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兄dei,你究竟在害怕什麼?

兄dei,你究竟在害怕什麼?

最近,詠開在做關於同志群體的眾籌周邊。他準備了一些印著詠開Q版圖案或者只印著彩虹的襯衫、抱枕、杯子出售。而更關鍵的在於,這些產品上,都帶有一句「你不需要足夠優秀,才有資格成為同志。」

隨後,詠開便又發出了這樣一條微博。

並在評論區這樣寫道:

同時,竟然還有網友在評論區建議到,能不能把彩虹的標識放在衣角。

而這場活動最終以下圖作為結局,詠開推出了無字版T手機殼以及抱枕,並向大眾表達自己考慮不周的歉意。

這件事情,最令我感到心疼和無奈、甚至心碎的,就是詠開的「抱歉」。「歉」意何來?!

我理解大眾的畏懼,完全懂得對於原版產品他們那想買又不敢買,買了想穿又不敢穿的心理。這些人中可能有一部分是同志平權支持者、有一部分是(還未出櫃的)同志,他們害怕自己被特殊化,害怕自己給自己貼上一個「邊緣青年」的標籤,恐懼異樣的目光、窸窣的笑聲、莫名的低語。詠開選擇原諒的他們的膽怯,甚至不必要地為那句「你不需要足夠優秀,才有資格成為同志」致歉,那麼現在,我想聊聊這些人究竟害怕的是什麼?

很多時候,我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對於同志來說,當前的社會環境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

我感動於那些人們身穿彩虹坦然遊行的場景,也欽佩於那些樂於發聲的個體、組織。我承認,如今LGBT群體的被關注度在提高,他們自身的自我認同感也在不斷加強。

可是很多時候,我更容易的會悲哀,這份悲哀的確來源於當前對於同志群體的權益不公,而更可怕的是,這份悲哀往往更來源於同志群體本身和所謂支持他們的人,當然,也來源於自己。

不知何時而起,支持同志,成為了先天的「政治正確」,很多傻孩子把這個當做彰顯自己特別的手段,似乎「支持同志」能彰顯他們的博愛與公平正義;部分同志也在做著污衊「我為我同志的身份而驕傲」這句話本意的事情,比如一些男性或者女性同誌喜歡對女生「動手動腳」,而女生也不自知自己在被侵犯(當然這些人垃圾不代表所有同志垃圾);同時,在互聯網上出現了很多關於對gay的調侃,比如「教你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gay」「一秒認清一個gay」「測試你有多大幾率喜歡同性」(我就不懂,為什麼沒人能教教我「如何一秒辨別異性戀」「測試你有多大幾率喜歡異性」);在我周邊,有一些朋友會也很喜歡討論關於同志的話題,用詞往往會是「他們gay……」同時,更有一些人,用自以為學術和理性的視角,從人類發展、社會倫理等等如此「心懷天下」的方面,說著「反同」的話。

而最最關鍵的是,就包括我自己,都難逃偏見或是恐懼的深淵,連我自己都願意訴諸「我覺得gay很優秀;我覺得他們敢於承認自己的勇氣很不凡。」面對有人表示自己可能喜歡同性時,我會下意識的呈現一個驚訝狀態,而同時,在心底深深地對自己表示鄙視,又無奈的將自己卑微合理化,化作一句無可奈何的「哎」。

我很贊成思達的話「歧視不僅是惡語相向,往往也是在劃分你我。」特殊性本就是本質,在如今過度對於同志的討論中,事實上,這種不同被放大了,換句話,就是「你」「我」之間鴻溝的裂口被更大的撕裂開來。很多時候,我看一些非同志人群討論同志時候,心理的變化一般是:不舒服——好奇怪——真難過——好傷心——鄙視自己。他們肆意的談論這群人,目的只是表達自己那可恥的偏見,就像七大姑八大姨一樣,講著一些自high卻傷人的故事。而我,縱使內心對他們鄙視到極點,什麼反駁都不想說,因為我怕,我怕。

我這個人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當前社會,社會對同志群體包容度在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在接納、寬容(原諒)這個群體。」

仔細想想,這句話在本質上凸顯了一個有點可怕卻是事實的信息:同志群體彷彿先天的就呈現一個低姿態,在卑微乞求大眾的接受自己愛人的性別。但是,這份卑微不來自於同志自身,來自於偏見下合理權益未得到保障的現狀。所以我們需要發聲,需要更多人發聲,如馬薇薇言「出櫃不是同性戀出的,是大家一起出,讓這個柜子真正消失。」但是我們必須認清,發聲不是在彰顯我為自己的不同而驕傲,甚至都驕傲「上天」了;發聲是為了讓同志爭取到本應屬於他們的權益。「我為我同志的身份驕傲」的本意也不是我愛了同性我驕傲,那你當然也可以說你愛異性你驕傲啊,因為擁有愛人的能力本身這就值得自我欣賞。而「我為我同志的身份驕傲」是在如今本不平等的社會上,喊出的一句自我振作的口號,是「我想幸福」的宣言,是為更多人在當今社會謀求安身立命根本保障的公民意見。

同時,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敢於承認自己不同很值得感動,也值得欽佩;請注意,值得欽佩的不是不同本身,而是選擇「自視」。可一旦,一些人把不同當做滿足自我其他慾望的手段,這份不同給人的低微印象就極為輕易的由小擴張到大,使得不同本身變得異常卑鄙。

同志不特別,從不特別。對於同志這個群體來說,不過就是愛人性別與自己相同。你要非說同志特別,最特別不過權益缺失

請記著,不要把對個人的鄙視牽連到整個群體;也別把對個人的讚揚誇張為對群體的褒獎。可不可以學會好好說話,比如這樣:

老子鄙視你,對鄙視的就是你,無關你愛人性別;

老子誇讚你,對誇讚的就是你,也無關你愛人性別。

而最後,今天是5月17日,為「國際不再恐同日」。

我們回歸最初的疑問:這些人包括我自己,究竟害怕的是什麼?

其他人在害怕的我想留給大家思考

而我想,我害怕的是虛無的驕傲,缺失的是真實自視的勇氣,恐懼的是我(們)卑微的事實。

最後,我們發現現在很多話題都在關注同志群體,比如「當前中國,同志應不應該……」,作為反方往往論證的邏輯是「因為當前中國社會條件不成熟,所以不應該。」而我想用蟲仔的話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社會條件不具備,一些事情對於同志或是其他人風險特別大。可是我們應該想一想,如果每一個人都不出櫃,沒有人出來說,你所謂的這個社會條件何年何月才能具備啊。舉個不是太恰當的例子,你忍心對馬丁路德金說,你看你要是出來說話,你的家人會遭受風險,你自己也會遭受風險,果然他最後就死了,可是你忍心對他說你不應該嗎?應該是什麼意思,這是正確的事情,不是簡單的利弊和厲害可以阻斷我們做的。社會條件真的是個悖論,你想想,社會條件不具備,我們不應該這麼做;社會條件具備了,這個問題消失了,那我們今天還談論這個話題幹什麼呀!

人啊,有時候就是要勇敢,當一個人的不勇敢陷入「沉默的螺旋」後,那就是群體的失聲,犧牲的是大多人的權益。平等帶來的幸福感,或許就是當人做出了不傷害別人的選擇時,權益得到保護、流言盡量消釋、行動稍微順利。

愛一個人,愛誰都無對錯之分,沒了權益,當然爭取,但是,也別太嘚瑟,污衊了一些善良的本質。

我已經愛的這麼卑微,最大的願望莫過於一句淺淺的放過

標題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截圖來自 @陳詠開的微博在此 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Vivian塔羅五月運勢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