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邀訪學者論壇趙剛:細讀陳映真的小說《忠孝公園》

邀訪學者論壇趙剛:細讀陳映真的小說《忠孝公園》

2018年4月11日,文研院第四期邀訪學者內部報告會(第五次)在北京大學靜園二院111會議室舉行。文研院訪問教授、台灣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趙剛作主題報告,題目是「細讀陳映真的小說《忠孝公園》」。文研院院長鄧小南、常務副院長渠敬東、院長助理韓笑,訪問教授楊建華、孫歌、韓潮、嚴志斌,訪問學者張治、戴海斌、蘇芃、孫正軍、徐建委、劉亦師、高波,北大中文系教授賀桂梅等參與討論。

趙剛教授首先感謝文研院的邀訪。難得的駐訪機會使他得以在陳映真全集出版之後擁有一段完整的時間,既能夠同其他學者學習互動,又能夠專註而有效地閱讀陳映真全集的部分書目,以期重新掌握其文學作品,特別是晚期小說(如《忠孝公園》)的思想內涵。對於陳映真文學研究者和愛好者而言,全集的出版為他們提供了研究便利及研究要求。趙剛教授表示,他的研究方法較為傳統,需要對文本、作者與時代語境這三重因素進行交互編織的理解,即所謂的「知人論世」。因此,全集的出版對其新一輪的陳映真研究而言非常重要。

《忠孝公園》作於2001年,約略同一時期的小說還有兩篇,即《歸鄉》(1999)與《夜霧》(2000)。這是陳映真創作的最後三篇小說,需要注意的是,它們與之前的最後一篇小說《趙南棟》(1987)相距長達12年。陳映真是一個公認的「思想型作者」,他總是以自己的思考回應時代的挑戰。因此,世界在其間發生的變化,其令陳映真激起的危機感和介入思索方式就變成了理解陳映真晚期文學的關鍵。

陳映真先生

十二年間,世界格局發生的重大變化使得陳映真迫切地對幾個問題展開焦點思索,其中包括:舊殖民的傷害及其遺留問題、1950年代以來台灣的歷史反思與整理、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發展等等。

本場報告中,趙剛教授細密地分析了小說的兩個主要人物——林標與馬正濤。他指出,兩個沒有交集的人物之間覆蓋著共同的近現代史。在具體的歷史敘事之外,趙剛教授對「罪意識」這一陳映真晚期著作中最繁出、最重要的主題著墨較多。趙剛教授在比較林標與馬正濤這兩個角色後指出,陳映真更為立體豐富經營的對象其實是後者。究其原因,無非是陳映真對於「加害者」有著更為強大的思想、道德與情感投注。

《忠孝公園》層次豐富,指類繁多。在歷史與現實的敘事方法之外,陳映真也動用了高強度的象徵手法。趙剛教授認為,「忠孝公園」本身就是一個超級象徵,且分別以樟樹與木棉象徵了「忠」與「孝」這兩個人倫道德條目的危機崩解狀態。趙剛教授表示,在所有繁多的指涉之中,《忠孝公園》於作者來說最具痛感。在冷戰與內戰的歷史脈絡及新舊殖民與壟斷資本主義的結構下,社會與人群的道德底線面臨喪失的危機。脫殖民化與重新做中國人,這兩件事其實經常是同一件事。使當代台灣社會的道德肌理免於溶解是時代擺在兩岸中國人面前的共同挑戰。

趙剛教授指出,陳映真書作《忠孝公園》,講的也是大陸的故事。大陸本身也在新舊殖民的遺留與影響之內,而非之外。對偽滿洲國與日據時期的反思固然不可迴避,時代擺在我們眼前的要求作答的,其實更是兩岸中國人該如何面對自身在各個方面(經濟、社會、文化格局、道德想像以及知識構造)與「美國」的相對關係。因此,《忠孝公園》是借兩個小人物的悲劇來訴說當今中國人的家、國、天下的問題。可謂所說者小,所指者大。

趙剛教授最後指出,閱讀陳映真文學,與所有重要文學文本一般,要求讀者細讀:細細耙梳其中的複雜歧義,細細品味其中的光曖豐潤。同時也要求讀者感受並領會貫穿於陳映真文學之中毫不妥協的畢生使命:結束那因新帝國主義與新殖民主義而造成的民族分裂。

責任編輯:國曦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