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腦子是個好東西,可你真的有耐心用么?——一次課堂討論

腦子是個好東西,可你真的有耐心用么?——一次課堂討論

某次《史記》精讀課,主要討論《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傳》兩篇,說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想跟大家分享下~

先說下這種課堂討論,基本是發散式的,往往僅提出想法和提供探索方向,不提供確定答案,對感興趣的點可以課後自己研究,因為一個問題要深切下去,僅僅一節課顯然不夠。這種上課方式的優點就是一堂課往往能迸發出大量的問題和新鮮有趣的觀點,缺點則是對待問題僅僅是粗略的淺嘗輒止而已。

下面就來說說這次討論。

如何讀《論語》?

聊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就不得不提到《論語》。那麼如何讀《論語》?是該把《論語》中的話當成聖言般去恪守,還是認為其早已是千年古屍,摒棄最好?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有一段記載:

求問曰:「聞斯行諸?」子曰:「行之。」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子華怪之:「敢問問同而答異?」孔子曰:「秋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可見,對於同樣的問題,孔子因人不同會給出完全不一樣的答案,這也恰恰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那麼問題來了,《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孔子的言論也很可能都是針對特定的情況特定的人而發出的。而現今如果把這些話當成普遍的真理來看待,是不是犯了將事物的特殊性當普遍性的錯誤呢?

那既然這些話壓根兒就不是給我說的,我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棄之?這就又是另外一個極端,這些話都是有語境的,如果你恰恰處於符合其中的一種語境,那還要完全棄之嗎?

所以,今人斷章取義的將孔聖人隻言片語拿出來吹捧或批判,往往會偏頗了。

那麼,如今到底該如何讀《論語》呢?你有自己的答案了嗎?

孔子的教育真的是我說你做就行了嗎?

有人批評說,即使孔子的話是對的,但從《論語》來看,孔子的教育是論斷式的,我說你做就行了,類似於《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缺乏邏輯證明和批判性思維,對後世的影響很不好。這裡就要從多方面研究證明這個觀點。首先孔子的和弟子之間真的就如《論語》般和諧,沒有激烈爭論嗎?從書寫工具和方式的角度,那時的記錄很麻煩,不像今天有錄音設備,會不會一場曠日持久的辯論下來,只記了結論和關鍵話語?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僅僅是結論而不是思辨過程?那同時代的希臘文明為什麼留下了那麼多辯論的記載?這時候就要考察下希臘的書寫工具,然後與之對比。其次是歷代的教育方式,從有具體記載的開始考察,真的是一直沒有探討的教學嗎?如果有,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轉變成單純的死記硬背的?

孔子or蘇格拉底?

由以上一系列討論,又引發了學習方式的問題。對於一個問題,是老師給出學生一個確定的答案好呢?還是老師不斷向學生髮問,逼著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好?顯然後者有很對益處,但很多中國的學生受不了老師的不斷提問,總追求一種確定的答案,而很多事(尤其是文科)往往是不確定的,這就使學生感到焦慮、害怕。

說了那麼多,老師最後問了個問題,如果讓你必須在《論語》《理想國》兩本書中選一本讀,你會選擇哪本?出乎我意料的是,經過了那麼久討論,那幾個最活躍的同學大多選了《論語》,理由居然是:「還是喜歡確定的能看懂的東西,心裡踏實」。我說:「《理想國》吧,有嚼勁的牛肉才好吃!」,結果遭到質疑,「你會嚼暈的!」。

並不是說選《論語》就一定不好,只是這背後所反映出的那種泛濫的海綿式思維方式我很不喜歡。往往不願意深度思考,僅僅渴望得到一個確定而直接的權威答案(甚至稍微複雜一點的答案都不能接受,更別說推導過程了),省事兒。雖然知道這和從小的教育有關,但還是有些失望,覺得悲哀,人怎麼可以輕易放棄思考的權利呢,好像思考是一種負擔一般...

腦子是個好東西,很多人都有,但是嫌累,不想用。

歡迎關注公眾號:

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宇小先生 的精彩文章:

TAG:風宇小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