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特斯拉:北汽新能源是否前路漫漫?
國人談電動汽車,言必特斯拉。但是,人們口中的特斯拉最近出了點麻煩:產能跟不上、資金告急……甚至有說法稱特斯拉快倒閉了。
特斯拉前段時間發布了第一季度財報:缺錢、缺車、缺人,內外交困。甚至有人唱衰,說特斯拉看上去離破產又近了一步。
如今,被視作偶像的特斯拉深陷泥潭。對比之下,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未來的道路如何?能活多久?CNEV中國新能源汽車網策劃系列選題,以北汽新能源、比亞迪、新造車勢力蔚來汽車、威馬汽車為對比對象,來預測這些車企未來的發展之路。
北汽新能源VS特斯拉
單就爆出的新聞來看,北汽新能源並沒有特斯拉所面臨的缺人、缺錢、缺車的問題。如果從企業各個方面的實力來看,北汽新能源的情況又如何呢?
企業屬性
2014年3月21日,國內股份制新能源汽車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大興掛牌成,由北汽發起並控股。北京汽車是傳統意義上的汽車企業,由此衍生出來的北汽新能源也應屬於傳統車企。
特斯拉創立於2003年,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馬克·塔彭寧(Marc Tarpenning),2004年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進入公司並領導了A輪融資。
特斯拉最初的創業團隊主要來自矽谷,用IT理念來造汽車,而不是遵循底特律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廠商思路。在當時,特斯拉可謂是典型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
從這方面來說,北汽新能源區別於互聯網思維造車的特斯拉,與之應該分屬兩個陣營。雖然在企業屬性上有區別,但對於企業的經營發展影響不會太大。
車型對比
北汽新能源車型包括EH、EU、EX、EV、EC五大系列車型系列,補貼後售價並不算高,屬於平民車型。
特斯拉車型包括Model S款四門純電動豪華轎跑車、Model X豪華純電動SUV以及Model 3,根據網上報價,價格在65萬-140萬之間。特斯拉走的是豪華路線,目標客戶鎖定在中產階級以上。
二者的車型定位於不同的消費水平,消費者分屬不同的階層。孰好孰壞不能直接對比,直觀比較的話,可以參考各車企的收入和利潤。
銷量
2017年,北汽新能源全年總銷量達103,199輛,同比增長98%,成為國內年產銷超過十萬輛的純電動車企,連續第五年位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名。在全球市場上,北汽新能源首度超越特斯拉。
2018年一季度,北汽新能源銷量21251輛。
2017年,特斯拉全年銷量103122輛。2018年一季度特斯拉總產量34494輛。
融資估值
有關北汽新能源的融資新聞不多,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8月,北汽新能源宣布完成B輪融資110億。
截至評估基準日2017 年10月31日,北汽新能源經審計的賬面凈資產為165 億元,採用市場法評估評估值約為288億元。
目前,北汽新能源正積極籌划上市。4月25日,在2018年北京國際車展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將於今年三季度上市。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表示:「目前,股本方案包括上市方案已經完成並且通過,正在等待證監會的審批,近期應該很快會有消息出來。」
特斯拉2003年起開啟A輪融資,至2008年2月完成4000萬美元E輪融資,涉及資金超過1.45億美元,其中不包括馬斯克自掏腰包為公司貢獻了7000萬美元資金。
2010年6月29日,Tesla在納斯達克上市,募集資金達2.26億美元。
特斯拉2018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第一季度總營收為34.09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6.96億美元;凈虧損為7.85億美元。
按照正常的估值邏輯來看,特斯拉並不是一個好企業,因為它沒有辦法獲得盈利。但是,它的市值表現卻非常亮眼,截至到寫稿的時候,它的市值為495.75億美元。可以說,在市值表現方面,特斯拉遠超北汽新能源。
業務布局
除了生產新能源汽車,北汽新能源還積極布局充電樁、共享汽車:在充電領域,2017年的數據為私人充電裝發展超過2.1萬,公共充電裝超過14.2萬。在分時租賃領域,北汽新能源成立全新共享出行品牌華夏出行,打造分時租賃平台「摩范出行」,此前還與富士康、龐大集團合作,推出分時租賃品牌「綠狗」和「綠動ReadyGo」。
特斯拉更多的是布局充電樁,尤其是超級快充樁。比如去年10月,特斯拉全球最大的超級充電站入駐上海浦東新區丁香國際商業中心。
小編總結:通過對二者進行各個方面的對比,北汽新能源在很多方面的確難以匹敵。但是,北汽新能源又沒有特斯拉經常出現的產量跟不上、資金跟不上等問題。所以未來發展,儘管前路漫漫,小編還是看好北汽新能源!


※有軌電車撞車了!為啥不用雲軌?
※賓士宣布停產燃油車;特斯拉再造致死事故;動力電池今年或迎首批退役潮
TAG:E流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