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醫生給你3條防「肝硬化」的科普常識啊
一提起肝硬化
許多患者就會談之色變,畏之如虎
認為得了這個病沒有任何迴轉的餘地了
或者出現情緒失控、悲觀消極
甚至病急亂投醫的情況
肝硬化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肝病科主任周觀林
帶領大家正確認識肝硬化
導致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肝硬化的形成是由於一種或多種的病因長期反覆的肝臟損傷,導致纖維組織增生和肝細胞結節狀再生,形成假小葉,最終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的形成,常見的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酒精、自身免疫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血吸蟲性肝病等。
得了肝硬化該如何防治
1、保持良好的心態
得了肝硬化,許多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甚至絕望的心理,消極治療;或是為了追求療效,相信各種偏方,反而耽誤了治療的時機。所以,建議肝硬化患者要積極面對疾病,儘可能保持好心態,到正規醫院就診,積極配合治療,這才是控制疾病進展的最好方法。
2、重視檢查
許多患者對檢查十分排斥,或是認為只要服藥就可以了,殊不知定期規律的檢查對於肝硬化治療也是十分重要的,更有助於評估療效和判斷疾病進展情況。常規檢查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肝纖維化指標、甲胎蛋白、腹部B超和肝硬度等,其他如病毒載量、胃腸鏡、上腹部CT或MRI等可以根據具體病情進行複查。
3、接受正規治療
針對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需要治療,如抗病毒、戒酒等。目前,中西醫在抗肝硬化方面也有了較多的治療手段,患者應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正規治療。
肝硬化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階段,病人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和肝臟功能的異常,病情在活動期或有嚴重的併發症需要住院治療,當病情相對穩定的時候,病人就可以出院調養。病人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家裡,那麼病人在院外應該如何自我管理呢
監測六個癥狀
腹脹:
腹脹是肝硬化病人的常見癥狀,也是腹水出現或增加的最突出癥狀。因此病人應該注意觀察,如果腹脹明顯加重,應該警惕是否腹水出現或增加,可以通過測體重、或腹圍進一步確認。
腹痛:
腹痛是腹腔感染的突出癥狀,如果出現脹痛,應該警惕是否出現腹腔感染,一旦發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此外,消化性潰瘍、胰腺炎、膽囊炎均是肝硬化病人容易合併的疾病,這些疾病都可以表現腹痛,病人自己很難辨別,因此發生腹痛時,尤其是持續不能緩解的腹痛,要及時就醫。
下肢浮腫:
是低蛋白血症的信號。如果出現雙下肢的凹陷性水腫,應到醫院檢查肝功能,看血清白蛋白是否下降,如果嚴重下降應及時補充。
發熱:
發熱往往提示病人發生了細菌感染,肝硬化病人由於機體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感染是自發性腹膜炎,也稱為腹腔感染。腹腔感染如果不及時控制,則會進一步加重肝功能衰竭。發熱是腹腔感染的信號之一,如果發現體溫升高,應提高警惕,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尿量: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確診是否存在腹水最好的方法是做腹部超聲檢查,但是每個患者不可能隨時做B超檢查。正常情況下,尿量與我們每日攝入的水量應該平衡,一般每日1500-2000 ml,如果尿量明顯減少,有可能出腹水。另外還要根據每日的尿量情況調整利尿劑的用量。
大便次數及顏色:
正常人每天排便一次,大便性狀不硬不稀。如果出現大便次數明顯增加,質稀,要警惕是否出現腹水、腹腔感染、腸道菌群失調或感染性腹瀉。正常大便為黃色,如果出現大便發黑或水沖後發紅,要考慮存在消化道出血,應立刻叫急救車或到附近的醫院就診。
備用三種器具
溫度計:
肝硬化病人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現感染,因此平常要備1支溫度計,如果感到發冷,或身體不適,應注意體溫,如果有發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尿液量筒或帶刻度的尿壺:
必要時用來計量每日的尿量。
家用體重計:
有腹水的病人在應用利尿葯期間用來監測體重的變化,體重下降以每天0.5 公斤為宜。
備服三種藥品
腸道菌群調節劑:
如乳酶生、培菲康等。肝硬化患者常合併菌群失調,易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癥狀。家裡常備這些藥物可以在出現這些問題時及時服用,這些藥物安全、副作用小。
雲南白藥:
這是一種口服止血藥。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往往突然發生,且來勢兇猛,一旦發生應儘快到醫院就診或叫急救車,但患者到醫院或叫急救車都是需要時間的,在到醫院前,患者可先自己服用雲南白藥,對止血有幫助,一般用涼開水沖服1g。
乳果糖製劑:
肝性腦病也是肝硬化病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輕者僅表現性格行為的改變或頭暈、記憶力減退,嚴重者可出現神志不清。患者如果大便不通暢、進食較多含蛋白質的食物就容易誘發肝性腦病。乳果糖能夠改善腸道內環境,減少血氨的吸收、促進有毒物質的排出,預防肝性腦病。
病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就能夠及時把握病情變化,防止因疏忽延誤治療。
來源: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


※牙膏要買對不買貴,全世界最好用的8大牙膏,中國也有2個上榜啊
TAG:貓膩超人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