺鈣?有沒有問題?
「不能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簡直太洗腦!很多家長就不能接受,自家寶寶比別人家晚這件事,什麼身高、體重、說話清不清楚都要比,連長牙早晚也不例外!
寶寶出牙稍晚幾個月,就擔心是不是缺鈣?是不是營養不夠?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其實,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都不太一樣。
出牙早的,可能4、5個月就開始長牙了
還有些7、8個月開始長牙的
出牙晚的,可能1歲多才開始長牙
這都沒問題,不用太著急
寶寶的出牙時間和遺傳也有關係
但,如果寶寶一歲半了,還沒有出牙,就要去醫院檢查了!
六、寶寶發燒、哭鬧、沒食慾,未必是生病,可能是要長牙
寶寶哭鬧不停,給餵奶也不愛吃,摸摸頭還有點兒發燒,恐怕這時候新手媽媽們都慌了,娃這是不是要生病啊,趕緊去醫院吧?
千萬別急著去醫院
寶寶有這些狀況
可能是要長牙
而不是生病了
1、流口水
隨著寶寶牙齒的萌出,刺激了唾液管口,唾液分泌得更多,但孩子還不會吞咽口水,就會順著小嘴兒流出來了。
怎麼辦
???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每次吃東西時,大人要誇張的吞咽給寶寶看。最好讓爸爸來做示範,因為爸爸有喉結,寶寶看得更直觀。
寶寶越早做這個訓練越好,不僅能更好的吞咽食物,更不會挺大了還流口水。
Tips:如果寶寶到2歲還流口水,可能就是病了,要去看醫生哦~
2、抓耳朵
寶寶出牙時不舒服的感覺,比如疼,有可能通過神經傳遞到寶寶耳朵這邊,寶寶就老抓耳朵、拽耳朵
3、咬東西
寶寶拿什麼都想放嘴裡啃。一個是寶寶口欲期在探索世界;另一方面就是寶寶出牙期,牙齦會不舒服,啃一啃緩解不適。
怎麼辦
???
別阻止,保持寶寶的小手和玩具清潔,只要是不危險的東西,盡情啃好啦~
4、食欲不振
大人牙疼還不愛吃飯呢,何況寶寶了!寶寶要長牙了,牙齦也很不舒服呢,可能會對吃奶、吃飯不感興趣。
怎麼辦
???
別擔心,這只是短暫的一段時間,很快就會好了。只要寶寶的身高體重發育在正常範圍內,就不用著急。
5、吐舌頭
寶寶出牙期,牙齦不舒服,寶寶可能會吐舌頭,舔牙齦,緩解不舒服的感覺。
6、不停哭鬧
寶寶出牙不舒服,又不知道自己這是怎麼了,哭鬧一下宣洩宣洩煩躁情緒,很好理解吧~
怎麼辦
???
轉移寶寶注意力呀!好玩的、有趣的玩具、遊戲伺候著,幫寶寶忘記出牙的痛。
7、低燒
有的寶寶長牙確實會出現體溫比平時略高的狀況,查看寶寶口腔,會發現局部牙齦發白,或輕微充血紅腫,但絕不是高燒,這個爸爸媽媽要有鑒別。
Tips:如果寶寶牙齦血腫厲害(牙齒長出部位充血腫大),應該及時去看牙醫,防治血腫破潰感染。
移除


TAG:拜託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