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D結構光+5G,OPPO緊握未來行業的兩大熱點在手

3D結構光+5G,OPPO緊握未來行業的兩大熱點在手

作為國內知名品牌,OPPO在手機行業的位置可以用舉足輕重來形容。或許說到OPPO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線下隨處可見體驗店、已經眾多綜藝節目冠名。但是這類營銷只是OPPO成功故事的1/2,還有1/2是什麼呢?日前OPPO用實質性的行動展示了另外的1/2——技術研發。

OPPO完成了全球首次基於3D結構光技術的5G視頻通話

在今年的5月10日,OPPO在深圳完成了全球首次基於3D結構光技術的5G視頻通話,引起了行業不小轟動。在此之前,只有蘋果推出的iPhone X一款手機搭載了3D結構光技術,當時有消息稱,這項技術將領先安卓陣營2年。

OPPO成立技術團隊,自主研發3D結構光技術

在以往,國產手機品牌很多是依賴供應鏈實現技術的創新、產品的迭代,諸如多幀降噪、雙攝技術大都來自供應商提供的解決方案。但是OPPO深知依賴供應商技術來實現顯然是不妥當的, 於似乎在2017年底,OPPO決定成立自己技術團隊來攻克結構光技術。OPPO的計劃是要在最多6個月內完成結構光發射端,接收端和結構光解碼晶元整個硬體方案的選型、硬體預研、試產和驗證等工作。不得不說,這的目標對於硬實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以至於同行里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

但顯然這並不會阻礙OPPO在這項技術進程,最終OPPO在半年時間裡實現了4輪硬體方案迭代,完成了定了高目標。OPPO的3D結構光技術不同於蘋果,蘋果的需要3萬個結構光紅外線點才能生成2048維的人臉安全特徵碼。OPPO自己的方案之需要1.5萬個,其識別人臉時間只要0.1秒,可以說是非常迅速了。此外,其方案可以可用於摺疊屏幕之上,為行業的下一個發展提供一個方向。

蘋果Face ID的實現除了靠硬體之外,還涉及到一個3D人臉識別的演算法。但是這對於OPPO來說似乎有點困難。當時的國內並沒有成熟的3D人臉識別演算法,OPPO依然決定自行研發3D人臉識別演算法。通過演算法團隊與硬體團隊深度合作,其3D結構光硬體完成10萬人次的3D人臉數據的採集,為其技術的商用提供了穩固的硬體基礎。此外,OPPO還搭建了一個500TFlops大型訓練伺服器,聯合供應商深入探討3D人臉識別演算法,在演算法研發追求到極致。最終OPPO完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識別精度達到百萬分之一的3D人臉識別演算法。這一點在行業里無疑是新的突破。

OPPO 3D結構光技術具有更多應用場景

當然了,OPPO在3D技術上也探索了更多可能性,讓其不僅僅用於人臉解鎖或者人臉支付,而是有了更廣泛應用場景。例如在時下女最為看重美顏方面。基於該項技術,其能生成一張精度達到0.6毫米的3D人臉模型,相比傳統的2D照片更精確區分臉部各項器官以及特徵。基於此來提供更加精準的美顏方案。此外,該項技術還用於模擬影棚燈光效果的3D補光渲染,帶來出色的3D光效效果。

3D結構光背後,5G也成下一個熱點

除了3D結構光之外,這次還出現了行業接下來發脹的中重點—— 5G,這次OPPO給我們展示了通過高通5G新空口原型機進行了一次視頻通話。OPPO結構光技術搭載在定製版R11s上,手機前置攝像頭與結構光攝像頭分別捕捉可見光圖像與深度信息後,通過5G網路傳輸到遠端顯示器上。

早在2017年底,3GPP就制定了首個5G標準,隨後5G部署進入加速期,預計在2019年實現預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相比較4G,5G無論是在連接速度、連接設備數量,還是通訊延遲、物聯網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得到質的提升,甚至可能會對未來的產品體驗產生變革般的影響。

而OPPO在這這方面顯然早已提前布局,在今年1月IMT-2020(5G)推進組在北京發布了第三階段技術規範時,OPPO成為參與規範制定的唯一終端廠商。隨後的4月,OPPO在中國深圳設立研究院總部,並在上海、東莞、美國矽谷多地成立研究院,為其奠定了技術研發基礎。

寫在最後

對於那些並不真正了解OPPO的人,總喜歡將OPPO的成功歸納為找明星代言、綜藝節目贊助等營銷方面。但是OPPO在技術研發方面卻從未停止腳步,其始終堅持用技術研發給為用戶群提供更佳的用戶體驗。而一向低調的OPPO的選擇在全球貿易格局翻天覆地的今天亮出大招,就是其對自身實力的自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honeTV 的精彩文章:

「張老闆」新作一加6依舊「不將就」么?看完這四點自有答案
OPPO 5G&3D結構光媒體溝通會遭曝光,一場變革行業狂潮或將來襲

TAG:Phone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