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熱潮退去,無人貨架何去何從?

熱潮退去,無人貨架何去何從?

近日,一篇名為「江湖再見」的公告聲稱果小美「今後將沒辦法陪大家了」。此後,雖然官方出來闢謠,說明公告並非果小美所發,卻公開承認公司正進行戰略轉型,下一階段將主攻雲端電商。聯繫近日多地果小美業務停滯的新聞,「倒閉傳聞」不脛而走。近日,記者走訪部分濟南果小美無人貨架的點位看到,貨架上商品幾近清空,官網熱線長時間無人接聽。

濟南果小美無人貨架的運行情況,也折射出當前整個無人貨架行業的困境。最近,GOGO小超、七隻考拉、猩便利等無人貨架企業負面信息纏身,要麼「倒閉」要麼「面臨倒閉」。無人貨架曾經以其低成本、易操作等優勢,藉助巨額融資迅速火遍全國,如今好景不再,無人貨架企業倒閉的消息頻頻傳出。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多數無人貨架都面臨著品類單一、貨損率高、管理困難等眾多難題。「百病纏身」的無人貨架是否已走入寒冬?

在高新區一座寫字樓內,擺放著幾乎清空的無人貨架。(張帥 攝)

貨物寥寥無幾 行業前景不樂觀

一面是果小美官方網站上打出的「比網點快,比屯貨爽」的廣告,一面是幾近清空的貨架……在高新區一處寫字樓內,兩排碩大的「果小美」無人貨架上零星放置著四五盒速食麵、兩三瓶可樂、五六盒奶茶。掃描貨架上方的交易二維碼,可以看到6層貨架上此前應該擺滿了數十種零食、飲料。這家鋪設了果小美無人貨架的企業的經理王茜告訴記者,前幾天兩個自稱是果小美員工的人搬著箱子,以產品快過期為由,收走了貨架上的大部分貨物。此後近一周時間,沒有再來補貨。

5月15日和16日,記者多次撥打果小美官方網站給出的全國服務熱線,然而系統要麼提示「您撥打的線路全忙,請稍後再撥」,要麼就是長時間無人接聽。這種狀態與網路上頻繁曝出的果小美撤出部分市場、大量裁員等新聞形成了呼應。從目前來看,這並非是首家爆出「面臨倒閉」的無人貨架企業。5月19日,有媒體爆料,七隻考拉「90%的網點都已撤櫃」,對此,七隻考拉聯合創始人單長江回應:「公司沒有倒閉,正常運營,但是方向有變化,貨架業務是停了。」便利蜂內部員工稱,便利蜂除現有的8個智能貨櫃試點城市及3個欲鋪城市之外,剩餘38個已鋪設簡易無人貨架的城市將全部撤站。猩便利被曝出在一二線城市的布局進行收縮、調整……整個無人貨架行業已經籠罩著一層陰霾。

融資近30億元 一度瘋狂擴張

近年來,無人貨架憑藉低門檻、技術簡單、低成本等優勢,很快在一二線城市推開。

記者從多家無人貨架企業官網了解到,他們大多以企業和部分機關單位的辦公室場景為目標鋪設點位。技術上也很簡單,一個五到六排的貨架,頂端貼上支付二維碼,貨架每層放置零食、飲料。整個貨架完全敞開式,沒有鎖、沒有監控,顧客購物全憑自覺。

「從技術層面上講,無人貨架就是利用一個微信小程序做後台支撐。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花一周時間就可以搞定,實力雄厚的企業花一天就能做出來,沒有技術門檻。」濟南一家此前涉足過無人貨架的企業負責人蘇劍告訴記者。

儘管早在一線城市做過嘗試,但是無人貨架真正火起來是在2017年底獲得巨額融資,並在全國市場瘋狂擴張之後。比較知名的有2017年3月成立的七隻考拉,在2017年9月獲得執一資本領投,經緯創投跟投的5000萬元A輪融資。2017年6月成立的果小美,在2017年8月連續披露Pre-A和A輪融資;猩便利於2017年9月獲得光速中國以及美團點評系高管張濤、王興、葉樹蕻、王慧文的1億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等。

