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毛五一斤和兩萬五一尺的書法,差距在哪裡?

兩毛五一斤和兩萬五一尺的書法,差距在哪裡?

兩毛五一斤和兩萬五一尺的書法,差距在哪裡?

這兩張圖你一定很眼熟吧,左圖是網傳石開先生公布自己潤格,書法要兩萬五一平尺!作品能賣錢,改善家人生活,堅持自己藝術夢想,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境界啊。而現實往往很殘酷,右圖是很多墨友自嘲作品不值錢,寫了一堆,最終只能兩毛五一斤賣掉(心疼你1秒鐘……)。

當然,潤格的高低因素很多,除了作品本身之外,也有名氣、身份、市場等等因素。咱們這裡著重聊聊作品上,怎麼能在藝術水準上再上幾個層次,把"作業"變成"作品"

咱們很多書友,臨帖多年,既聰明又刻苦,筆法上已經很嫻熟。單字都寫的非常好,但一看全局,作品就和高手比有非常大的差距。

其實這就是遇到了章法的問題,尤其是行氣和布白。這兩點是讓你寫的東西從「作業」變成「作品」的關鍵所在。

行氣主要是指作品中單字筆畫、字與字、單行和多行之間的呼應聯絡,主要體現在筆勢、字勢動態(正、奇)、軸線、斷連、字側廓行側廓、銜接方法等方面,充分體現在"造勢"方面。

布白主要指單字、字組、行與行等方面的一些黑白的對比關係,如虛實、輕重、疏密、鬆緊、收放等陰陽關係,充分體現在作品"造空"方面。

兩者都是章法的要點。

兩毛五一斤和兩萬五一尺的書法,差距在哪裡?

書法水平想進階 你得懂得布白

對於行氣,此前吳煒棟老師已經通過十節課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講解。這次我們來講講「布白」。

那麼什麼是布白,它有什麼作用呢?「布白是書法作品章法上的重要處理手段,它是一種大到作品整體,小至單字局部的空間構成方法,是處理整體與局部的重要內容。為什麼創作中往往單字處理好了,但整體章法不理想,這就是整體觀念沒有跟上,眼睛只注意在作品的某個局部。布白是貫穿於章法中所有的有形結構之中的整體與局部處理的要點。」吳煒棟老師如是說。

比如吳煒棟老師給我們舉個例子說明:

兩毛五一斤和兩萬五一尺的書法,差距在哪裡?

右側這件學的生臨作,其缺點就主要是在布白的掌控上:

1,字距行距過緊,少了點空間,顯得布白上的擁擠;

2,單字筆畫過粗,線條顯得臃腫,字內空間堵;

3,單字布白上缺少虛實、疏密、大小對比,如:圈內字。

對於學習布白的作用首先就是能讓你養成好的、正確的讀帖方法,樹立整體的觀察理念,其次是樹立陰陽的哲學觀。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虛」?聽聽吳煒棟老師的解讀:「在臨帖和創作中先要學會從整體的角度去讀帖或思考,書寫時不要被局部迷惑左右,古人講意在筆先,就是一個整體觀。至於創作時,心裡不能老想著這個點畫怎麼寫,那個筆法怎麼處理,那就進入不到創作狀態,真正的創作狀態心裡只有整體只有"陰陽",而且這個整體不是事先設計好的心裡圖像,書法創作的整體觀是由單字的陰陽生髮乃至全篇都是處在陰陽矛盾的調和之中,是一種觀念和意念的生髮和生成。」

所以,布白最強大的作用就是使你學會陰陽矛盾地處理章法。雖各書體在章法形式上都有不同,但"布白"在五體書的章法中均有運用,正因如此,這次吳煒棟老師也願意為大家揭示其共性。

兩毛五一斤和兩萬五一尺的書法,差距在哪裡?

