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不哭不鬧自然離乳經歷,看哭所有母乳媽媽
1900多個日夜,
寫滿我對你們的愛
作者 | 清月
本文由親寶寶原創首發
小區樓下碰到一個媽媽,正在給孩子斷奶。孩子就在旁邊玩耍,看起來挺開心。然而這位媽媽看起來卻一點不輕鬆,漲奶讓她痛不欲生。
不由得想起我餵養兩個孩子的經歷。
我懷女兒的時候,看了不少育兒書,認定了母乳餵養是對孩子最好的。
女兒出生後,開奶,餵養,一切順利。
然而女兒滿月的時候,我卻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
由於懷孕生養,我抵抗力下降,智齒髮炎,疼得我痛不欲生。
飯不能吃,覺沒法睡,連呼吸都是痛的,比生孩子還要痛苦。
可是身邊好多人都告訴我,吃藥就不能給孩子餵奶了。
我看著身邊安睡的女兒,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我的孩子還那麼小,我怎麼忍心給她斷了母乳?
於是強忍著不去醫院。又扛了兩天,我實在扛不住了,不得不去醫院檢查。
沒想到,醫生檢查後當即給我開了葯,並且告訴我這些葯對哺乳期媽媽都是安全的,服藥後按要求排清乳汁,就可以喂寶寶了。
原本失魂落魄的我,頓時如釋重負。
相信很多媽媽跟我一樣,哺乳期生病了都選擇硬扛著,擔心吃藥影響母乳。
其實哺乳期用藥都有指導標準,有些藥物是哺乳期禁用的,通常也可以找到其他合適的替代性藥物。
事實上,媽媽生病了不僅照顧不好寶寶,更有可能傳染給寶寶,所以哺乳期媽媽生病了一定要及時就醫。
在一波接一波的類似母乳6個月沒營養啦,越大越難斷啦之類的質疑聲中,我堅持母乳餵養女兒。
因為相比道聽途說,我選擇相信世衛組織的建議:堅持母乳餵養至寶寶2歲,甚至更長。
女兒2歲3個半月的時候,因為要出國,要備孕二胎,我擔心精力不夠,決定給女兒斷奶。
我在女兒1歲的時候,母乳餵養的同時就給她添加了鮮奶、酸奶、乳酪等奶製品,她都喜歡吃。
並且提前半年給她講奶精靈的故事。她有時候會不解地問我:「為什麼奶精靈要飛走呢?她不想喂寶寶了嗎?」
我告訴她有更小的寶寶需要奶精靈了,我們寶寶已經可以吃很多飯了。
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頭。
斷奶第一天,白天還好,吃吃玩玩很容易混過去了。
到了晚上爬上床,女兒顯然不像平時那樣安安心心地享受睡前閱讀。她一會兒翻個身,一會兒用小手試圖摸摸我,然而突然又像觸電一樣縮回去。
她越來越困,卻焦慮得睡不著,終於,她崩潰大哭:
「媽媽,壞媽媽!neinei,壞neinei!媽媽不愛寶寶了!寶寶要吃奶!」
她越哭越傷心,我也跟著哭了。
這個時候,我好想把眼前的小人拉到懷裡喂一喂。可是寶貝,這是你成長路上必須要面對的。
我說:「媽媽給你溫一杯牛奶好不好?」女兒拒絕。
最後,女兒哭累了,說了一句「媽媽,我不愛你了」,然後翻身背對著我,睡著了。
我的心裡五味雜陳。
沒過多久女兒醒過來,又哭了。我趕緊安撫她,朦朧中她推開我的手,又在我懷裡摸索著。
就這樣哭了幾次,終於迎來新的一天。
斷奶第二天,白天女兒主動要求喝了幾次牛奶。晚上,她還是哭,然後不停地要我給她讀書講故事。
最後她困得不行了,要我再溫一杯牛奶,喝完很快就睡著了。夜裡哼唧了幾次,安撫一下又睡了。
接下來幾天,女兒牛奶喝得比之前明顯多了,並且告訴我,牛媽媽的奶和媽媽的奶一樣好喝呢。
我很欣慰,斷奶成功。
有了餵養女兒的經歷,到了兒子時就顯得從容多了。
我決定兒子3歲的時候斷奶,因為我已經超額完成自己定下的喂到2歲的目標,不想餵了。
相比較戀奶的姐姐,弟弟確實具備了一些斷奶的跡象。畢竟他3歲了,他每天吃奶根本吃不了多久,總是邊吃邊玩,叼著乳頭卻不吸,純粹過個嘴癮。
斷奶第一天,我白天正常上班,等到晚上回來,兒子吵著要吃奶。我跟他解釋,寶寶大了,我們不吃奶了。
兒子顯然很傷心,嚶嚶地哭泣,眼淚啪嗒啪嗒的,晚飯也不好好吃,整個人特別沮喪敏感。
而且我走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生怕媽媽丟了。
我的小人兒,你是不是以為沒有neinei了,媽媽也會沒有呢?放心,媽媽會好好陪著你。
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他一直抓住我不放,情緒特別低落。