一組數據顯示,無人貨架行業在2017年下半年迎來風口,最瘋狂的時候行業湧進來50多家企業,融資額近30億元。憑藉巨額資金支持,無人貨架很快在全國鋪開。

供需不對應 影響消費體驗

然而不到半年時間,無人貨架風光不再,相繼有企業退出市場,一些還在活躍的企業也面臨貨品單一等用戶體驗不佳的困擾。

記者看到,在另一棟辦公樓里,還放置著餓了么、每日優鮮等幾個品牌的無人貨架。貨架上擺放的大多是泡麵、糖果、膨化食品、瓜子之類保質期長的常見零食。工作時間,辦公室滿滿坐著上班的人,卻很少有員工去掃碼買東西。

企業員工購買最多的品類是午餐。除非這些無人貨架能上線一些三明治、熱狗之類的午餐,否則現有商品的銷售速度很慢,很多時候一兩周時間也補不了一次貨。但如果貨架上擺放新鮮食物,可能會牽扯到溫度、保質期等一系列問題,對於無人貨架企業來說,風險高、成本不可控。

貨損率接近40%

除了產品單一,貨損率也一直考驗著無人貨架企業。

王茜告訴記者,她曾經遇到過一個給無人貨架補貨的人。上完貨後,按照企業要求,他要拍一張照片上傳系統,以證明貨物在物流環節沒有遺失。「這種方法無非就是防止物流配送環節出現盜損問題,但沒有技術含量。就算是拍照了,事後他們再拿走你也不知道呀?」除了物流環節,還有客戶端。「不少消費者掃了二維碼,但有沒有支付是個問題,更是個考驗良心的問題。」

此前,果小美創始人曾表示,貨損率超過5%,就會撤掉這一位置的貨架。然而,領蛙(無人貨架品牌)投資人蔣海炳透露,規模較大的兩家無人貨架企業貨損率都接近40%。

「多數從業者可能認為辦公場景相對封閉,熟人之間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約,即便有盜損情況發生,也應該在可控範圍內,但目前來看他們預想的結果和現實差距較大。」多年從事供應鏈管理服務的劉志說,身邊有些朋友也幹了這一行,但都在這段時間退出了。

果小美創始人曾公開表示,其日營業額在百萬元左右。按照10萬個貨架來計算,意味著單個貨架日營業額僅有10元。「在沒有找到更好的變現方式前,只能依靠『燒錢』維持經營。」劉志說。

醉翁之意在流量

果小美創始人閻利珉表示,將場景設在辦公室,除了目標人群的信用級別高、場景有約束力外,最關鍵的是,辦公室是一個高頻的線下流量入口,而且不需要任何額外的流量獲取成本。顧客在掃碼的同時,也將個人的微信號、頭像、地理位置、企業名稱、消費商品名稱,甚至與哪些公司有業務往來等信息貢獻給程序。「在得到這些信息後,微信小程序後台具備搜集大數據功能,可以根據客戶平時的消費習慣,推薦附近超市、餐廳售賣的同類產品,也可以根據業務和興趣需要植入廣告等。流量、大數據這些資源可利用的前景廣泛。」蘇劍分析稱。

夢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大數據、流量等潛力股得到真正的用武之地前,不少無人貨架已經退出舞台,多與資金鏈斷裂有關。「受制於貨損率、貨品單一、管理困難等原因,無人貨架單靠賣貨難以實現盈利。投資者們發現這個『坑』有點難填,於是開始紛紛撤資。」劉志說。

智能貨櫃成為轉型方向

粗放式的無人貨架發展受困,很多玩家把目光轉向了智能貨櫃。智能貨櫃融合稱重、位移、視覺識別等技術,可以改善盜損問題,被很多人稱為無人貨架下半場轉型的方向。目前,猩便利、便利蜂、七隻考拉等無人貨架玩家紛紛表示將轉戰封閉式貨櫃。

不過,智能貨櫃能否真正解決無人貨架痛點還有待驗證,而且無人貨架企業轉型布設智能貨櫃,成本是一個很難繞開的問題。這根「稻草」到底能救命,還是會壓死「駱駝」,尚無定論。有業內專家認為,智能貨櫃更適合開放式的場景,由於辦公室場景人員較為集中,智能貨櫃可能會引起排隊購買的情況,用戶體驗未必好。但是,還是有不少無人貨架從業者對這一領域充滿信心。他們認為,無人貨架市場容量大概有400億元,目前企業都處於試錯階段,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濟南 的精彩文章:

濟南楊樹「打針」啦!你若看到可千萬別拔
「小裁縫」的「大匠心」

TAG:愛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