創作上體現你的專業水準

成熟的書家在創作中時刻想到的是章法,布白作為章法的主要部分貫穿於作品的始終。作者對布白的認識上升到一定階段後在創作中就會形成強力的主觀意識:我這裡的字想要寫大寫小、寫粗寫細、寫實寫虛、寫緊寫松,節奏上哪些地方應該快哪些地方應該慢。這些主觀意識的形成都是通過對經典學習後形成知識點的積累,在實際運用時隨時生髮出來的結果,創作時時時刻刻運用陰陽矛盾來處理,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到章法的布白。

針對布白問題,吳煒棟老師也提醒了兩點創作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創作時盲目下筆,提筆忘字,思維一片空白。

學習過的東西沒形成認知積累,死搬硬套,停留在集字創作階段,自主創作時什麼也用不上。

吳老師說,以上兩個原因都是在筆法、字法、章法的各個知識點上形成的斷層引起的,任何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創作中就會出現連鎖狀態的不適反應。

兩毛五一斤和兩萬五一尺的書法,差距在哪裡?

吳老師的章法養成記

古人習字提倡"悟",說明很多書法上的問題是很難用語言能表達的清楚的。吳煒棟老師說:「學書者都是從臨習古人經典法帖中開始的,為什麼臨帖臨得很好了,創作時古人的筆法、字法都用上了,但章法就是處理不好,這裡的章法就是指的行氣和布白。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也曾經為章法苦惱。後來我就開始琢磨章法。

具體從完整書法作品來說分筆法、結體和章法三個層面,筆法的表現形式是粗和細、長和短以及起收、使轉的方法、筆勢等等,結體的表現形式是大小、寬窄、長短、正欹等等,章法的表現形式最為複雜,但最主要的是疏和密、虛和實、收與放等等。這些表現形式很多,而且在書法藝術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被開發,越來越多,為了從宏觀上加以把握,我將它們歸併為兩大類,一類叫"造形",偏重於空間的佔有與位置,如大小、正欹、粗細、長短、疏密、虛實等等。另一類叫"造勢",偏重於時間的運動和節奏,如提按頓挫、輕重快慢、離合斷續等等。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各種各樣的對比關係,概括起來分為形和勢兩大類。

蔡邕《九勢》說:「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焉」。漢以後,各種書論談到書法的表現形式都是圍繞著陰陽和形勢展開的,漢魏晉唐,書法家都把陰陽和形勢當做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今天形式構成所強調也就是這樣的形式,一方面是陰陽,即各樣的對比關係,另一方面是形勢,即對比關係的兩大類型。而形所關注的是空間的造形問題,勢所關注的是時間的節奏問題,空間與時間是一切物質的存在基礎,也就是道法自然。

原來書法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與"陰陽"有關。

找到了問題所在,我就全然以陰陽的理念去思考去讀帖了,當然要解決好陰陽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歷代經典足夠我們究其一生時間。」

兩毛五一斤和兩萬五一尺的書法,差距在哪裡?

布白並不難掌握

學習布白會出現以下一些問題,當然也都是可以在臨帖中進行針對訓練解決的。

a、觀察方法(讀帖方法),即觀察角度上,往往只注意筆法細節上的局部,沒有整體的觀察方法。

b、沒有樹立陰陽理念去思考

c、對布白的認識淺,往往只考慮單字的結構布白,不知道章法上的布白

要想在臨帖中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學會對布白問題的全方位的讀帖方法,即整體的觀察方法,包括單字、字組、單行和多行的布白。其次是確立陰陽的理念,道法自然。第三要分步對布白問題作單項臨帖訓練、模擬創作,使臨帖與創作始終處於同步。

這次,吳煒棟老師試著從經典行草書入手,涉及其它各書體,深入闡述書法的布白和布白關係,使你寫出的書法作品在章法上更趨於完美。

▼▼▼

私信回復 「吳煒棟」 獲取 1元學習鏈接

私信回復 「吳煒棟」 獲取 1元學習鏈接

私信回復 「吳煒棟」 獲取 1元學習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四月桃花扇底風  馮錯寫扇七種
經典珍藏!原色法帖選 43:《善才寺碑》(一)

TAG:書法屋 |