跟姐姐大大咧咧的性格不同,弟弟是個敏感內秀的孩子。他沒有像姐姐那樣大哭大叫,可眼裡明明噙著淚。
他一直往我懷裡蹭,生怕離開一點點媽媽就走了。
我只好一直摟著他哄他,好不容易把他哄睡了,試圖放下他,他馬上又警覺地抱住我。
就這樣,我抱了他一整夜。
天蒙蒙亮的時候,小傢伙醒了。他抱著我說:「媽媽,你今天不要上班,你在家陪寶寶。寶寶不讓你去上班。」
他又說:「媽媽,今天訂的牛奶有沒有送到啊?寶寶想喝。」
聽了小傢伙的話,我的心裡酸酸的。是啊,沒有奶了,如果媽媽也不在,寶寶得有多傷心啊。
於是我趕緊熱了鮮奶給他喝,然後請了兩天假,外加周末兩天,在家二十四小時陪著他。
幾天下來,他不那麼黏我了。顯然,他確認奶沒有了,可是媽媽還在,還是一樣會愛著他陪著他。
四天後,他安心地睡懶覺,而我放心地上班去了。
回頭看兩個孩子的斷奶經歷,還是蠻順利的,我總結了自己的幾點感受:
1.如果可以,儘可能多喂孩子母乳
我家老大喂到2歲3個半月,老二喂到3歲,母乳真的是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當然,母乳餵養是媽媽和孩子兩個人的事,具體還要看雙方意願。
2.適時添加母乳以外的奶製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中國衛計委的建議,寶寶1歲以後,就可以添加鮮奶、酸奶、乳酪等奶製品。
這些奶製品也相當於輔食的一種,並不影響母乳餵養。這樣在孩子斷奶的時候,依然有其他喜歡的奶製品可吃,保證營養攝入。
我家兩個孩子就特別喜歡喝純牛奶,所以斷奶的時候更容易接受。
3.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比如講奶精靈的故事,讀斷奶相關的繪本。不斷地跟孩子提起斷奶這件事,等到斷奶時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4.斷奶不斷愛
千萬不要隔離斷奶!寶寶一下子沒有了奶也沒有了媽媽,這對小人兒來說真的太恐怖了。
也不要在乳頭上塗抹亂七八糟的東西,生生把幾年的美好回憶都給破壞了。
相信我,一個被愛滿足過的孩子,會在媽媽懷裡跟neinei說再見。
5.斷奶時溫和而堅定
一旦決定斷奶,媽媽就要下定決心。很多媽媽一看到寶寶哭就受不了了,前功盡棄。
其實寶寶哭不一定是痛苦,可能是在試探你,萬一哭了有奶吃呢!所以媽媽一定要溫和而堅定,相信寶寶也相信自己。
6.安全感越好的孩子斷奶越容易
孩子安全感建立得越好,斷奶的時候就越容易接受。孩子本能地會把奶和愛聯繫在一起,如果你心裡裝著很多愛,相信沒有母乳了,依然有媽媽滿滿的愛,那麼他們就會更容易接受斷奶。
回想幾年的母乳時光,我也會懷念一個哺乳巾便能裝下屬於我們兩個人的溫情時光。
然而母子一場,終究要漸漸遠離。斷奶,只是我們分離的一小步。孩子會不斷地遠離我們,不斷地擁有自己的天地。
教育專家尹建莉在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母子一場,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深情只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
我的孩子們,媽媽想對你們說:
曾經,媽媽是你們的全世界。
後來,媽媽帶著你們一步一步去探尋這個世界。
只是,請你們相信,不管你們走多遠,媽媽都在,在你們生命最開始的地方,敞開媽媽最深情的懷抱。
等著你們!
愛你們!
GIF
作者:清月,親寶寶特約作者,育有一兒一女,深度育兒實踐者,相信陪伴是最溫情的力量。本文由親寶寶育兒原創首發,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轉載」申請授權。
軒媽有話說
離乳是一場溫柔的告別,從斷奶那天起,最親密的時光也就結束了。
我們總以為能陪孩子的時間還很長,其實孩子在我們懷裡的時間,最多只有頭3年,彷彿一晃神間,懷裡撒嬌的小人兒就長大了。
孩子終將與我們漸行漸遠,你有沒有想過,真正能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還有多久呢?
我的女兒軒軒不到5歲,她在我身邊的日子,原來滿打滿算也不過剩下四五年了。


TAG:親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